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太平洋海温、北半球500hPa高度和吉林省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前期Nino-C区海温与吉林省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前3年3—5月Nino—C区海温与吉林省夏季降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ENSO事件出现之后,厄尔尼诺年对应吉林省夏季多雨,而拉尼娜年对应吉林省夏季少雨。这种关系可用于进行吉林省夏季降水的预测。另外,通过对海一气相互作用、韵律关系的分析等,得出了前期海温对吉林省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1957-2000年4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和本州温度、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厄尔尼诺(E1Nino)、拉尼娜事件(LiNina)及Nino3区海温与本区域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Nino3区海温、E1Nino和LaNina与本州温度、降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又以冬季温度、后汛期降水关系最好,且对长期气候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可供ENSO预测的海气耦合环流模式及1997/1998 ENSO的预测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24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设计发展的具有较高分辨率的热带太平洋和全球大气耦合环流模式,设计了一个初始化方案,建立了ENSO预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的预测试验。预测结果检验评估表明,该预测系统表现出较强的预报能力,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Nino3和Nino34)海表温度距平预报相关技巧高于052的预报可持续18个月,该预测系统可应用到试验性的海温预测实践中。利用该系统对1997/1998年ENSO进行了实际预测,表明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海温距平已提供给今年我国夏季降水预测使用,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西部的共106个测站的1960~1990年3~5月的月、季总降水量和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内286个格点(5°×5°)的秋季(9~11月)的平均海表温度,通过EOF、REOF、SVD及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秋季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及其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后期春季降水之间的空间地域遥相关耦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太平洋海温差异常存在6个关键区域,其中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是最敏感的异常信号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降水与前期秋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有着清晰的遥相关。当海温异常偏高,即有EL-Nino现象时,西北地区的降水普遍偏少,并以高原东侧青、甘、宁交界地区及渭水流域的偏少为主;La-Nina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内蒙西部的春季降水变化趋势与我国西北地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对北极海冰面积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作了交叉相关分析,揭示了北极海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时空特点,并讨论了El Nino与北极海冰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北极Ⅴ-Ⅵ区冬季海冰面积能够对以后冬季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产生持续的影响,而北极Ⅶ区夏秋季的海冰面积能够影响来年夏秋季的海温;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海冰的影响表现为前期海温能够影响北极I区春季海冰的消融。此外,前期北极海冰状况对El Nino  相似文献   

6.
北半球冬季环流异常对我国东北夏季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北半球14个冬季的500hPa候距平高度场和14个夏季东北地区温度和降水候距平资料,分析了冬季环流异常对次年夏季温度和降水异常的影响,发现北半球冬季环流异常的显著区与冬季大气活动中心或超长波槽脊相联系;与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温度和降水异常关系密切。在El Nino和反El Nino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EL Nino现象的持续阶段,赤道西太平洋W海区基本维持冷水,印度洋B海区维持暖水,黑潮A海区维持冷水。赤道东太平洋C区与W区海温为正相变化关系,它们之间凝聚最大值具有5.29个月和2.14个月的振荡周期,而且W区比C区海温提前一个月发生变化。C区与B区海温也为正相变化关系,它们之间凝聚最大值具有45个和22.5个月的振荡周期,而且B区海温比C区海温提前3个月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El Nino对云南初夏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云南初夏5-6月的降水资料,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及热带OLR资料,研究了云南初夏5-6月降水对海气相互作用特别是El Nino的响应,发现云南初夏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以及南海对流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年物质平衡资料和天山大西沟及其周围台站温度与降水,乌鲁木齐地温、地球自转、El Nino、天山南北地震等资料,讨论了该冰川物质平衡与诸因子变化的关系;地球自转的减慢、El Nino的出现,南天山地震的发生与正的物质平衡相一致,以大西沟站为基点,计算其温度、降水与周围台站的相关系数,发现大西沟与三大盆地的相关性不好,特别是降水表现为负相关,因此不能用盆地测站的资料来推断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个2层海洋模式和GISST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大气正压/斜压运动与ESNO循环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大气斜压模在ENSO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位相略超前于正压模的变化,正压模的变化位相超前于SSTA变化,SSTA变化位相超前斜压模的变化位相。斜压纬向风异常与SSTA具有正相关关系(西太平洋西部相反);正压模则与Nino3区海温异常有负相关关系(西太平洋西部  相似文献   

