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天河站与五山站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鉴于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考虑到气候观测中的城市化影响问题,广州市气象观测站于1996年1月1日起,从天河迁至广州市五山气象卫星地面观测站内。原广州市天河观测站的部分地面观测项目保留。五山站区站号为59287,位置座标:113°20′E、23°10′N,观测场海拔高度41.7m;天河站区站号用59282,位置坐标:113°19′E、23°08′N,观测场拔海高度8.2m,两站的直线距离约为4km。天河观测站自1957年7月1日起一直作为国家基本站进行观测,至今已有40年的长序列气候资料,资料的质量较好,中间不存在迁址和序列明显不连续现象,而五山站则仅…  相似文献   

2.
1引言雷达架设起来以后,为了保证测定坐标和观测记录的准确性,需要对雷达水平位置和仰角、方位角、距离的零点进行标定。下面就齐齐哈尔站仰角0°与方位角0°的标定时所遇到的问题小结如下,供同行参考。2仰角0°的标定仰角0°的标定,是使天线仰角为零度时,即引向天线的主杆与水平面平行时,仰角显示数也应为0°。使天线仰角为零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经纬仪法,二是重垂法(略),下面介绍第一种方法。在离天线约20m处架设好经纬仪,摇动方位手轮,使经纬仪处在天线的正侧面,即引向天线主杆与视线垂直,此时锁定方位手轮,摇动仰角手轮,使衍架主杆垂…  相似文献   

3.
郑国喜 《气象科技》2002,30(2):112-114
利用数学与气象学的有关理论 ,对鲁南地区冬暖大棚的建棚指标进行了计算 ,得出棚体后坡适宜仰角为 43°,适宜跨度为 8~ 9m ,棚体前张角为 46°。计算结果表明建棚指标与地理纬度有关 ,该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地理纬度地区建棚指标的计算 ,并给出垂线投影测定子午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谢建兴 《气象》2001,27(9):57-57
1 问题的提出如果台站的地温场水土逐渐流失 ,造成低于整个观测场地面的低洼地 ,就不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 :地温场的地表应疏松、平整、无草 ,并与观测场整个地面相平。但是 ,这个问题有些台站却未重视 ,使长期积累的地温资料的代表性、比较性、资料序列的均一性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这无疑将降低这些资料的使用价值。为了证明地温场低于观测场的整个地面 ,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在 2 0 0 1年 5月5~ 1 5日前后的 2 0时对 0 cm(地温场低于观测场约 5cm)做了对比观测 ,见表 1。表 1 地温场和观测场观…  相似文献   

5.
关于确定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廉毅  沈柏竹  高枞亭 《气象学报》2004,62(6):782-789
文中利用作者曾定义的东亚夏季风在中国东北地区 (12 2 .5°E ,4 0°N)的建立标准 ,根据相同的方法 ,分别计算了沿 112 .5 ,117.5 ,和 12 2 .5°E上 ,2 0°N及以北每隔 5个纬度东亚夏季风建立、持续和撤退时间 (候 ) ,将某年持续和多年平均持续候数相比的标准化值 ,定义为一种沿某一经圈上某一纬度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ISMΦ,还分析了该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量场和 5 0 0hPa高度场的相关。结果表明 :(1)沿 117.5°E经度上 ,东亚夏季风在 2 0 ,2 5 ,30 ,35 ,和 4 0°N建立的平均日期分别为 2 7.2 6 ,2 8.5 4 ,34.4 3,37.12和 37.6 5 (候 ) ,撤退平均日期分别为 5 4 .4 4 ,5 3.6 9,5 1.85 ,4 8和 4 6 .76 (候 ) ,其中 117.5°E ,2 0°N代表南海的中北部 ,文中确定的该区夏季风建立、撤退日期分别为 2 7.2 6 (候 )和 5 4 .4 4 (候 ) ,与国内学者公认的 5月 4候 (2 8候 )和 10月 1候 (5 5候 )相当吻合 ;(2 )沿 112 .5°E、117.5°E和12 2 .5°E的同一纬度上 ,东亚夏季风建立的平均日期并不相同 ,西边先于东边建立 ,每隔 5个经度 ,相差约 1~ 2候 ,而撤退的平均日期 (30°N及以北 )分布则相反 ,东边先撤退 ;(3)沿 117.5°E ,30°N和 35°N的ISMΦ和沿 12 2 .5°E ,4 0°N的ISMΦ均与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大部 7~  相似文献   

