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阜新煤田位于辽宁省中部,含煤盆地展布为北北东向,长130公里,宽8—20公里,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沉积了巨厚的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图1). 含煤地层有阜新组、九佛堂组和义县组宫官营子段。  相似文献   

2.
张孝 《地质论评》1963,21(1):15-16
区域地层简介阜新煤田地堑两侧有广泛的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出露,震旦纪地层以不整合关系复于其上。地堑中心递次迭置着早侏罗世义县火山岩、中晚侏罗世吐呼鲁角砾岩、沙海页岩、阜新含煤层。早白垩世孙家湾砾岩,晚白垩世大凌河火山岩和第三纪玄武岩。  相似文献   

3.
赤峰—铁岭盆地群分布在建平—铁岭古隆起带上,主要煤田有赤峰的元宝山煤田和平庄煤田、阜新煤田、三台子煤田和铁法煤田等。除三台子煤田为坳陷型盆地外,其余均为断陷型盆地。断陷盆地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同沉积主干断裂,断裂沿NNE—NE方向展布。盆地群内有两个含煤层位,下部称沙海组,上部称阜新组。古地理环境为内陆山间(或山前)盆地型,含煤沉积是由湖泊相、沼泽相和冲积相所构成,其中以湖相沉积占显著优势。由于是陆相沉积,聚煤盆地本身的地形比较复杂,又加上各种局部因素的影响,所以,盆地内含煤性的变化较大,但仍有规律可循。沙海组煤层沉积时,盆地处于缓慢裂陷阶段,煤层在沉积过程中,地壳动荡致使沉积环境发生变化,煤层间常夹有粉砂岩、泥岩,致使煤的自然分层很多。如三台子煤田二井田内的沙海组含煤地层含有2~39个分煤层,纯煤厚一般为8m,可采厚一般为6m。阜新组煤层沉积时,盆地处于由急速裂陷转为相对缓慢回升时期,使盆地下沉速度与植物遗体的堆积速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从西至东分布有格斯煤田、塞什腾煤田、鱼卡煤田、全吉煤田、德令哈煤田以及乌兰煤田,延展长度约800km。各含煤盆地的分布、地层、岩性、含煤性、岩相古地理特征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分析后可将柴北缘侏罗系含煤地层划分为西、中、东三段,中、东段进一步划分为北、中、南三个条带。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小煤沟组、中统大煤沟组、石门沟组,东段和西段下侏罗统发育,在中段则局部发育,中、东段的北、南两个条带下侏罗统发育不全,中条带下侏罗统发育较全;中侏罗统全区普遍发育;含煤性总体表现为西段较差,中段较好,南、北条带较差,中条带较好。探讨煤系赋存规律,为寻找隐覆的含煤区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指导柴北缘地区的预测找煤和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钻探资料对黄陇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分布特征及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主采煤层4-2号煤位于第一段。含煤地层及主采煤层的展布特征主要受三叠系顶板构造形态的控制,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煤层较薄或缺失。  相似文献   

