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钟控电铃     
我站有固定航危报,04—23时守班,4时上班的同志只能靠闹钟提醒,但往往由于闹钟失灵或闹不醒而造成缺测缺报事故。为避免这种事故发生,我们设计了一台钟控电铃,解决了连上、下班均能自动打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时钟运转正常,各个自控部件性能良好。根据设计要求,4时30分闹铃时间为60秒左右,上、下班时间闹铃20秒左右,目前4时30分闹铃时间为65秒,其余均在15—25秒之间。基本达到原设计要求。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航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论是民航机、自动驾驶仪还是管理水平皆有长足的进步,使得客货运定期班机的准点率不断提升。但总是有大约10%的误点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而造成这10%误点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气因素。影响飞行的天气有很多种,往往是比较复杂而且庞大的天气系统,例如锋面和台风。  相似文献   

3.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夜间云的观测,更为困难.为了提高夜间云观测的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夜间云出现的规律,不断总结夜间云观测的经验.下面,根据平时观测的经验,就“夜间云观测”这个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青富  蒙陈 《贵州气象》2005,29(5):43-44
夜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一直是从事地面气象测报人员的难点问题.根据多年的测报工作实践,总结出夜间地面气象观测的几点体会,有利于提高夜间观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观测工作中,夜间不守班的站,普遍存在夜间(20~s—8~s)天气现象记录问题。由于“规范”规定比较原则,使夜间天气现象观测成为地面观测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领会规定的真正含义,比较客观地记载  相似文献   

6.
介绍夜间进行云观测的工作程序,对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观测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夜间观测云是地面测报工作中较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天黑,光线不足,没法看清云的细致结构,判断云状及云高比较困难,甚至有时会误判误记,给气象资料、天气预报等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提高夜间观测云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现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秋季第一次强寒潮南下影响我县时,冷锋过境后,天气干冷,气压上升,湿度很小,能见度特好,夜间碧空静风,近地面层形成辐射逆温层,这时最有利于出现霜冻。因此在冷锋过境后,若预报夜间碧空无云、偏北风减小到2米/秒以下时,就要重点考虑霜冻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贵州1961—2019年81个站点逐日20—20时、20—次日08时降水数据,分析贵州省59 a的夜间降水、夜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和地域变化M-K趋势,总结近4a夜间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现状。结果显示:①贵州省夜雨和夜间暴雨现象显著。夜雨率均值高达62%,5—9月夜间暴雨集中,约占全年的84%,6月为高发期。省西南部降水总量高,夜雨比例高,夜间暴雨比重高,是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中的重点关注区域。②近59 a全省整体上夜间降水量减少,但夜间暴雨出现愈加频繁。未来需多关注遵义(道真、桐梓、湄潭)、黔东南和毕节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加的夜间降水,增强夜间暴雨监测及服务能力。③贵州省暴雨预警信号发布集中在21时—次日04时,22时发布量最大,致灾严重的大暴雨预警(红色级别)信号82%以上出现在夜间(20—次日08时),服务压力很大,完善预警发布机制有利于推进预警信号服务。因此,较之白天,需更加重视贵州山区的夜间暴雨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0.
采用T2 1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资料和北京市观象台 ( 5451 1 )实时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 ,建立了北京市观象台 (东郊 )未来 1~ 3天 ( 0~ 72h)夜间、白天、全天平均气温及夜间最低、白天最高气温共 5项气温的预报模式 ,经检验 ,预报的均方根误差 <2℃ ,可满足供热调度节能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袁招洪 《气象学报》2021,79(6):977-1001
利用CM1数值模式,以2017年8月7日发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夜间飑线过程为例,开展弱切变背景下中层相对湿度、低层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中层相对湿度升高,有利于夜间飑线雷达回波面积、回波强度和地面降温幅度增大。湿度降低,虽导致夜间飑线的雷达回波宽度变窄,但有利于夜间飑线结构和强度的维持。中层相对湿度的改变对夜间飑线成熟阶段的地面最大风速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是中层相对湿度的降低会增大地面最大风速的波动;低层风切变的增大使夜间飑线雷达回波强度增强、面积增大、移速变慢,也使飑线冷池强度增强,而对成熟飑线的冷池厚度和地面最大风速影响不大,但是更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更容易出现脉冲风暴地面强风。低层风切变的减小不利于夜间飑线的发展以及成熟夜间飑线结构和强度的维持;对流有效位能越大,越有利于夜间飑线雷达回波强度和回波面积以及冷池强度和厚度的增大,也有利于夜间飑线地面降温幅度和地面最大风速的增大。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更有利于成熟夜间飑线强度和结构的维持。低对流有效位能不利于夜间飑线发展,但在中层湿环境条件下依然能发展成为成熟的夜间飑线。该研究揭示了中层相对湿度、低层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等大气环境条件对夜间飑线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为夜间飑线的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37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的年平均及1月平均值发现:就37年总体而言,年平均气温上升的地区,夜间升温为主的时段主要在1970-1990年;1954-1969年白天增温略强.塔城则自1954至1990年始终以夜间增温为主;吐鲁番80年代夜间增温最烈.1月总体而言,夜间增温大于白天.北疆60、70、80年代均以夜间增温为主,80年代最明显;南疆只在70年代夜间增温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是记霜还是记露我站是3次观测站,夜间不守班。在春末晴朗的日子里,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夜间地面最低温度低于0℃,08h观测时只有露。有些同志认为,夜间最低温度低于0℃,08h有露,夜间必有霜,08h的露是太阳出来后霜融化而成。因此,按规定不记露,只在夜间...  相似文献   

