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低温型食用菌生活条件和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气候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气候指标,并建立气候模式.根据气候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及交通状况等,综合评价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资源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利用GIS软件将三明市分为4个栽培区,即经济效益较低区、适宜栽培区、最适宜发展区和反季节栽培区.  相似文献   

2.
在对低温型食用菌生活条件和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气候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气候指标,并建立气候模式。根据气候模式、地理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及交通状况等,综合评价了三明市低温型食用菌的资源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利用G IS软件将三明市分为4个栽培区,即经济效益较低区、适宜栽培区、最适宜发展区和反季节栽培区。  相似文献   

3.
吴怀钊 《气象》1986,12(1):36-36
白蘑菇亦称双孢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之一。目前有70多个国家种植,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食用菌。1935年前后传入我国,1972年国内开始大面积发展。 本县已有13年(1972—1984年)的种菇历史,1984年栽培面积发展到约6.8万m~2,总产达约110万斤,产值110万元。1985年已发展到约12.2刀m~2,比1984增加46%。 白蘑菇对温、湿条件的适应范围很窄,要求严格的生育环境。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湿、肥、气条件的要求有明显的不同。我国目前采用自然温、湿度调节进行生产,菇房温、湿度防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在春秋季栽培。然而,春、秋季自然界温、湿度变化较大,而且年际间也有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稻田栽培食用菌的气象条件,认为在水稻分蘖后期稻田内形成的小气候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合理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陇南食用菌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1994~1998年对食用菌的栽培研究,结合陇南山区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和暴雨、连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提出陇南山区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陇南食用菌栽培与气候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的陇南山地,林木资源和农业“下脚料”丰富,气候资源优越,发展食用菌产业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香菇、平菇、凤尾菇从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培养,块栽、袋栽、瓶栽的室内外栽培以及塑料棚内河谷、山坡地的代料栽培,最后到产品上市销售等一整套试验分析,探讨了当地食用菌生产中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为食用菌高产稳产服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三讲食用菌代料栽培(下)林日暖所谓代料栽培,即是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作物秸杆等工农业有机废物为原料,就象种植作物一样,用人工栽培食用菌。它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大的优点。本讲简要介绍适合甘肃栽培的平菇、蘑菇、香菇三种低温型食用菌的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明市山地农业气候资源和食用菌生产的气象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划分温期法和候平均气温资料 ,选择适栽食用菌品种和菌株 ,科学安排栽培生产季节 ,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和高产优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式 ,制作食用菌生产气候区划图 ,趋利避害 ,为合理开发利用闽中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柳城县当地气候特点,对比羊肚菌栽培的适宜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探讨以柳城县为参照的南方地区是否适宜羊肚菌的栽培,以及异常天气对羊肚菌栽培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广大菌农在选择栽培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占干重的4—30%)、脂肪、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有一般米面、蔬菜中缺乏的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目前,国际上可供栽培的约50多种,普遍栽培的约20余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的改变,对食用菌需求量也日趋增加。因此,进一步研究食用菌的引进和栽培技术,有着实际意义。本文就天水平菇栽培的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利用,在试验的基础上作一些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