6.
谢允 《湖北气象》1994,(4):15-1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曲管地温表的安装要求是表身与地面成45°夹角,并确定其安装及每月定期检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为土5°。即表身与地面夹角在40°~50°之间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为了保证曲管地温表安装准确,现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供大家在安装及定期检查时参考。 如图:设表身与地面的夹角为,温度表伸出地面的长度为,温度表顶端到地面的垂直高度为。根据规范要求,应为45°,其允许范围为40°~50°,的长度对于一支温度表来说是可实测得到  相似文献   

7.
1 增雨炮点概况上坝三七高炮人工增雨炮点 ,位于大黄山南麓山前斜坡平原 ,海拔 2 32 7m。大黄山为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的独立山体 ,是石羊河黑河两水系的分水岭 ,东西长 36km ,南北平均宽 2 1km ,面积 75 6km2 。主峰磨磨山顶拔海 3978m ,山的东端另一高峰白露掌 30 6 0m。炮点西南是祁连山系的冷龙岭和盖掌大坂山 ,拔海高度均 >30 0 0m ,冷龙岭主峰脑儿墩西岔顶拔海高度为 444 2m。经实测资料表明 ,自然降水随拔海高度增高而呈增多趋势。将祁连山北麓同一坡向38°38’~ 38°0 0’N ,1 0 3°0 5’~ 1 0 1°2 3’E范围内 ,8个…  相似文献   

8.
陈明林 《贵州气象》2001,25(1):33-35
1 引言1 995~ 1 997年T10 6 历史资料有 34个要素 ,5 2张光盘。资料以每日为单位建立文件 ,加上时效和层次 ,每日文件就包含 1 6 1 2个要素场 ,为 70~ 1 46°E ,1 5~ 6 5°N 1× 1格点资料。文件采用arj软件压缩 ,解压后有96兆左右字节。如此庞大的资料在实际开发应用中使用相当困难 ,为此本文按年月分单个要素场从历史资料中提取我省所需的范围资料 ,每月重新建立 1 6 1 2个要素场文件 ,就可以直接从光盘读取要素场资料。2 资料整理思路及步骤资料区域范围缩小为 85~ 1 1 5°E ,2 0~45°N ,按年月分单个要素场从 1 995~ 1 …  相似文献   

9.
《气象》2003,(11)
日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192 0 2 12 2 2 32 4 2 52 6 2 72 82 930数 15916 414 2 14 116 91952 50 2 96 2 76 2 6 82 712 6 92 80 2 792 56 2 56 2 4 2 2 4 0 2 2 52 4 32 2 92 1116 0 113119155188154 17814 812 0°E 30 3332 32 2 930 2 82 72 8( 2 1) ( 2 0 ) 2 4 2 6 2 6 2 6 2 72 6 30 2 4 2 2 ( 19) ( 19) ( 2 1) 2 1312 930 2 82 52 4130°E 30 30 30 30 30 3132 30 30 30 32 2 52 52 6 2 72 6 2 7( 30 ) /19( 19) ( 2 0 ) 2 72 72 7( 30 ) ( 2 7) ( 2 5) ( 2 2 ) ( 2 3)14 0°E 30 313130 30 313130 30 30 3530 3…  相似文献   

10.
用 8 5 0 h Pau场分解为正、斜分量的方法研究了前期北太平洋中纬 ( 42 .5~5 2 .5°N,1 70°E~ 1 70°W)海温关键区海温异常对其后期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 ,前期海温关键区海温首先对其同期 85 0 h Pau场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该斜压波列又对其后期斜压波列施加影响 ,最后此斜压波列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11.
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3,(12)
20 0 3年 1 0月 50 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 平 均1 2 345 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平均位置平均强度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IM1 4 30 5 71 1 30 4 21 1 70 810 920 931 6 70 5 51 710 4 01 970 30亚洲地区IZIM1 4 80 5 40 980 4 10 890 6 10 930 841 900 5 91 880 4 42 320 342 95 2 90 2 0 2 31 32 2 32 1 30° 75°N 1 92 0 0 3年 1 0月亚洲地区逐日 50 0hPa西风环…  相似文献   

