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环虫类(Archiannelid)种数不多,但在教学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类帬,不久以前,我们曾报告了在我国黄海发现的原环虫类唯一的代表——葛氏囊须虫 Saccocirrugabriellae Marcus。为了提供教学上的参攷资料,和今后在我国广大海区调查时注意采集这类小型环虫,本文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文献资料对囊须虫的外部和内部特征做一综述并根据吴宝铃1959—1960年进行囊须虫研究时检查过的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继黄海的多毛类环虫,叶须虫科和鳞沙蚕科(乌沙科夫、吴宝玲,1959)一文后,对金扇虫科、吻沙蚕科和齿吻沙蚕科研究的报告。我们的标本主要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的青岛、烟台等地退潮时在潮间带采到的,其中还包括195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沿岸等地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游走亚纲研究的增补,报告中所描述的标本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考察队于1957一1958年在黄海北部(包括渤海)采到的。这批标本经过鉴定共有种和亚种18个,其中有三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12 种在中国海为首次记录,此外还发现了1933年Fauvel报告产于黄海而我们过去一直没有采到的长双须虫Eteone longa (Fabricius) 和囊叶齿吻沙蚕Nephthys caeca (0. F. Müller) 。1959年作者曾报告在黄海发现秀丽脆鳞虫Lepidasthenia elegans (Grube),但经过继续深入研究后,确定黄海的标本不是秀丽脆鳞虫,应订正为Lep. ocellata (Mclntosh,1885)。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虫裂虫科、海女虫科、白毛虫科、仙女虫科和矶沙蚕科的报告,共计27种。本文与以前发表的三篇黄海多毛类环虫的报告,共记述了黄海多毛纲游走亚纲93种,以前学者所记载产于黄海的游走亚纲环虫仅有3种我们没有采到,截止目前为止黄海多毛纲游走亚纲的环虫已经发现有96种。本文所报告的5科中仅有1个新种——白毛钩裂虫 Ancistrosyllis pilargiformis sp. Nov.,在黄海首次发现的有17种,此外在潮间带呈最大聚集型的种有艳丽裂虫 Syllis decorus(Annenkova),岩虫 Marphysa sanguinea(Montagu),巢沙蚕 Diopatra neapolitana Delle Chiaje和躁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impatiens Claparede。 这5个科的种的组成是南方成分占主要地位,为数较多。属于热带的种有狭叶健足虫 Podarke angustifrons(Grube),小瘤犹帝虫 Eurythoe parvecarunculata Horst,含糊拟犹帝虫 Pseudeurythoe ambigua(Monro),岩虫 Marphysa sanguinea(Montagu),巢沙蚕 Diopatra neapolitana Delle Chiaje,异足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heteropoda Marenzeller,柔弱索沙蚕 Lumbr. debilis Grube,丝线沙蚕 Drilonereis filum(Claparede)和花索沙蚕 Arabella iricolor(Montagu)。北太平洋两岸种有异足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heteropoda Marenzeller,双唇索沙蚕 Lumbr. cruzensis(Hartman),圆头索沙蚕 Lumbr. inflata(Moore)和念珠窦维沙蚕 Dorvillea moniloceras(Moore)。与日本海大陆沿岸相同的种有17种,占总数的59%。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报告的黄海的多毛类环虫研究的一部分——沙蚕科。研究的标本大部分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渤海塘沽的标本),此外还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0年以来在黄渤海沿岸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共计16个种和亚种(内包括4个变种),由此可知黄海的沙蚕科环虫比日本海(大彼得湾)较多。  相似文献   

