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和CCD在爱好者中越来越普及,对这些拍摄工具,大体上了解一点工作原理,十分有利于我们提高摄影技巧及学习后期的数码处理。本文聊作抛砖引玉之用,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的学习心得,希望和同好们共同交流、提高。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天体摄影当作摄影的一个门类来考虑,必然要提到其质量标准和艺术标准。有一点笔者认为,作品除非达到大卫·麦林的水准或拍到了尚未发现的新天体、新现象,一般的天体摄影作品是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的,这样更应该考虑上述两个标准。用跟踪法拍摄一个深空天体,其质量标准有两个,一是该深空天体拍摄的效果如何,二是照片中的天空应该是既深黑又通透,背景的恒星的点像应该是密、小、圆。后者更是检验拍摄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便是废片。达到这样的质量标准又谈何容易,既使能达到上述质量标准,又不可能把某一深空天体…  相似文献   

3.
同好摄影     
《天文爱好者》2020,(2):71-77
左:日环食全过程摄影:戴明拍摄地点:斯里兰卡的贾夫纳堡图片说明:晴朗无云的天气为这次拍摄提供了条件。我架设好星野赤道仪,使用手机里的指南针APP粗对极轴,将55~300mm镜头连接在宾得KP机身上,定时拍摄了日环食的全过程。后期排列的时候我参考了正弦曲线,令作品的展示效果更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当大家完成一次拍摄后,都会迫不及待地上传社交媒体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而不经过后期处理的图片很难展示出灿烂的星空。现如今,各种方便又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日益增多,爱好者们也用它们开发出一套使用技巧,可以说,几乎所有星野摄影在后期处理时最终都要回归到本文介绍的内容,下面为大家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夜空中有一些红色发射星云,其发射线波长在630nm^680nm之间,常用单反相机会在感光元件之前加上一块红外截止滤镜,使得这些波段的透过率只有20%~30%,影响了对红色发射星云的拍摄效果。想拍出清晰明显的红色发射星云,一般需要改机。但不使用改机,仅通过后期处理,也可以对红色发射星云略作加强(前提是在拍摄过程中有充足的曝光量),虽然效果肯定不如改机拍摄再经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 随着近些年国内经济的发展,拥有大口径望远镜来进行行星拍摄的天文爱好者是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行星摄影的终端从早期菲利普的toucam740K、840k到spc900nc,直至目前专门拍摄行星的映美精产品,摄像头捕捉速度已经达到每秒60帧,并且能无压缩输出。这一切的改变,使得拍摄高质量的月面及行星图像成为更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深空天体摄影作为天文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被普遍应用在广大爱好者的天文观测中。看着动辄数万元的高级赤道仪、望远镜(AP0)、天文CCD(冷冻CCD)、自动导星系统。对于很多天文爱好者来说犹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那么,一架简易的赤道仪、一支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一部廉价的入门级单反相机,这些简单的器材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深空天体摄影吗?可以,完全可以。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适当的改造和精细调试与操作、以及精心的后期处理。  相似文献   

8.
重点讨论了天文CCD器件暗场图像的拍摄与处理,从多幅暗场图的折摄发现,除了某些象素的暗流值,有随积分时间成正比例的变化之外;另有一些象素,可能有随机性很大的偶发的高暗流值,其原因无论是器件内部的,还是外部,都不应视作为“暗场”记录,拍摄多幅图,用“中值法”处理,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暗场”。  相似文献   

9.
一套完备的深空拍摄系统,一般包含相机、光学系统(镜头或望远镜)、赤道仪、导星设备与电脑。具体来说,三脚架与赤道仪支撑起所有的拍摄设备,并负责自动跟踪、自动寻星(Goto)与导星的执行。光学系统上装有相机与导星设备,并通过鸠尾板与赤道仪连接。电脑可以控制赤道仪的指向与相机的曝光,并且发出导星指令。  相似文献   