14.
大气探测中,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是目前普遍存在问题较大的一个观测项目.本文通过长期对夜间能见度观测,摸索、积累一些经验,并提出一些做好夜间能见度观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夜间边界层内的温度时空特征决定了边界层的稳定性。由于稳定边界层的间歇性和复杂性,模式在夜间的参数化方案还不完善,研究夜间边界层的温度变化有助于改进模式在夜间的表现。本文利用四座在不同下垫面上的气象塔的数据,研究了夜间边界层中的温度波动。研究表明,无论是海边、草原还是沙漠下垫面,夜间形成的稳定边界层中,振幅大约2摄氏度,周期在数分钟的温度波动非常频繁地出现。而在北京,由于城市下垫面较大的热容量和人为热源使得稳定边界层不容易形成,温度波动也较弱。用布朗特维萨拉频率代表的静力稳定度是影响温度脉动强弱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夜间云的观测的分析,找出夜间云云状的特点和观测注意事项及正确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测报三题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烦杂的工作,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以供同仁探讨。 1 虹吸雨量计夜间开灯对自记值的影响 为冬季防冻及照明,虹吸雨量计中一般都装有电灯。由于没有严格的规范规定,电灯往往  相似文献   

19.
夜间观测云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钟美英 《广东气象》2007,29(4):64-65
简要分析夜间各类云的特征和云的持续性,归纳出有助于提高夜间云的目测水平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川省4890个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数据,筛选出2015—2019年四川盆地东北部发生的24例夜间暴雨过程,在根据影响系统对夜间暴雨进行分型并合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绕流和爬流方程,将近地层流场分解为绕流和爬流运动,重点探究盆地东北部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及其对夜间暴雨的作用。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北部山地夜间暴雨可分为西南涡型和偏南风型,两种雨型分别存在西南低涡和低槽在夜间加强的特征,导致夜间偏南气流明显加强,夜间山脉迎风坡出现强垂直上升运动,盆地形成垂直环流,有利于夜间暴雨的形成。两种类型在850 hPa有大量水汽从贵州、重庆上空进入盆地东北部,午夜时分形成强水汽辐合中心;西南涡型水汽的输送、辐合强于偏南风型,西南涡型在盆地东北部后半夜层结不稳定更强,偏南风型后半夜在大巴山迎风坡垂直运动更强。盆地东北部地形抬升区域爬流和绕流运动也具有夜间加强的特征,西南涡型爬流和绕流运动相比偏南风型更强。爬流强迫出的垂直运动能很好地反映偏南气流在地形抬升处形成的垂直上升运动,而地形阻挡产生的绕流运动则有利于局地涡旋的产生和加强,两种类型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夜间正涡度大值区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