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2003年10月营口地区一次罕见的包含了从小雨到暴雨以及雨夹雪的连续性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同期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维持少动是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根本原因,不同降水过程性状上的差别是由次一衄的天气系统不断变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2.
针对2003年10月营口地区一次罕见的包含了从小雨到暴雨以及雨夹雪的连续性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同期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维持少动是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根本原因,不同降水过程性状上的差别是由次一级的天气系统不断变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次强降雪的雷达PPI速度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3年3月20日赤峰南部地区普降暴雪的雷达PPI速度图像进行分析,结合雷达探测基本原理和在大尺度天气过程中PPI速度图像的分析原则,总结出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大尺度降水天气过程中的PPI速度图像特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1引言低涡是一种比较深厚的大尺度环流系统,它对黑龙江省的影响较大。每年从5月到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涡天气过程影响黑龙江省,据统计出现次数较多的月份为6、7月份。低涡天气过程往往包含多种天气系统,各种系统所对应的天气类型也复杂多样,如暴雨、冰雹、飑线等。往往  相似文献   

5.
1998年汛期嫩江松花江流域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 1 998年汛期嫩江、松花江流域大暴雨形成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 ,指出东亚阻塞高压持续强盛位置偏西 ,乌拉尔山到西西伯利亚维持长波高压脊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亚阻高在 1 30°E附近同位相叠加是形成 1 998年汛期嫩江、松花江流域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主要特征。它们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频繁活动的东北冷涡是在这一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大暴雨的天气尺度系统。进一步分析了东北冷涡生成维持的环流条件和活动特征 ,得出东北冷涡在蒙古东部滞留少动是形成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别是嫩江流域持续性大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佩芸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2(2):22-25,I0004
利用ECMWF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2008年1月24日至2月16日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高低空环流特征,发现欧亚大陆阻塞形势稳定少变,西风带低槽活动频繁,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及位置偏北,使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稳定,是导致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性的直接原因;低纬度南支低压槽活跃,偏南风将暖湿气流持续向海南省地区输送,使得冷、暖气流持续交汇于海南省地区,是造成此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另外,海南低空相对湿度大,850hPa水汽通量的变化及上升运动都对阴雨天气的维持有利。  相似文献   

7.
梅雨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重要的降水现象,是世界降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梅雨的形成及其强弱与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西南季风以及西风带长波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由于这些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强度、进退迟早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与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政  凌艺  梁卫芳  刘秀珍 《气象》2005,31(6):67-70
利用加密的地面常规资料、T213网格点等资料,对2003年5月7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大范围暴雨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种天气尺度以及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与相互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波  徐海容 《高原气象》2007,26(3):624-62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9月28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南北振荡引起的中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剧烈变化是暴雪天气产生的大尺度背景;高空西南急流诱发的强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暴雪天气形成的动力因子;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使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得以累积,增加了降水过程的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对邻近地区天气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卿清涛  钟晓平  王春国 《气象》2000,26(1):19-24
利用LASG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模拟了1998年4月28日和8月9日四川盆地的两次暴雨过程中高原地形高度变化对500hPa和200hPa高度场、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高原地形高度的降低使本地的大尺度系统进一步加强,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进一步加强,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减弱或消失;(2)高夺地形高度降低,本地温度升高,盆地的温度下降,而且春季的影响比夏季大得多;(3)高原地形对流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龙里县、长顺县、都匀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20年4月1日-9月30日逐日日降水和日照资料,按日降水>0.1mm,日照为0h记为1个阴雨日,连续6个阴雨日以上且过程总降水≥30mm算为1次连续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黔南州连续阴雨天气过程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灰色GM(1,1)方法预测黔南州3地连续阴雨天气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在1964-2020年间,都匀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的年际变化周期为2a,龙里和长顺为3~4a;都匀连续阴雨的日数和次数多于龙里和长顺,且过程总降水量也大于龙里和长顺;都匀连续阴雨天气预测周期约为2a/次,龙里和长顺的预测周期约3~4a/次;其研究结果对连续阴雨天气的监测、防治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具有参考意义,也为接下来研究黔南州农业气象灾害做铺垫。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单站资料等对2010年12月10~13日南宁市的降雨过程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和物理量诊断场进行分析,找出南宁市由秋旱转入冬季低温阴雨的一些变化特征,为这一转折天气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1998年5月1日发生在龙洞堡机场的一次降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适宜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且中尺度特征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2001年4月6日08时至8日08时锡盟地区特强沙尘暴天气,从大尺度环流、天气学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是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强度特别强、持续时间特别长的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宗志平 《气象》2004,30(6):58-61
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下半月,江南等地多低温阴雨天气。本月内,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频繁。1 天气概况1 1 降水3月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江南和华南北部,北方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下半月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月降水量,除云贵高原大部在30m  相似文献   

16.
郑媛媛  姚晨  郝莹  张雪晨 《气象》2011,37(7):795-80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安徽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其发生发展和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关,强对流发生的天气学条件即:丰富水汽、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或强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强风暴常有逆温层、强的风垂直切变、中层干冷空气等有利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产生的强对流天气类型也不相同。冷涡槽后类对流不稳定表现在中低层温度直减率大;风垂直切变强,风随高度强烈顺转,400~500 hPa有西风急流存在,且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紧密相关;存在明显的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干线;主要造成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槽前类通常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大,中低层有急流存在,风速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大;快速东移的短波槽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低层水汽条件较好;主要导致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龙卷天气。通过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各天气要素和物理量统计,提取环境场消空指标,明显提高了基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的龙卷识别和预警水平。对比分析了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副高边缘槽前类和在东北冷涡形势下的2009年6月3日、5日、14日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分别产生飑线并造成大范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差异,提高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良炎 《气象》2003,29(5):62-63
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适宜,气温偏高,日照基本接近常年,对农作物生长和越冬比较有利,但四川盆地等地持续少雨干旱,南方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月内,部分地区出现暴风雪、冰冻、冻雨及大雾、沙尘暴天气,给交通等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8日5时~10日5时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普降暴雨,本文从天气系统、物理量场、雷达回波及卫星云图出发对这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引发暴雨产生的天气条件,提高对暴雨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已表明平均尺度均为500km的次天气尺度系统是造成我国暴雨的天气系统,它是发生在适当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反过来又作用于大尺度系统,本文利用尺度间动能转换方程讨论了1994年盛夏3次大暴雨过程,指出黑龙江省暴雨过程中也存在着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作用,它将动能转换给天气尺度,促成天气尺度系统发展,形成暴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洛阳地区11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强对流天气分两类,并分别和不同的中尺度系统相联系,两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不同的大尺度环境场中,不仅环流形势不同,环境特征也有明显差异,因而对他们的预报思路和着眼点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