6.
东、黄海海岸带现代介形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黄海现代底栖介形虫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58年黄宝仁就曾对中国海介形虫做过概略的调查,可惜有关成果尚未发表.七十年代中期起,随着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同济大学与国家海洋局第一、二研究所协作共同对东、黄海底质表层介形虫进行了大面积的系统调查,初步查明了底栖介形虫组合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汪品先等,1980);此外,日本学者K.Ishizaki(1977,1981)和T.Nohara(1976,1977)对东海东部的介形虫亦做了不同程度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小头虫的亚种分化及其生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宝铃 《海洋与湖沼》1964,6(3):260-2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0年以来,先后在黄海的大连、烟台、青岛以及东海的浙江大陈岛沿岸进行无脊椎动物调查时都采到了多毛类小头虫科(Capitellidae)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Fabricius)],特别是在污浊水域小头虫占绝对的优势。在国外有关小头虫的报导很多,但在我国迄今尚未见到有关小头虫的任何报告。本文除对分布在中国海的小头虫的形态和生态特点等进行描述外,并根据查看对比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的苏联远东海、北极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海区的小头虫标本及参考文献资料,对小头虫的亚种分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海厚缘苔虫属两新种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兴 《海洋与湖沼》1982,13(3):289-292
厚缘苔虫属genus Crassimarginatella Canu 1900隶于外肛动物门(苔藓虫类)的丽苔虫科Calloporidae Norman 1903(唇口目无囊亚目软壁超科)。自Kirkpatrick(1890)报道一种厚缘苔虫分布在我国南沙群岛郑和滩以来,至今尚未有人记载该属种类在我国的分布。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浙江省进行海岸带调查时,在平阳县下关公社潮间带采到一个群体,附着在石块上,与日本厚缘苔虫C.Japonica(Ortmann,1890)  相似文献   

9.
南黄海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的生活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元子  孙松  杨波 《海洋与湖沼》2010,41(2):180-185
根据对胶州湾外一站位连续1年逐月采样所获得的资料,研究报道了南黄海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的生活史特征。南黄海强壮箭虫共有5个世代:(1)春季世代(2—5月),生长率为0.0066/d;(2)夏季世代(6—8月),生长率为0.0038/d;(3)夏季世代(6—9月),生长率为0.0090/d;(4)夏季-秋季世代(7—11月),生长率为0.0152/d;(5)秋季-春季世代(10—5月),生长率为0.0160/d。强壮箭虫的生产力和摄食率分别为0.67gC/(m2·a)和2.33gC/(m2·a)。本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强壮箭虫5个世代中的夏-秋世代和秋-春2个世代的生长率较高;南黄海强壮箭虫的全年平均生产力显著低于东京湾,但对南黄海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却与东京湾相当。  相似文献   

10.
黄海的丝管虫Filograna inmplexa Berkeley及其幼虫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铃  陈木 《海洋学报》1979,1(2):282-291
多毛类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丝管虫Filograna implexa Berkeley是黄海的习见种.栖于潮下带硬质底上,拖网时常可采到很大的白色丝管虫栖管集结块;此外,在港湾停泊的废旧船底和其它水下物体的表面也常有丝管虫附着.1964年6月我们在青岛胶州湾采到性成熟的丝管虫,观察了早期胚胎和各期幼虫发育及产生了虫管的幼小个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海原环虫的研究Ⅱ——好转虫科和原须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转虫科是典型的小型底栖生物,体长在1毫米以下。主要特征是无头触手和疣足,刚毛退化或无,体腹面具有一条纵走的腹纤毛带。好转虫科有3个属,我们在青岛潮间带采到了好转虫属Dinophilus的圆毛好转虫D.gyrociliatus O.Schmidt。  相似文献   

12.
黄海西部介形虫分布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黄海西部175个表层沉积样品中共获得介形虫壳瓣13000余枚,并将其分类为75属142种.介形虫丰度的高值主要出现在40m以浅的水域,由南向北呈带状分布.分异度H(S)由南向北递减,与水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由射阳至长江口,在辐射状沙脊分布的水域H(S)的平均值达到最高值.通过对69个主要属种进行Q型因子分析,划分出6个与海洋环境相对应的介形虫组合分布区域.通过追踪介形虫属种在黄海、东海的地理分布,再次证实了介于两海域间的种分布不连续所对应的乃是亚热带-暖温带界线.  相似文献   