11.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一场与ENSO关系的CGCM模拟结果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全球大气与热带太平洋相耦合的数值模式(CGCM) 很好地模拟了ENSO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型海表水温(SST) 异常, 进一步分析多年的模式积分结果, 清楚地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 异常与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 深100 ~200 m) 的海温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在El Nino 事件发生之前的半年到一年左右,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有明显正异常,并向东传播; 而在La Nina 发生之前的半年到一年左右, 暖池次表层海温有明显负异常, 并向东传播。因此,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及其东传对El Nino (La Nina) 的发生有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奇异值分解法分析了我国夏半年各月降水距平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相互关系,指出:(1)平均意义上,秋冬季海温与我国春末至盛夏各月降水存在显著相互关系;(2)秋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次年4-5月江南东部和7月高原东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有显著的影响;(3)盛夏至冬季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前一年6月黄淮地区及7月长江流域降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中国温度、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董婕  刘丽敏 《气象》2000,26(2):25-28
根据1951~1998年北太平洋海温和中国温度、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和中国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中国温度、降水有一定关系,其中与温度冬季关系较好,与降水秋季关系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与全球海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5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与海温变化的关系,对该地区降水与全球海表温度进行了奇异值分解(SVD)。结果表明:印度洋、南海及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是对东南沿海地区降水有影响的关键区域。东南沿海地区秋冬季的降水总体上来说对前期海温变化的响应不敏感,而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受前期海温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上年夏季北印度洋、南海地区海温的变化对当年降水有明显影响。因此,在预测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时应该重点考虑上年夏季北印度洋及南海地区海温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台风突然加强与环境场关系的气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使用EOF分析方法对20年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场资料和SSTA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态和时间变化特征,发现风应力场的第一特征向量一海温距平场的第一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它们反映了海洋和大气在这个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并与E1Nino循环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0前言ELNINO与LANINA都是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域海表温度的异常现象 ,ELNI NO是海温异常偏高 ,而LANINA则是异常偏低。由于大气环流对海温异常的必然响应 ,两者都是气候变化的强信号 ,它们所引起的气候异常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对ELNINO和LANINA现象的研究中 ,赵振国等人的研究发现ELNINO事件的次年 ,长江流域多雨(3类雨带) ;LANINA事件的次年 ,黄淮流域或以北地区多雨(1、2类雨带)。我们也发现ELNINO事件的次年江西汛期降水偏多的可能性大 ,而LANINA事…  相似文献   

17.
ENSO与宁夏夏季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计算了太平洋地区各月海温距平与宁夏6、7、8月降水指数的相关,发现各月的高相关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不同,分析了9次ENSO当年和次年宁夏各月降水变化的总体特征,发现宁夏夏季降水ENSO当年偏少,偏少程度占年偏少的65%~79%;ENSO次年偏多,偏多程度占年的59.2%~87.9%。对宁夏夏季降水和NINO指数的谱分析发现,宁夏6月降水没有明显周期,7月降水存在15年和3年左右的周期,8月降水只有3年周期,NINO指数存在3.75年左右的周期。对凝聚谱和位相谱值的分析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变化超前宁夏夏季降水变化1.67年,这就为宁夏的夏季降水长期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2006年岷县、天水、汉中和西安4站(7—9月)降水量资料、南方涛动指数(Iso)和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南方涛动和热带海温与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的关系。发现Iso和NIN04区海温与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关系密切;5—6月南方涛动强弱变化及热带海温距平分布对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意义;Iso与热带不同海区的海温相关程度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5—6月NIN03区和NIN04区海温的异常变化对7—9月南方涛动强弱变化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性。  相似文献   

19.
EL Nino事件发生前,春季阿留申低压异常发展,并有大量的动能由高纬向低纬输送。在EL Nino发展时期副高增强,东亚区500hPa高度场呈现北负南正的遥相关形势,此时黑龙江省易发生代温。EL Nino现象减弱转为反EL Nino时,鄂海高压发展可引起较大降水。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1-1988年10°S-50°N太平洋的SST资料对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及其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热带西太平洋SST存在准两年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与ENSO活动相联系:El Nino年的SST距平值位于谷值;反El Nino年的SST距平值位于峰值。热带西太平洋与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变化存在弱的反相关关系。两者间存在位相差,前者的变化比后者超前几个月甚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