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何镜宇     
何镜宇先生1922年11月17日出生于北京。他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岩石学家。194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后在察哈尔省和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起在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何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地质系协助池际尚教授首次开了沉积岩石学课,随后参加筹建北京地质学院,并担任矿物学和岩石学教学工作,编写了第一本《沉积岩石学》教材,并与张瑞锡先生一起创建了北京地质学院沉积岩实验室。1956~1957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合组的黑龙  相似文献   

2.
《古地理学报》2013,(5):740
由中国石油大学冯增昭教授主编的《中国沉积学》(第二版),已于2013年8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自2009年5月正式启动编撰以来,历时4年有余,由高校、中国科学院、石油、地质、煤炭、冶金、核工业等各个研究领域中卓有造诣的97位沉积学专家参加撰写,经过50位审稿专家的多次评审,是一部以中  相似文献   

3.
一部优秀的基础地质教程——评《构造地质学》曲梅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构造地质学》一书由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宋鸿林教授主编,于1990年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出版以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读者好...  相似文献   

4.
吴崇筠,女,1921年生,中共党员。1948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并到石油管理总局工作。1954年到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任教,并担任矿物岩石教研室主任。1974年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任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她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8月7日逝世。  相似文献   

5.
张国栋 《沉积学报》1990,8(2):32-32
该书作者冯增昭教授长期从事沉积学、碳酸盐岩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著有多本有关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著作,《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一书就是作者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是作者集十四年研究成果而撰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周殉若 《地质论评》2005,51(6):632-632
由南京大学周金城、王孝磊编著的《实验及理论岩石学》一书已于2005年6月出版,它是岩石学教材方面的一本新书,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新书简介     
《中国的沉积盆地》一书系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朱夏教授主编,由ELSEVIERSCIENCE PUBLISHERS出版,预计年内可与读者见面。本书系许靖华教授主编的《世界沉积盆》(15卷)中的第一卷。书中概述了中国沉积盆地的地质学、起源、沉积史、构造演变及经济潜力。从地区测量和石油研究  相似文献   

8.
苏宗伟 《地质论评》1959,19(10):封三
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沉积岩石学讲稿”是一本好书。这是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苏联专家А.П.列兹尼科夫教授在给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和进修教师讲课提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修改后写成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写成一本沉积岩石学教科书,而是在于提供一本有益于读者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由吴树仁编译、地质出版社出版的国内第一部《岩石学词典》,共搜集国内外各类岩石名称约5000条及重要的岩石学名词1000条,并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该词典约100  相似文献   

10.
由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博士和夏祖春研究员等撰写的国内外第一部有关大陆造山带古海相火山岩的系统区域性岩石学专著《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日前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系作者自1986年以来进行“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研究”的最终成果。我国著名岩石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宋叔和等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宋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本书是我国首次有关海相火山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周缘发育的多个变质核杂岩,很好地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地壳伸展过程。文中以渤海湾盆地西部献县凸起和饶阳凹陷为研究区,试图揭示盆地内部变质核杂岩的发育特征。根据井、震结合的方法,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厘定了献县断层及其上盘的构造变形特征;利用凹陷内的钻井资料对献县凸起上发育地层的时代和岩性进行限定;结合区域上变质核杂岩的发育特征和形成背景,讨论了献县变质核杂岩的发育时间和成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呈弧形展布的献县断层具有主拆离断层的特征,断层上盘的饶阳凹陷南部残留有中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且凹陷内发育有数量众多、不同倾向的次级断层;献县凸起上发育的地层为太古宇-古元古界,岩性包括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局部发育有花岗片麻岩。研究认为,献县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其形成时间为晚中生代(K1?),发育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背景下,并以滚动枢纽模式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2.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含盐盆地油气分布与盐构造的构造样式及分布有直接联系。基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译和物理/数值模拟实验,前人对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尚缺乏对盐构造形成演化主控因素的系统论证。本文基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通过2组共8个模型的对比实验,探讨了被动陆缘盆地底板倾斜角度和盐岩上覆地层厚度对盐构造形成的控制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①随着底板倾斜角度的增加,盐岩及其上覆沉积流动速度逐渐增大。其中,从无倾角到2.5°倾角,盐岩流速增加最大,后续陆源沉积搬运距离增加了约1.5倍,远高于其他角度模型间的距离增量;②盐层的上覆地层厚度越大,后续沉积搬运能力越差,盐构造及其相关构造越难形成。上覆地层的厚度直接影响了盐岩的流动速度,上覆地层厚度每增加1m,沉积物的搬运距离减小约5%~10%。最后,基于上述模拟结果定量分析,探讨了两种因素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3.
《沉积学报》1987,5(3):4-5
Prof.Ye Lianjun has already in geoscience for 50 years since he graduated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Beijing University in 1937.As a geologist,especially a sedimentologist,he is well known both in China and in the world.Heis a member of Devision,the Academia Sinica,deputy director of the Division ofEarth Science the Academia Sinica,chairma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h Committeeand Degree Committee of Institute of Geology,Academia Sinica,deputy councilpresident of China Society of Sedimentology,standing council member and honorary council member of China Society of Petroleum,council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Oceanography of Beijing and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on Sedimeatology,IUGS.He was also a couacil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rnentologists untill 1986.  相似文献   

