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说起香花石的发现,必须提到两个人: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的孟宪民、黄蕴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郴州大事记》记载:1957年,国家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教授孟宪明、黄蕴慧等在临武香花岭矿发现世界罕见的高品位含铍矿物,命名为"香花石",后被国际新矿物学会认定为"世界稀有矿物"。  相似文献   

2.
石头盛宴     
如果说在陕西挖一锄头,刨出的是千年的人文风景;那么,在湖南打一矿井,掘出的是亿年的自然珍藏. "有色金属之乡"、 "非金属矿产之乡",这是矿产资源选冶大省湖南千年沉淀.湖南的矿物晶体蕴量丰富,全境拥有地质公园22处,探明矿物140余种,世界著名晶体矿山数十处,这是湖南的里子.仅以湖南有色金属的储量为例,就占了中国的三分之二,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而锡矿山辉锑,更是占到了全球的90%以上.数据显示,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的83.83%,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4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的61.43%.  相似文献   

3.
2月14日上午,早春的郴州市骄阳当空. 出郴州城往东走10公里,就是被称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柿竹园矿大本营-连绵数十里的矿山群.  相似文献   

4.
湖南——世界有色金属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地域辽阔、位置优越,邻汉近穗,通江达海。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多彩,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美誉。新矿物层出不穷,震惊世界矿物学界。  相似文献   

5.
正苏仙区是郴州市的矿业大区,采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期。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市第一位。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已形成规模。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柿竹园矿、红旗岭矿、玛瑙山矿、街洞煤矿等大中型国有和股份制企业为主,民营中小矿山为辅的格局。根据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苏仙区采矿用地面积2012公顷,占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4.78%。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们在矿物领域研究中发现近70种新矿物,为我国和世界矿物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57~1965年发现的矿物有:香花石、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镁星叶石、锌赤铁矾、锌叶绿矾、水钙榴石、锂铍石、章氏硼镁石、水碳硼石、索伦石、多水氯硼钙石、钡闪叶石和斜方闪叶石。 1973~1982年发现的新矿物有:纤钡锂石、氟碳铈钡矿、水星叶石、南岭石、芙蓉铀矿、湘江铀矿、钭方钛  相似文献   

7.
面对湖南这个"有色金属之乡"的矿物晶体日渐枯竭的情况,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地质矿床专家戴塔根更是公开疾呼"要把某些珍稀的矿物晶体提升到国宝的力度,禁止出口".矿物晶体20年,似乎开始要原罪了.  相似文献   

8.
<正>其实,香花石的遭遇,是一个稀有矿物标本的尴尬——学术地位崇高,但是民间几乎没有人认识。收藏着或许是全国最大香花石晶体的临武县石头玩家胡四圣如果不是听人指点,他的这块香花石很可能就会湮没在籍籍民间。  相似文献   

9.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内赋存丰富的钨、锡、铅锌等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是湖南省主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本文对香花岭锡矿矿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研究。研究区内Sn、Zn、W、Pb等元素特别富集,高含量的W和Sn以及较低的K/Rb值、Rb/Sr值、Zr/Hf值和Nb/Ta值等比值,表明其成矿热液来源于花岗岩;Co/Ni〈1,且大于一般的沉积岩石,暗示该区沉积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一定成矿物质。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图、Eu正异常、Ce负异常以及与黑云母花岗岩相似的Y/Ho值,显示其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花岗岩,特别是黑云母花岗岩。总之,香花岭岩浆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花岗岩,热液成矿作用是在一个高温(&gt;200℃)、中等还原条件,有围岩物质和地下水加入的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1月15日上午,郴州市与央企及战略投资者对接合作暨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一举揽下20宗大单,总投资金额达482.8亿元,比2010年增加2倍以上.这些合作项目重点在电力、有色金属、新能源等方面,并就此展开深入合作.郴州的这次合作再一次证明了湖南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三率"是指,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指标要求是一条生态‘红线’,也是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最低标准。湖南沅陵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开发强度大,尤以金矿为最。然而坊间却流传着一个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招远一带的商人低价从沅陵的金矿收购尾砂,运回山东招远再次提炼。这是一个关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故事,但在湖南并非孤例。湖南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在已发现的141种矿产中,湖南有5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6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钨、锑、铋等保有储量,具有全球优势。  相似文献   

