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区位于黑河市爱辉区西南30km的西岗子煤田三道沟地段,行政区划隶属于黑河市爱辉区管辖。勘查工作范围为西起核桃沟河,东至黑龙江边,南起二道沟,北至石金河的矩形区域,南北宽12km,东西长14km,面积为168k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5年,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对西岗子煤田三吉屯井田进行了勘探。工作区位于黑河市爱辉区西南30km的西岗子煤田三道沟地段,行政区划隶属黑河市爱辉区。勘查512作范围为:西起核桃沟河,东至黑龙江边,南起二道沟,北至石金河的矩形区域,南北宽12km,东西长14km,面积为168km^2。  相似文献   

3.
一、区块位置、交通 黑龙江省西岗子盆地南部区块位于我省黑河市爱辉区和黑龙江省北安农垦分局红色边疆农场境内。区块中心距黑河市北东直距约40千米,西岗子镇位于本区的北部,铁路有哈黑(哈尔滨市一黑河市)线,公路有国道G202(北安一黑河段)、省道S301(嫩江一黑河段)均在工作区中经过,航空有黑河市直飞哈尔滨市航线,水运有黑龙江,由黑河市通往下游佳木斯、同江等地市,因此交通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4.
煤田的井田煤层厚度对煤炭开采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煤层厚度直接影响着储量计算,影响矿井的使用年限。探讨新华井田煤层厚度,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为矿井开采设计提出可靠的技术资料,提供可靠的宝贵的基础资料。一、鹤岗煤田新华井田概况鹤岗煤田新华井田位于鹤矿集团峻德井田南部,是鹤岗煤田的最南端。  相似文献   

5.
以七五井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质构造展布特征、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出七五井田岩浆侵入规律,进一步弄清了岩浆侵入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并对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价,为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开拓布置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阳谷-茌平煤田内的聊城勘查区、阿城镇勘查区、阳谷勘查区、博平勘查区的钻孔资料及地质成果,主要从煤层组合关系、标志层方面对煤田内各勘查区的煤层进行横向比对。山西组发育2~5层煤,3煤发育稳定,厚度较大,易于对比;太原组发育13~17层煤,根据沉积旋回性及赋煤特征分为上组煤、中组煤和下组煤,太原组有3层全区发育稳定的灰岩层,可作为该煤系地层的标志层。同时结合煤层间距及相邻岩层的岩性组合关系,找出各勘查区煤层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统一编号的方案,为该煤田的煤炭资源储量的核实统计及地质综合研究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农乃庙井田的具体情况,对研究区的含煤性及煤层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采用了地震波层位对比和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对比方法对各煤层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阳—汶上煤田鲁西井田内的岩浆顺煤层或煤层顶底板侵入,对煤层和煤质都有严重影响。该文分折研究了岩浆岩的侵入层位、层数、厚度、岩性及其矿物成分,初步探讨了岩浆岩的来源、地质时代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辉矿区位于三江平原西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31°24’00”~131°29’00”,北纬47°01’30”~47°06’30”,面积约44.5km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沁水煤田上黄崖井田的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田内煤层厚度的变化、煤质特征和水文地质资料,探讨了井田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经研究,认为构造作用对煤层厚度及煤质特征未产生影响;井田东部以褶皱构造为主,褶皱作用导致瓦斯气体在背、向斜核部局部地区聚集,瓦斯突出是井田东部煤层开采的重大问题;井田西部的F334断层极可能成为瓦斯溢出通道和涌水通道,特别是在断层西侧煤层的开采过程中矿井突水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了解煤层反射波形成机理,在常规地震时间剖面中确定标准反射波,根据标准反射波连续性、时间间距、动力学特征,在新疆准东煤田梧桐窝子煤矿区煤层对比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煤层对比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在复杂地区提高煤层对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以滕县煤田五号井田为例 ,在综合分析风化剥蚀面性质和钻孔岩心鉴定资料、煤质化验指标、视电阻率的基础上 ,确定了山西组 3煤层风氧化带的深度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与邻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为统一地层认识和划分方案,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地层厚度的发育特征、古生物特征,综合应用标志层、断块内密井网-断块间标准井对比及井震结合等方法,对欧利坨子地区S上3亚段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S上3亚段地层可划分为4个油层组、11个砂岩组和19个小层.此划分方案在油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