13.
锥头虫科环虫,虫体多细长,口前叶圆锥形、球形或平截形。围口节1-2节,皆无附肢和刚毛。吻可外翻但无附属器官。疣足双叶型,鳃有或无。刚毛简单型:毛状、钩状、叉状或矛状等。躯干部分为两部:扁平、疣足侧生的胸部和圆柱状,疣足背生的腹部,这是锥头虫类区别于其他多毛环虫的重要形态特征。 除口前叶圆钝或平截的居虫属Naineris 栖于岩岸海藻丛中外,锥头虫多建造临时性的栖管,穴居于泥沙滩。 目前,锥头虫计有两亚科14属130余种(Hartman, 1959; Fauchald, 1977)。在黄海、东海我们只记录到锥头虫亚科的种类。 本文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保存的标本进行整理的,共报道5属14种,其中9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4.
侯林  邹向阳  堵南山  赖伟 《海洋学报》1999,21(5):144-148
孤雌生殖卤虫(Anemia parthenogenetica)广泛分布于沿海盐田和内陆盐湖中,其种群中多倍体所占比例较高.王壬学等[1]观察到天津黄驿产卤虫种群中有17.7%的五倍体个体,而山东羊口盐场五倍体个体高达22%.  相似文献   

15.
刘锡兴 《海洋与湖沼》1983,14(2):169-172
爱莉苔虫(Genus Ellisina Norman,1903)隶于外肛动物门唇口目无囊亚目软壁超科片苔虫科(Hincksinidae)。该属主要特征是:个虫膜孔型;卵胞内陷型,由口盖关闭;代位鸟头体通常属尖型。它与片苔虫科的片苔虫属Hincksisina Norman 1903的主要区别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艾裂虫亚科(多毛纲:裂虫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瑞平  吴宝铃 《海洋学报》1981,3(4):617-628
多毛纲的裂虫科Syllidae和沙蚕科Nereidae、海女虫科Hesionidae、白毛虫科Pilargiidae等同属于沙蚕型多毛类动物.它们与叶须虫科Phyllodocidae又有极近的亲缘关系.艾裂虫亚科是裂虫科中疣足具背、腹须,两触角至少一半以上愈合,体长多在2-5毫米的底栖动物.它们多栖于潮间带岩石海岸的海藻根部、牡蛎空壳下或砾岩石表面沉积的泥沙中.据报导,在深海底亦有分布.艾裂虫亚科的生殖除裂配生殖schizogamy(或称婚前现象)外,还具抱卵生殖gestation.  相似文献   

17.
1985-1986年作者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投放于胶州湾灵山岛的人工鱼礁上获得许多苔藓虫标本,从中发现了唇口目(Cheilostomata)三个新种,本文为其描述。其中刺轴缘孔苔虫(新种) Smittina spinigera sp.nov.也发现于山东半岛北岸和浙江沿岸水域。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多穴苔虫属和格苔虫属新种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兴 《海洋与湖沼》1982,13(1):97-101
作者在整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收藏的苔藓虫标本中,发现无囊亚目片苔虫科(Hincksinidae)多穴苔虫属(Antropora)两个新种和三个新纪录。本文系根据1958—1962年和1975—1976年底栖生物拖网资料(共26号标本)整理写成,报告两个新种和三个中国近海的新纪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于1959年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锥头虫科刺尖锥虫属一新种——中国刺尖锥虫Leodamas sinensis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并编制了刺尖锥虫属Leodamas Kinberg,1866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
黄加祺 《海洋学报》1999,21(4):92-95
中国海域水螅虫纲(Hydrozoae),花水母目(Anthmedusae),棒状水母科(Corymorphidae)的真囊水母属(Euphysora)经研究有3个新种:褐色真囊水母(Euphysora brunnescentis sp.nov.)、刺胞真囊水母(Euphysora knides sp.nov.)和硬手真囊水母(Euphysora solidonema sp.nov.),对此予以详细的描述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厦门大学海洋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