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海涛 《岩矿测试》2007,26(6):509-510
针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试砷锑铋汞中易出现的仪器空白不稳定、样品制备及仪器污染等问题,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钟勇 《岩矿测试》2001,20(2):145-146
将试样置于潘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继而试验了汞蒸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μg/L,线性范围为0.5~250μg/L,回收率为94.6%~102.5%。方法已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RSD(n=5)<1%。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使用XDY-1101A原子荧光光度计冷蒸气原子荧光方式测量地球化学样品中汞,对影响分析结果的过程因素,包括实验室环境、器皿、实验试剂及水、样品代表性、仪器条件优化及过程监控、样品消解方式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HNO_3-HCl体系消解法处理混浊水中的汞谢宏英(大同市环境监测站)进行水中汞测定时,按要求应摇匀后取样,因而样品十分浑浊。目前,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河道水中的微量汞,统一方法是用高锰酸钾一过硫酸钾法消解制备试样。此法在测定前必须加盐酸羟胺还原过剩?..  相似文献   

5.
水系沉积物中汞可分为三种形态,即迁移毒性态、亚迁移态和惰性态。建立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迁移态毒性汞中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武汉市涨渡湖沉积物中汞形态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04μg/L,精密度(RSD,n=11)为4.2%,回收率为92.2%~105.4%。  相似文献   

6.
微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性研究及应用高文培,金锦花,魏峰湖(长春地质学院计算机系,长春130026)1系统简介随着微机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针对各自的现行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了大量的微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并正在各个单位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不承...  相似文献   

7.
游云飞  陆士立 《铀矿地质》1994,10(6):367-371
本文介绍了汞热释谱技术及在找铀矿、金矿中的应用。其主要内容是;成矿期石英的HgS/HgCl2比值的R>1,而矿前期石英R<1;岩石的矛热释话通常为低温(<280℃)普通峰,而矿石、矿物的汞热释谱则为中温(280—600℃)、高温(600—800℃)特征峰;在矿床中汞化合物具有水平分带性:HgS在内带,HgCl2在外带;成功地应用于对硅化带合矿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在黄金矿山中的应用。该仪器与化学法和其它类型的仪器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DL:〈1×10-9)、重现性好(RSD:〈2.0%)、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同时简单介绍了目前测定金的一些其它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化学分析等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所遇到的情况,论证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在黄金矿山金...  相似文献   

9.
邵树勋  张乾  潘家永 《矿物学报》1999,19(4):483-490
丹寨汞矿是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以汞为主伴生金的浅成低温层控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矿石及围岩中的卤素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内Br、I的富集程度远比F、Cl高,从远矿围岩→近矿围岩→汞矿石Br、I含量呈增加趋势,金矿石中Br、I含量比近矿及远矿围岩含量低,且I的富集系数小于1;(2)F在金矿化岩石及近矿围岩中含量较高;(3)Cl的变化规律不甚明显,且富集系统均小于1;(4)垂  相似文献   

10.
在原子荧光光谱法中,通过改进地球化学样品的分解条件,预还原条件及测定条件,使砷、锑和汞能在同一介质中测定,而且实现了砷与汞的双道同时测定。方法的检测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能达到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
X射线荧光光谱集成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用了兼容性能好的386微机,在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3.1环境下,研究开发了X射线荧光光谱集成分析系统(XRFIAS),全面更新了理学公司3080系列仪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采用了当前最流行的多窗口,全屏幕友好界面,在西文DOS操作系统下,显示汉字信息。有常规的(背景扣除,内标校正,谱重叠校正,基体校正)数据处理功能(多种校正模式)扩充了分析元素,内标元素、干扰元素的数量,新开发了共用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疆积雪中砷(As)和汞(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基于2018年1月在北疆地区58个采样点采集的积雪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积雪中溶解性砷和汞的含量,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型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积雪中溶解性砷和汞的浓度分别在0.21~2.69 μg?L-1和5.32~64.09 ng?L-1,均低于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限值,说明积雪中砷和汞元素污染较轻。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表明,积雪中砷和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其中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北坡地区的浓度分布较高。结合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推断积雪中砷和汞污染物主要来自局地活动,周边国家气团远距离传输所产生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北疆生态环境质量及区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海杰  于兆水  邢夏 《物探与化探》2014,(2):393-395,401
为了简化测量植物中汞含量的方法,提高灵敏度及结果的可信度,实验采用微波消解植物样品的办法,使样品经氯化亚锡还原,再用冷原子荧光测定出植物样品中汞的含量。确定了消解样品的方法和微波消解样品的条件,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方法检出限0.30×10-9(稀释因子100倍),精密度(n=12)在2.09%~6.05%,加标回收率94.1%~105.5%,方法经生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唐绍琴  刘力 《云南地质》2007,26(3):365-368
探讨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痕量汞元素的方法。文中所用原子荧光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基体干扰少、分析结果稳定等特点。测定汞的回收率为90%~105%,检出限为0.00005mg/L,满足种植地土壤痕量汞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密闭溶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硫磺中微量汞。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硝酸-双氧水密闭消化硫磺样品的溶解条件,确定了仪器最佳测试条件,探讨了硝酸介质、硼氢化钾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对食品级硫磺和工业级硫磺两种样品中的汞进行了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 7 ng/mL,回收率为98.0%~104.0%,精密度为2.00%~4.74%(n=11)。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结果准确、无环境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良超  刘平 《安徽地质》2007,17(4):278-280
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砷、汞,确定仪器的最佳条件,考察了酸度,预还原剂和还原剂用量和载流流速的影响以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在选定的条件下,砷的检出限0.010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0%,回收率为95.7~102.2,汞的检出限0.0023μg/L,相对标准偏差0.87%,回收率为95.5~103.0.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连续测定As、Sb、Bi、Hg四元素的方法,对测汞用还原剂及几种测量体系进行了比较,采用对原子化器适当加温的无火焰原子荧光法测汞,以KMnO4消除Te、Se对汞测定的干扰。本方法As、Sb、Bi、Hg四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01×10^-10g/ml1.56×10^-10g/ml、2.98×106-10g/ml;4.2×10^-11g/ml;对GSSI平行测定11欠,Hg的标准偏差为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利用微机制作1:5万地形(质)图的工艺流程,看重介绍由四张1:2.5万地形(质)图,拼制一幅1:5万地形(质)图的两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曲线拟合是目前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在微机上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程序,将实验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构造一个最佳通用多项式拟合模型。再利用得到的函数关系实现对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实验数据进行多次曲线拟合与仿真,以扩大仪器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20.
罗荣根 《岩矿测试》2016,35(4):420-424
载金炭对汞有较强的吸附性,易造成黄金生产工艺污染及活性炭吸附金的活性降低,需测定载金炭中的汞含量以监控汞的危害。应用目前测定汞的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要高温去除基体炭,但容易造成汞的挥发损失。本文采用固体测汞仪在不需样品前处理及不加入其他试剂的情况下实现了载金炭中总汞的直接测定,载金炭最优热解条件为空气流速0.8~1.2 L/min,蒸发温度680~740℃,汞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样品在热解过程中基体炭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干扰可由仪器自动消除,所以基体炭对汞的测定无明显影响。全流程的管道不足50 cm,且整个管道处于较高温度之下,通过加大空气流速可快速消除管道上残余的汞,减少了记忆效应的影响。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测定下限为0.014μg/g,汞的测试结果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