12.
荣成大疃刘家铍矿矿物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疃刘家铍矿铍元素主要以羟硅铍石单矿物赋存在矿石中。以羟硅铍石单矿物存在的BeO占79.45%;少部分分散在其他矿物中,以赤铁矿、褐铁矿中BeO含量较高,其次是绢云母、重晶石等。BeO呈分散状态占20.55%,主要集中在绢云母中,这是由于矿石中绢云母含量高所致,分散状态的BeO无法回收。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矿石类型为羟硅铍石-绢云母-碳酸盐岩-长石-石英型铍矿石。  相似文献   

13.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是集探矿、采矿、选矿、冶炼、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区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主产钨、锡、钼、铋、铅、锌。矿区有河西尾矿库、高湾丘尾矿库、烟冲沟尾矿库、野鸡尾尾矿库。通过采集尾矿、尾矿库澄清水、外排废水,进行土样、毒性浸出液、水质的pH、Cd、Hg、As、Cu、Pb、Cr(Cr^(6+))、Zn、Ni指标分析,探析其对周边水土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34年在栗木牛栏坪首先发现黑钨矿石,1937年2月在栗木狗卯岭钨矿脉中发现有锡石,经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调查,估算有钨、锡矿储量。1954年以来,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04、274队开展勘查工作,于1958年发现未知名的黑色板状矿物,1959年9月从炼锡炉渣中提取出钽铍混合氧化物,1969年生产出钽、铌产品,伴随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邀游太空作出重要贡献。截止1989年底,探明大、中型钨锡稀有金属矿床6处。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宝玉石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宝玉石资源大省之一。现已发现宝玉石矿产地三十余处。发现宝石类矿物十余种,玉石、彩石、冻石十余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祁连玉、中坝玉、金山玉、玛沁玉、祁连翠玉、乌兰翠玉(美酒玉)、格尔木玉、绿东陵石、红东陵石、绿松石、桃花玉、丹麻彩石、龙也彩石、西宁冻石、玛瑙等。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豫西有"中国钼都"之称的栾川时,相信有许多人会产生一种惊奇和兴奋的感觉——这里的矿产资源是如此丰富。资料表明,该县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区,已发现钼、铜、钨、铅、锌、大理石等12类50多种矿产,尤其是铜、钨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属世界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居亚洲第  相似文献   

17.
香花岭底砾岩型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香花岭锡矿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介绍了近年来新发现的蚀变底砾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认为矿体明显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强蚀变的底砾岩层、侵入岩和断裂是锡矿富集的有利条件,并认为寒武系与泥盆系跳马涧组不整合面底砾岩层是一个新的寻找锡矿的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大陆南北分界线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秦岭印支造山带,历来是我国地学界研究的重点。10多年前由于在其东段大别山发现了轰动一时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矿物,而被视为陆块之间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典型实例,备受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然而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李扬鉴教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湖南境内置长沙、黔中二郡,在长沙郡下设郴县。西汉高祖二年(205)置桂阳郡,治所在今郴州市区。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郴"是汉字中一个独特的字,单指地名,独属郴州。"郴"使用频率不高,常误为"彬"或"柳"。汉代许慎《说文》云:"郴,桂阳县也,从邑林声。"战国时,郴地属楚,楚人将此地命名为"林"(林上头加"艹"字头,电脑中无此  相似文献   

20.
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可采集移动的,且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体;它蕴含着自然的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活动和岩石分布纷繁复杂,观赏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命名的石种不下千余.中国观赏石协会综合各地石种类型,归并划分为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化石四大类型;既引入了国外关注的具有科学价值与自然美的矿物晶体和化石类石种,又将我国传统的造型石、图纹石类观赏石推向了世界,用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动世界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