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图更新通常是局部要素更新、但是为了防止误操作或拓扑关系变化等原因造成未更新区域要素变化,需要对全图进行检查验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为出错概率。以海图未更新区域自动检测为研究对象,从局部要素更新海图的质量检查内容和特点出发,结合海图更新出版流程,提出了基于数字海图矢量数据比对的质量检查方法,设计了自动更新检测流程,实现了局部更新海图未更新区域要素数据的自动质量检查。应用实践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局部要素更新海图的质量水平和质量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2.
海图出版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目前海图出版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数字环境下海图生产质量控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用户为最终目标设计,阐述了海图出版质量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数字海图生产过程中,海洋陆地层面要素和线要素的校对检测是海图校对检测的重点与核心。通过对数字海图海洋陆地层面要素、线要素和水深层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按照航海图书编绘规范要求,基于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应用AML宏语言,主要解决了面要素的编码属性自动识别、识别结果与作业结果自动比对、面要素综合错误自动检测和多余面要素自动检测等关键问题,实现了海洋陆地层线要素与面要素的自动校对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数字海图质量检测中存在的缺陷,然后阐明了数字海图检测的内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论述了"数字海图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和其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5.
李静  孙万民 《海洋测绘》2007,27(1):74-77
分析了目前数字技术条件下海图产品生产过程,指出了影响海图出版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并依据不同海图产品的数据特点和要求,阐明了完善数字海图生产的数据体系结构,以及制定不同海图的产品规范对于提高海图生产质量具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标准海图数据在ENC物标类目基础上新增了部分物标、属性和扩展的属性值,导致现有的S-58质检规则无法完全满足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检查的需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了多源地理数据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和IHO S-58标准,概括出标准海图数据的6类质量元素,并提出了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制定出整体质检规则和物标质检方案。质检规则应用于程序自动质量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质检规则能够满足自动质检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宗海图的要素和内容,按照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宗海图设计、宗海图编绘、成图检查校核和宗海图印制的顺序阐述宗海图的编绘流程;针对目前宗海图编绘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统一图例、完善底图要素、放大或分幅编绘复杂用海宗海图和绘图前开展海域使用权属核查的建议,以期提高宗海图编绘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结合目前数字海图的三维可视化应用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数字海图从数据获取、处理、三维表达、可视化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栅格海图的可视化显示,shp矢量海图图层的自动加载和三维符号化显示,基于海图控件的S-57的SENC海图的动态、多要素海图信息影像化三维表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海洋测绘成果应用、测绘信息保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目前纸质海图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数字海图生产体系、纸质海图生产流程及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最终实现了ARC/INFD到MicroStation数据格式自动转换、海图要素自动分版、数字海图纸质化处理及其他一些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了数字海图线要素出现数据冗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详细的数据压缩优化及检查方案,并成功运用于海图实际生产。该方案由压缩优化准备、数据压缩、线要素合并、拓扑重构以及优化质量检查五部分组成。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很好的实现了线要素节点数据的压缩,大大降低了数据存储量,提高了数字海图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1.
将规则和规则库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了数字海图质量检测中,首先对数字海图质量规则的表示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规则驱动的数字海图质量检测模型、流程和规则的定制进行了介绍,最后设计和构建了海图质量规则库的数据结构,分别对空间关系规则、属性约束规则描述表进行了定义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报春  王君  唐俊  郭晖  陈刚 《海洋测绘》2011,31(5):72-74
针对当前海图符号数据转换中出现的新问题,在ArcInfo和MicroStation的海图符号制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ArcInfo到MicroStation的海图符号数据转换方法.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解决了新增海图符号的转换问题,实现了从ArcInfo到MicroStation数据的平稳转换,为完善海图符号和提高工作效率提...  相似文献   

13.
根据遥感水深反演原理,利用海南岛龙湾港的WorldView-2多光谱卫星数据和海图水深资料,通过对水深进行0~2,2~5,5~10,10~15和15~20 m的分区处理、潮汐改正和海图水深数据与相应图像波段反射率值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建立了浅海水深线性回归反演模型,开展了浅海水深的实际计算与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水深范围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反演的水深精度要高于未分区建立的模型;分区模型中,多波段模型在0~5 m的反演精度最高,而双波段比值模型在5~20 m的反演精度最高,但是反演水深在最浅处的精度还有待提高。本文方法提取的水深与海图水深数据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可以满足海洋科学研究对大范围浅水水下地形探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and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lastic collapse of circular steel corrugated cylinders under external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gives a detailed study of 9 steel corrugated cylinders which were tested to destruction. Six of these cylinders failed by plastic non-symmetric bifurcation buckling and three failed by plastic axisymmetric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ese tests wer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previous tests, to present a design chart for the plastic collapse of these vessels. The design chart was obtained by a semi-empirical approach, where the thinness ratios of the vessels were plotted against their plastic knockdown factors.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design chart is to calculate the theoretical elastic instability pressure for a perfect vessel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also to calculate the thinness ratio for this vessel. Using the appropriate value of the thinness ratio, the plastic knockdown factors are obtained from the design chart. To obtain the actual collapse pressure of the vessel, the theoretical elastic instability pressure for a perfect vessel is divided by the plastic knockdown factor. This work is of importance in ocean engineering. A large safety factor must also b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航海通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模式,而海图生产部门和用户主要延用了手工选择、摘录、检查和入库等操作来处理和应用通告信息,这种方式制约了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的效率。以海图人工地物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ArcMap软件、ArcGIS Add-In组件和ArcPython编程语言等开发环境,设计了互联网在线式人工地物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研究并解决了有关人工地物通告数据的爬取及清洗、提取与修编、检索和筛选,以及图层创建和输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软件成果能够极大提高海图人工地物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为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提供多种数据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从互联网获取航海通告数据是提高海图产品现势性、保障舰船航行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网站特点、网页结构及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自动获取航海通告网页数据的总体方案;通过研发应用系统,实现了通告爬取、数据整理、数据库管理等主要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较之传统工作方式,利用该系统获取的航海通告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将为海图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源支持。  相似文献   

17.
海域地名采集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S-57标准电子海图生产中海域地名数据修编存在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现状,结合海洋测绘生产体系,研究开发海域地名采集编辑系统.系统在可视化显示基础上,实现地名实体数据多边形拓扑构造、编辑、修改,并实现地名属性与图形的双向查询.满足与目前S-57标准电子海图生产系统数据的互通、对接,可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