6.
贵州地处扬子地台的西南缘,晚古生代受南北向挤压产生黔中隆起,同时在隆起南侧形成EW向纳雍—瓮安断裂,以此断裂为界,北部隆起,南部坳陷。在黔北台隆区内分布有毕节煤田、黔北煤田、黔东北煤田;黔南坳陷区分布有六盘水煤田、黔南煤田、黔东南煤田、织纳煤田、贵阳煤田。受构造控制,黔北台隆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厚度普遍小于黔南坳陷区,含煤性也较黔南坳陷差。根据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差异,自西向东分为宣威相区(陆相)、龙潭相区(过渡相)和吴家坪相区(湾相)。黔北、六盘水、织纳煤田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三角洲发育,特别是织纳煤田受一组共轭剪切断裂及黔中断裂影响,整体呈三角坳陷,有利于碎屑物堆积,在其广阔的三角洲间湾发育了较好的泥炭沼泽,聚煤条件好,形成50余层煤,平均总厚度38.76m。陆相区的毕节煤田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含煤10余层,煤层厚度变化大。黔东北、黔南、黔东南煤田以海相沉积为主,黔东北、黔东南煤田仅在底部含煤,层数少,仅一层可采。古构造、沉积环境是影响各煤田含煤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煤系含气系统特征影响了煤层气井多产层合采的工程效果。基于铁法盆地阜新组层序地层、含气单元及其分隔层特征,划分了叠置的多套含气系统,分析了发育煤层群煤系多套含气系统的含气性、渗流条件和流体压力特征,探讨了其对上、下含煤段分采及合采工程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白垩系阜新组上含煤段5个含气单元为一套统一的含气系统,下含煤段7个含气单元可划分为三套含气系统。湖进体系域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形成的含气单元资源丰度较大,滨浅湖沉积环境形成的(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且构成稳定的隔水阻气层,是研究区含气系统划分的关键层。随埋深的增加,各含气系统储层孔隙度、平均渗流孔容、裂隙发育情况、储层渗流能力降低趋势明显。上下含煤段分属明显不同的含气系统,其储层压力、解吸压力差异较大,煤层气合采时上下含煤段储层产出气液具不同步性,气水产出层间干扰大。阜新组煤层气合采效果由好到差的相对顺序是上含煤段合采、上下含煤段合采、下含煤段合采。阜新组上含煤段独立开发的效果最好,是由于各个含气单元形成了一套兼容性含气系统,储层具有明显地富气高渗优势。  相似文献   

8.
梅田矿区是湘南—粤北[属郴(州)—耒(阳)煤田]的一个重要煤矿区。南北长约28公里,东西宽约18公里,面积约500公里2,略呈一复杂化了的近南北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图1)。矿区内晚古生代沉积、尤其是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建造发育较全,明显地具有厚度不大,沉积物的成分比较简单,颗粒较细,分选较好,岩性、岩相和厚度均较稳定,分布普遍,含煤层数不多,但层位稳定等沉积特征;同时,煤系的韵律结构,变质现象不明显,属于地台型的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最发育,是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通过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井田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对比不清、划分不明的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勃利煤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跨依兰、桦南、勃利、七台河.宝清、密山等市县。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45公里。 煤田内晚侏罗世含煤地层厚3000多米,含可采煤层60余层。自下而上分为滴道、城子河、穆棱三组,统称鸡西群。主要岩性为灰一黑灰色中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局部为砾岩、粗砂岩。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位于鄂尔多斯凹陷盆地南缘,煤田中东部地区北东-东西向褶皱发育,西部地区北西向断裂发育。受三叠系古地形影响,富县组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煤田内发育的褶皱不同程度控制了成煤期延安组的沉积和赋存状况,背斜古隆起处延安组沉积薄,含煤性差,向斜古洼地处延安组沉积厚,含煤性好;成煤后在区域构造背景下,盆地一度抬升,煤田东、南部含煤地层遭受剥蚀,西部发育的后期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连续性。综合分析认为,煤田主要受成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依据煤层赋存规律与控煤构造的关系,预测在永陇矿区陇县东部-千阳北部、陇县南-千阳一带为找煤有利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制订“煤田水文地质勘探规范”,我们对以孔隙岩层为主的煤矿床进行了初步的探采对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舒兰煤田沉积属新生界第三系、舒兰含煤地层、吉舒组含煤建造。煤田分布在东西向长达40公里、宽1.5~3.0公里的地堑单斜内,属东北海西褶皱带,佳伊复向斜。东为皖达山复向斜,西与松花江凹陷相邻,南为昌图复向斜,北为小兴安岭复向斜。煤田走向近北40~50°东,倾向北西,矿床西侧为古生代吉林花岗岩基盘,延展方向北50°东,呈连绵蜿延  相似文献   

13.
鱼卡煤田是青海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区内含煤地层角度不整合于奥陶系上统滩间山群之上。根据野外实剖地质剖面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上统采石岭组、红水沟组。其中大煤沟组分为下含煤段、砂岩段、上含煤段、页岩段;采石岭组分为下部砂岩段、上部砂泥岩段。大煤沟组与以往划分的大煤沟组、石门沟组相当。  相似文献   

