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两个方面对运城水资源现状进行简介。通过分析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川经流的影响、废污水对水资源影响和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得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废污水的不达标排放是造成运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大同市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大同市水文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即把研究区分为地下水补给区(未受影响带)、地下水径流区(工业活动影响带)以及地下水排泄区(农业活动影响带)。这些研究可为大同市地下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随着运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大,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资源质量正受到严重威胁,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有些区域或时段的水资源已无法利用.本文主要通过对1980~2000年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研究,分析了人为因素对运城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第26届大会以“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为主题于1995年6月4日至10日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埃德蒙顿召开。37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了同席了会议,收到论文233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初步探讨人类活动对土壤给水度、潜水蒸发与降雨入渗补给等浅层地下水水文参数,以及最终集中反映在对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指出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性,并强调应按开采的条件,通过科学实验进行地下水水文参数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应积极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环境的演化及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特别是我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紧张,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5。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危机更日趋严重,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及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地下水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源。 相似文献
10.
11.
12.
人类活动对哈尔滨市高铁地下水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尔滨市区的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中,原生的高铁水广泛分布。在研究地下水质的演变规律时发现,近20年内,高铁地下水在各种人为活动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据市区80个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点近20年的水位及水质监测资料,研究了地下水中铁浓度的变化与地下水开采强度、雨水水质变化、农业施肥、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的铁浓度与上述人类活动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铁浓度动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日本神西湖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西部岛根县的神西湖是一个半咸湖,这里没有都市和工业污染物的点源排放,为了查明基Hg污染程度,从湖心取了一条长3.6m的岩心剖面,研究了其中的Hg和其它微量元素。由沉积物中^137Cs放射性确定了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4.
岩溶城镇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该区域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探讨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受城镇区人类活动影响,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 NO3--N和PO43--P污然最为严重,按 GB5749-2006规定,研究区的地下水已不可作为饮用水源。老龙洞地下河水NO3--N含量逐年在减少,而PO43--P却在增加,赵家院子泉水PO43--P增长也十分迅速,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地下水受城镇化影响越来越明显。老龙洞地下河水受城镇人类活动、工业活动、农业活动的共同影响,污染比泉水严重。老龙洞地下河中NO3-和SO42-含量的减少,说明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地下水的污染是可以得到治理的。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下水补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查明滹沱河流域平原区1976-2005年以开采量、灌区引水量和河道过水量为代表的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分析了浅层地下水补给在大气降水减少和人类活动逐渐增强背景下大幅减少的响应特征:综合补给量所占比率由1976-1980年的21.6%下降到2000-2005年的11.3%.随后,从开采量、河道过水最和灌区引水量三个方面分析了浅层地下水补给响应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地下水补给量与开采量呈y=65.412x-0.2576模式随降水量增减而负相关变化;河道渗漏补给量和渠水入渗量在地下水位不同埋深条件下表现出随来水量、引水量增加而增大的态势,但在不同埋深条件下,河道渗漏补给量与来水量之间、渠水入渗量和引水量之间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16.
17.
18.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估计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两个驱动因素,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未来的气候情景和人类活动情景;阐述了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过去和未来影响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常用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重复交叉、缺乏两者对水文极值事件的影响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降水集中于山区,平原稀少。50多年来,除了20世纪70—80年代上游的中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外,其它区域为正常变化;蒸发量从山区向平原逐渐增大,除了中游蒸发量显示稳定变化外,山区和下游区表现为减少趋势;黑河多年出山径流量呈现稳定变化,但在中下游盆地间的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减少过程:这是受到中游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补给量减少和水位下降的影响,主要是中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多、大规模扩耕灌溉和水工建设作用的结果。计算表明,人类活动影响强度:20世纪50年代占18%,60—70年代占28%,80—90年代占54%;上游占1%,中游占87%,下游占12%。这说明黑河中游80—90年代是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达到最大的地区。因此,提出了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性,约束人类活动的影响,均衡保护利用流域水资源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水化学方法识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以柳江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学前缘》2017,(1):321-331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水质受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的影响正不断恶化。其中,人类活动作用影响尤为突出。应用水化学方法识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程度主要依据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通过其变化程度的大小从而得出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大小。该方法基于地下水化学指标背景值的获取技术,充分考虑各水化学指标之间的联系,利用反映水化学演化特征的5种水化学图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识别并量化异常,最终得出影响程度分级。评价结果不仅可识别出无明显地表污染源引发的水质变化,量化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还能预测地下水受污染潜在风险。在柳江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石门寨镇及北部驻操营镇,且南部较北部地区影响程度更为严重,这与研究区人口分布密集度及煤矿分布区域较为吻合。对比研究区水质图可知,驻操营北部及东部落地区地下水可能遭受污染的风险较大。该方法与根据某些指标的变异程度进行识别的方法相比,评价结果可靠程度更高,且以背景值获取方法为基础,得出的异常程度分级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