14.
注水开发是致密砂岩油藏增产的重要手段,长时间注水会改变地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油井产量。为探究长时间注水对地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微观机制,选取同一储层已注水15a及尚未注水岩芯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得到了注水前后地层岩石在弹性力学参数、矿物成分、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长时间注水后,岩石矿物成分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黏土矿物及方解石含量降低,岩石颗粒间填充物及胶结物大量减少,中小孔隙发育为大孔隙,孔隙度增大,进而导致致密砂岩力学性质弱化,变形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15.
正当秋高气爽,喜庆丰收的金色季节到来之际,我们高兴地迎来了著名地质学家叶连俊教授从事地学研究五十周年。叶教授的科学业绩正象这金秋的果树硕果累累,这是他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五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不畏艰难险阻、努力攀登的结果。这五十年,是他充满理想、奋斗、成功、挫折、再成功、再前进、不断向科学高峰迈进的五十年,是他富有科学创造力的五十年,也是他热爱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五十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采集的天然气样品进行了组分定量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为87.30%~98.33%,平均为96.18%;其重烃气含量较低,为0%~3.41%,为明显的干气;天然气的δ13C_1为-31.9‰~-26.5‰,δ13C_2为-24.2‰~-16.1‰,δ13C_3为-31.1‰~-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体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局部出现倒转;天然气成熟度为1.50%~3.62%,平均为2.39%,为高-过成熟天然气;δ13CCO2主要为-19‰~-10.3‰。研究表明,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烷烃气属于煤成气成因,同型不同源气或煤成气与油型气的混合是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烷烃气的形成与成藏过程有关;深层致密砂岩气中CO_2主要为有机成因。  相似文献   

17.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03,21(1):10-18
沉积地球科学自上世纪初从地层学中分出 ,成为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 ,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三个发展阶段。沉积岩石学以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产状和成因为主要研究对象 ;沉积学以沉积作用及沉积岩的形成为主要研究任务 ;沉积地质学探讨四维空间里沉积物运动的规律性 ,是沉积地球科学的新的拓展和升华。本文回顾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学的重要变革 ,从认识论和方法学方面总结和讨论了本学科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老挝万象盆地蕴藏有丰富钾盐矿,钾盐成矿后受到了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后期构造运动对万象盆地的钾盐矿产生了怎样的改变?一直缺乏深入研究。本次研究表明,在挤压走滑背景下,后期的构造运动对钾盐进行改造,并使得钾盐矿体发生了塑性柔流和脆性滑移。万象盆地萨塔尼钾盐矿区的三维地震勘探结果表明,无论水平切片还是垂直剖面上,都清晰地显示了构造运动对钾盐矿和地层的后期改造。钻探岩心也显示与构造运动有关的柔流变形。通过钻孔测井资料对三维地震勘探进行标定,可以准确外推钾盐矿体的横向变化并预测定位钾盐矿的空间位置。最终在老挝万象盆地萨塔尼一个很小的矿区详勘发现了一个超大型钾盐矿床,因此三维地震在万象盆地钾盐矿后期改造和勘探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06,25(B08):I0002-I0002
Preface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first held in London, Great Britain in 1985, has become a premier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advances 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is being held in Beijing, China. The symposium is sponsored by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相似文献   

20.
楼烨  张广清 《岩土力学》2019,40(Z1):109-11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