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中国国家小组2 0 0 4年度会员名单(下列名单按交纳会费顺序排列 )伍法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黄鼎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政治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李 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林宗元 中国工程勘察协会王继红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訾剑华 江苏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树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红星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孙进忠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3.
4.
《岩土力学》2009,30(4)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勘察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特殊土、地形与地貌、地下水、不良的地质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原位测试方法、不同类型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前十章附有较全面、较详细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5.
6.
“全国控制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于2005年8月30日~9月1日在天津联合召开了“全国控制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薛禹群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孙雪涛副司长及来自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18个省市水资源管理部门、地质科研院所、部分高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1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讨论会。会议征集论文37篇。会议期间,包括薛禹群院士和王思敬院士在内的,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  相似文献   

7.
8.
国际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新技术研讨会会议时间:2006年8月23~27日会议地点: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会议议题:1、地质灾害勘察、评价新技术与新理论;2、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控新技术;3、长白山地区地质灾害研究;4、矿山地质灾害研究;5、城市地质灾害研究;6、线路工程灾害研究;7、环日本海地质灾害研究;8、其它会议语言:英语会议征文:请采用电子邮件提交论文(用MSWord97以上版本作为附件发送),邮箱地址:nielei@jlu.edu.cn,并在主题栏注明“会议征文”会议费用:注册费人民币1000元(学生减半),食宿费用自理。联系方式:中国吉林省长春市…  相似文献   

9.
10.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大会收入本专题论文70篇,约占大会论文1/3,反映了当今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可将之分为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地质灾害研究(29篇),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地震工程地质(22篇),城市与区域环境地质研究及质量评价(16篇),近海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编图(3篇)。本文对该专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岩土力学》2005,26(11):1765-1765
陈洪江编著 16开600千字380页 平装 估价:36.00元 2005年8月出版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质学报》等国内65种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拟全文收录以下为采集部主任Karen A.Skiba给中国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朱诚教授的来信。Dear Professor Zhu Cheng,First of all,allow me to thank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第一号通知(2005年10月21~24日河南郑州)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与数值模拟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清华大学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会议主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以溪洛渡、小湾、锦屏等为代表的一批300米级高拱坝的建设、设计、面临一系列挑战性的岩石力学工程问题:高拱坝坝基稳定,库岸高边坡稳定,超大规模地下厂房,深埋水工长隧洞等,成为制约工程…  相似文献   

18.
19.
20.
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爆破工程事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十年爆破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爆破及其破岩的科学概念进行了定义,系统阐述了炸药能量特征、岩体介质特征、炸药能量与岩体介质相互作用等决定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指出地质条件是爆破的基础,炸药能量特征必须与岩体介质特征来适应;基于岩体特性及其爆破特征,将自然岩体划分为似均匀连续体和不连续体两类。研究表明,在似均匀连续体中,岩体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受微地形最小抵抗线控制;在不连续体中,受岩体结构特征控制。两者结合,形成了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