10.
从我第一次把照相机接上望远镜对准星空拍摄,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为了拍出好的深空作品,我做了很多努力:望远镜从普通折射换成了无色差的叩折射镜;赤道仪由手动导星到实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导星;相机也改装成了拍摄天文的专用滤镜;为了对抗上海郊区的光污染,还用上了进口的深度光害滤镜。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每每看到星空照上总也擦不净、抹不完的光害噪点,心中不由得感慨:环境啊环境,只有好的环境才是决定作品效果的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幅美丽的天文照片,从拍摄到处理,往往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因此提起天文摄影,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不敢涉猎。殊不知,只要你拥有简单的设备,例如一部数码单反相机和广角镜头,支撑它们的三脚架,以及一根快门线,就能拍出很好看的天文照片。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常见且非常易于上手的人造天体摄影题材——铱星闪光。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观测天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摄影观测,拍出漂亮的天体照片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出一幅好照片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好的观测摄影设备和拍摄技术以外,还要有好的艺术把控能力。对于初学者和缺少“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怎样安排好画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练习的过程。这里介绍一个摄影的快速构图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同好摄影     
《天文爱好者》2019,(4):72-77
左:送别冬季星空摄影:王俊峰器材参数:奥林巴斯E-MlMarkll,14mm(多张叠加)拍摄地点:北京房山苏庄拍摄时间:2019年3月7日图片说明: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但天气通透。在城市的边缘寻觅到一棵孤独的树,和他一起送别冬季星空。  相似文献   

14.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深空中的神秘天体最近,天文学家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1995年12月用10天拍摄的哈勃深空区(HDF)里的星系远不止开始时确定的3000个左右。在这些位于宇宙边缘的遥远星系当中看起来大约有90个很暗的银河系中的前景星。但天文学家决定更近地观察它们...  相似文献   

15.
韦国 《天文爱好者》2009,(12):70-73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城市中观测深空天体的经验与笔者城市观星的体会。文中使用的深空天体照片都是笔者在广州市区拍摄。而且未使用任何滤镜。  相似文献   

16.
暗夜环境 深空天体大多数亮度不高,且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层次,如果天空背景中存在着浓重的人工光源,那么细节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深空摄影需要一个光污染弱、晴朗且高透明度、低湿度、基本生活有保障的地点,对绝大多数天文摄影的朋友来说,这却是个奢求。  相似文献   

17.
三个欧洲天文学家小组获得了南天一个区域的真彩色,最深的大视场图像。这一成果补充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天炉座方向的南深空天区观测(CDF-S)。CDF-S是1999年曝光100万秒获得的,如此长的曝光足能探测到可以观测到的最暗的X射线源。 新图像是由智利拉西亚天文台的2.2米MPG/ESO望远镜上的大视场成像器(WFI)拍摄的。WFI是用  相似文献   

18.
同好摄影     
右上:花团锦簇三星高照。摄影:潘慧恩。拍摄时间:2019年1月25日。拍摄地点: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樱花峪景区。器材参数:Canon EOS 6D相机,适马20mm f1.4镜头,20mm,IS06400,F1.8,10秒。图片说明:早春天气温暖,樱花峪的寒绯樱盛放。晴夜里,红艳艳满开的樱花上空是冬季最灿烂的猎户座,花团锦簇,三星高照。  相似文献   

19.
本期我们要谈到的是拍摄流星时相机设置,并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的拍摄中,但经常被忽略。我们都很熟悉ISO、光圈、快门,但是数码单反的ISO具体原理是怎样的呢?曝光时间对照片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这些概念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您更好地运用器材。如果还能对其他天文摄影或测光观测提供参考,笔者就会欣喜不已了。  相似文献   

20.
首先,拍摄前要注意一些细节:1.相机的时间要校准。虽说即使不校准,以后还可以根据时间差进行换算,但这就是态度问题了。2.照片一律采用RAW格式。这种格式的最大优点是:万一曝光不准,后期调整的余地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