14.
乌尼特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东南40km 处,属于大兴安岭西坡二连盆地群中的一个盆地。煤田长约80km,平均宽约20km,面积1600km2。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内蒙古地矿局109队从1983年开始对煤田进行远景调查,已初步查明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聚煤期构造特征和聚煤规律。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煤田开发与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与地质构造有关的一系列生产地质问题,如深部找煤、井下断失煤层的寻找、顶板管理、矿井突水、瓦斯突出、火成岩分布等等。本煤田开采过程中,上述这些问题当中的大部分都有所表现。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对本煤田的地质构造初步进行一次力学分析,找出一些规律,以便促进本煤田各个局部地段生产地质问题的解决。一、本区地质构造形迹的展布峰峰石炭二迭纪煤田位于太行山中段,属新华夏系的一部分。为一北北东向的狭长隆起地带。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地层倾斜度小,褶皱不太发育。局部地方,如鼓  相似文献   

16.
王家山矿区层面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甘肃省靖远县城北约60公里的王家山矿区处于雷公山—六盘山褶带中段,为一轴向北65—80°西的向斜构造,走向长8.5公里,倾斜宽0.5—2.3公里,面积约19公里。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上三迭统和下志留统。中侏罗统窑街组含主要可采煤两层,2号煤层平均厚15.4米;4号煤层平均厚24米。   相似文献   

17.
豫西禹县煤田位于华北地台南部、秦岭构造带的北侧,是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南带中的重要煤田之一。南带是从豫西至皖北呈东西向延展的条带,晚古生代煤系的聚煤条件和特征兼有华北和华南的特点,表现为连续沉积的含煤地层时代延续长,煤系厚度大,含煤层位多,海相和半咸水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都很丰富。含煤地层包括晚石炭世太原组、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与华北面貌一致,而早二叠世晚期到晚二叠世早期的上、下石盒子组也含可采煤层则与华南情况相当,成煤植物亦属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的华夏植物群。因此豫西——皖北一带的晚古生代含煤沉积素有“北型南相”煤系之称,早在1964年北京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师生在煤炭部125、126队的支持下,实测过大风口剖面并进行生物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收集研究甘肃省阿干煤田及周边以往钻孔资料,梳理了阿干煤田及周边构造单元中生代地层分布特点,还原了阿干煤田一带自中生代以来构造及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一是印支运动末期至燕山运动早期盆地沉降充填阶段,主要控制侏罗系地层沉积,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隆起区及周边的阿干煤田、水岔沟煤田、高家湾—羊寨坳陷等地区;二是燕山运动中晚期兴隆山隆起抬升阶段,主要控制白垩系地层沉积,主要分布在阿干煤田以西的广大地区。通过恢复侏罗系地层原始沉积范围及后期改造过程,确定了中侏罗统含煤地层赋存的有利区在阿干煤田、水岔沟煤田及高家湾—羊寨坳陷内,这些区域均为兴隆山隆起抬升剥蚀后中侏罗统含煤地层残留区。其中阿干煤田、水岔沟煤田已证实有可采煤层赋存,高家湾—羊寨坳陷面积是阿干煤田的近两倍,与阿干煤田、水岔沟煤田为同一套沉积体系,具备良好的找煤潜力。  相似文献   

19.
淮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作用概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煤田含煤面积9千多公里~2,是在新生界覆盖下的全隐蔽煤田,仅东北部有古老基岩出露。淮北煤田由砀山、肖西、闸河、刘桥、百善、前岭、蔡山、铁符寺、卧龙湖、宿西、宿南、宿东、涡阳等十多个煤产地组成(图1)。淮北煤田石炭系煤层均不可采。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以及煤田南部的上石盒子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岩系。一般含可采煤层4—8层,可采总厚度5—18米。   相似文献   

20.
甘肃北山(马宗山)一般泛指天山的东延部分,东部与龙首山相接。北山下寒武统双鹰山组是东疆和甘肃河西主要含P—V—U矿层位。目前已发现矿床(点)多处,为重点找矿对象之一。一、含矿岩系早寒武世双鹰山组P—V—U含矿岩系受东西构造带的控制,呈狭长带状分布于震旦纪古隆起带边缘,甘肃境内西起方山口,东至洗肠井,长达400多公里(图1)。含矿岩系以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于震旦亚界之上,与上覆中上寒武统西双鹰山组呈整合接触。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