12.
台站观测环境改变对我国近地面风速观测资料序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460个气象台站1971-2002年10m高度平均风速资料和2007年台站观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根据环境评分分数、障碍物视宽角等影响地面观测风速的台站环境数据,将气象台站分为五类,分别对平均风速观测记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未迁移台站近地面平均风速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冬季平均风速相对减小的趋势最大、秋季最小;在影响风速观测资料序列的台站观测环境因素中,观测场周围障碍物视宽角最为重要,随着周围障碍物视宽角的增大,风速相对减小的趋势也变得更明显;台站周围障碍物视宽角对年和季平均风速减小趋势的贡献最大,约为三分之一。因此,观测环境变化对地面风速资料序列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海风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彦  李胜山  郭立  冯金湖  王庆元  东高红 《气象》2006,32(12):23-28
应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和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雷达监测到的4次渤海湾海风锋的特点,并研究渤海湾海风锋与强对流天气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湾海风锋在低仰角(O.5°或1.5°)基本反射率产品中表现为平行于渤海湾的窄带弱回波,强度一般仅维持在15~25dBz,长度约为100~300km,宽度随着季节、天气背景场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基本维持在10~15km·h~(-1)。低仰角(O.5°或1.5°)的基本速度产品上,海风锋几乎呈准静止的零速度窄带回波。当海风锋与弱冷锋相遇时,相遇交叉处能够产生强对流天气;而单一海风锋不能产生强对流天气,仅能改变气温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雷达PPI资料在数值模式MM5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艳蓉  张沛源  胡绍萍 《气象》2005,31(4):44-47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资料,估测大气的湿度值。假定回波强度大于4 0dBz的区域,相对湿度为1 0 0 % ,小于2 0dBz的区域相对湿度为90 % ,2 0~4 0dBz区域的相对湿度按线性变化求取。对应各点的温度值由MM5控制试验得出。然后通过迭代处理,求出对应各点的露点温度,通过以上步骤把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值转换为模式中直接使用的物理变量,用于模式计算。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模拟试验,个例选用2 0 0 1年7月1 3日安徽全椒暴雨过程。背景场采用T2 1 3资料,加上常规探空,地面资料,通过分析形成控制试验的初始场。将安徽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按上述方法加入到MM5中,形成敏感试验的初始场。水平网格为1 0 3×1 0 3,格距为1 0km ,垂直分33层,中心位置为31 0 0°N、1 1 7 6 6°E。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雷达资料后降水中心位置预报有明显改进。说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月平均数据集信息 (一 )应用户的要求 ,南京大气资料服务中心最近收集了 NCEP/ NCAR再分析资料系列产品之一——等压面月平均资料。该资料数据集延伸时段从 194 8年到 2 0 0 3年 ,共长 5 5 a;区域范围覆盖全球 (0~ 36 0°E;90°S~ 90°N) ;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 17个等压面层分别为 10 0 0 ,92 5 ,85 0 ,70 0 ,6 0 0 ,5 0 0 ,4 0 0 ,30 0 ,2 5 0 ,2 0 0 ,15 0 ,10 0 ,70 ,5 0 ,30 ,2 0 ,10 h Pa;要素内容包括气候日、月平均 ,历年各月平均 ,标准差 ,四季昼夜距平 ,要素场正交展开的主分量等 ,共计 5 0个文件。…  相似文献   

16.
地面气象观测分每日 4次和每日 3次。在进行日合计平均统计时根据规范规定 ,每日 3次观测的站 0 2时大部分气象要素可用自记记录和其他方法代替 ,所以除了总、低云量 ,1 5、2 0cm地温之外 ,其他要素平均按 4次进行日合计日平均统计。气象台站每日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 ,其日平均值是将日合计除以4计算到有效位后 1位数值 ,然后四舍五入 ,而四舍五入的修约规则总体上看是舍少入多 ,有不尽合理之处。通常有效位后出现 0~ 9的数值大体相当 ,四舍五入修约规则舍少入多并不显得太突出 ,因此气象部门一直沿用该规则。但是 ,由于气象要素记录已准…  相似文献   

17.
降尺度方法中初始资料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GCM模式预测结果获取区域尺度特征的气候变化的统计方法被称为 Downscaling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区域气候尺度的预报量与 GCM模式输出或大尺度地面观测资料建立统计模式。在建立模式之初 ,研究各种尺度资料的匹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不同的站点数量、区域网格分辨率和差值影响半径的条件下 ,对资料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说明 :一个大尺度网格箱内用 2 0个站点资料代替 4 0个站点的资料是可行的 ,并且确定了最佳插值方案 :当次网格分辨率取 1°× 1°时 ,插值影响半径应取 1;当次网格分辨率取 0 .5°× 0 .5°时 ,插值影响半径应取为 2。本文还对温度场、降水场及其对应的 EOF场进行了比较试验 ;并做了温度场、降水场与同步海平面气压场 (SL P)的单点线性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郑光明 《贵州气象》2001,25(4):41-42
现在地面测报工作从查算到报表制作都主要由计算机完成 ,只有原始记录部分完全靠观测员如实记录。由于各站的技术水平、对《规范》的理解以及传统记录习惯等不同 ,在一些目测项目上存在很大差别 ,特别是在云与降水、能见度与天气现象配合方面表现突出。下面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记录进行分析 ,以求能得到统一。记录一 :某 3次观测站某日 0 8时记录 :VV =0 8 N =1 0 云状为 :ScopFn ,2 0~0 8时降水量为 1 2mm ,天气现象 :夜间只有雨 ,白天为 :·0 8— 1 0∶2 5  =仔细分析该记录 ,我认为天气现象记录在夜间和白天都应当记录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全球表面温度场序列的插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分析的典型变量回归 (CVR)插补模式 ,在综合分析Jones等 5°× 5°格点温度资料覆盖率的演变情况、缺测场与基本场温度距平相关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 ,确定合理的插补方案 ,对其陆面格点温度场进行插补延长试验 ,得到了 1 90 0~ 1 998年连续、均一的全球月平均气温场序列。独立样本检验表明插补效果优良 ,总缺测场误差方差与原序列方差之比低于 0 .40。插补前后全球及纬向平均序列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 ,原 Jones序列的线性增温率较重建序列高0 .1 1℃ /(1 0 0年 ) ,可能与原 Jones场序列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南海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江静  钱永甫 《气象学报》2000,58(1):60-69
文中利用美国 NCEP重分析资料中的 1 979~ 1 995年 1 7a逐旬的全球降水资料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地区降水的多时间层次和多空间层次结构 ,研究了南海季风的爆发及时间演变 ,探讨了南海季风爆发的机制。结果表明 :( 1 )南海季风爆发于 5月中旬 ,季风爆发过程实际上是小范围 ( 32个经度 )降水向大范围 ( 64个经度 )降水调整的过程 ,一旦出现较强的大范围降水 ,并到达南海地区 ,就爆发了南海季风 ,调整完毕则是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相继爆发。( 2 )在 1 0°N以北的地区 ,季风最早发生在南海 ,然后逐渐西移到印度 ,达到印度季风最盛期后 ,迅速东撤。( 3)南海地区可分为 3个区域 :北部 ( 2 0~ 2 2°N)、中部 ( 1 0~ 2 0°N)和南部 ( 1 0°N以南 )。南海雨季主要发生在 1 0°N以北的北部和中部 ,北部雨季是平稳增强的单峰型 ,而中部雨季是突发性的 ,雨季内降水起伏较大。( 4 )南海季风区有很强的年变化 ,30~ 60 d和 2 0~30 d的变化也比较显著 ,还有 3个月左右的周期变化。除年振荡以外 ,各种周期振荡随时间变化较大 ,在雨季表现得最强烈。( 5)南海季风的爆发与 2 0~ 30 d和 30~ 60 d两种低频振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