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桐柏县老湾金矿带地质物化探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平国  简新玲 《河南地质》1999,17(4):254-262
老湾金矿带是桐柏--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构造蚀变岩型金成矿带,在对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找矿模型及找矿标志,以期望以模型指导找矿,提高矿床研究水平和地质找太效果,通过建立模型及综合找矿评价标志,对矿床 认识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
槐树坪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以缓倾斜构造控矿为主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的缓倾斜层间滑脱断裂构造(带)中。笔者通过系统研究槐树坪金矿床成矿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找矿信息,归纳总结了槐树坪金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及各类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槐树坪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建立槐树坪缓倾斜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对寻找该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江西乐安县相山地区开展地电提取法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研究,得出利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相山地区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利用该综合找矿模型,在外围区开展地电提取找矿预测工作,圈定有利找矿靶区7处。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综合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对银洞坡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综合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进而对矿床、矿带及矿带以外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预测评价。以模型指导找矿,不但提高了物化探理论和矿床研究水平,而且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本文着重介绍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初论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永清  刘红光 《地球科学》2001,26(2):129-134
数字找矿模型是实施数字找矿工程的强有力工具.根据地质异常致矿原理初步论述了数字找矿模型的理论基础; 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信息的特征及其找矿功能; 致矿信息提取、关联、转换与综合以及地质异常数字找矿模型的建立方法.事实上致矿信息提取与综合的过程亦是数字找矿模型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矿区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为基础,用地球电化学信息和低阻、高磁的地球物理异常等信息,结合地球电化学勘查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建立了拉水峡铜镍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并利用找矿模型对拉水峡矿区的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在找矿预测中发现了四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多种方法组合异常。  相似文献   

7.
利用模型区内分散流、岩性、构造、矿产及遥感解译线环构造等资料,应用数学地质方法,建立综合变量找矿模型,对蕉梅地区银铜金矿产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划分出找矿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团结沟金矿外围十三公里区隐伏矿体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团结沟金矿成矿背景与矿区地质的研究,建立了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对团结沟金矿外围十三公里区地质信息、高精度磁测信息、γ能谱信息及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的分析,确定了该区综合找矿信息特征,并进行隐伏金矿体预测。通过对比团结沟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对异常区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出的靶区实施了工程查证,探槽及浅井双双见矿,共获得黄金资源量1.5t。隐伏金矿体预测效果显著,矿区外围有巨大的增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及周边地区有大量新生代玄武岩分布,玄武岩盖层制约了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文章阐述了在乌兰察布市李清地银铅锌矿床外围玄武岩覆盖区综合地质找矿中,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手段,通过典型矿点模型的建立来探讨玄武岩盖层下的赋矿地段,钻探验证获得了较好找矿的效果,发现了3处银多金属矿体和1处石墨矿体,证实了在玄武岩覆盖层下进行综合地质找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津巴布韦北东部Mutawatawa地区Chelsea East金矿床的发现,提出了适合于南部非洲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的多元信息综合找矿方法,即以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为前提,融合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工程验证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找矿过程。实践证明,综合找矿具有经济、快捷和找矿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找矿方法的相互配合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金综合找矿模型,为本地区乃至南部非洲地区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已经积累了大量地质资料,在新的成矿理论指导下,如何使这些资料在新一轮铀资源勘查中发挥最大效能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的构建流程.在研究伊犁盆地南缘512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512铀矿床的多源信息描述模型,从中归纳总结出512式砂岩型铀矿田和铀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依据综合找矿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信息的提取.最后,应用证据权重法综合中比例尺多源成矿信息完成了伊犁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综合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会讯     
我国主要类型金矿综合方法找矿模式研究项目设计审批会于1989年3月20日至27日在北京泰陵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冶金、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部队的五个系统七十余人。会上邹光华、欧阳宗圻、孙文柯、熊光楚、孙焕振等同志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建立物探化探和地质等综合方法找矿模式的意义、建模的原则以及建立地质成矿模式,综合方法找矿模式、建立物理模式和数学模式和开展找矿预测靶区优选的方法与途径等有关问题。会议讨论了找矿模型、找矿模式及典型物化探找矿案例之间的关系。与会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内蒙古杭盖音浑迪地区覆盖严重、找矿信息不明显的情况,在总结前人相关综合信息找矿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分阶段地开展地质填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工作,有效地节约了成本,且钻探验证找矿效果理想,达到了综合找矿的目的。着重介绍该研究区开展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相互认证体系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容矿控矿构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最终建立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常志民  李永才 《地质与勘探》1995,31(4):40-46,39
着重总结了与偏碱性二长杂岩体有关的东坪-后沟式金矿的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特征,根据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类金矿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综合模型及其化探综合找矿模型,为今后找寻此类金矿尤其是隐伏金矿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老和尚帽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控矿因素、遥感及物化探特征的综合分析后认为,矿源层、NWW向次级正断层、燕山期岩浆岩、重磁场歧变带、遥感环带状影像区及Ag衬值异常强度和异常面积的大小都是该区银多金属矿床的很重要的找矿信息。通过分析,确立了综合找矿标志,并采用矿床模型法,依据资源总量进行找矿靶区的定位预测。圈定了七处可供进一步普查的银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矿勘查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基 《江苏地质》2007,31(3):161-164
50年来,我国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历了露头矿到隐伏矿的找矿、从经验找矿到理论指导找矿的过程。在勘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对沉积变质型铁矿提出了向斜控矿模式及斜磁化模型;对接触交代型铁矿提出了"邯邢式"模式和低缓磁异常模型,以及"大冶式"模式和次级磁异常模型;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铁矿提出了"玢岩型"模式及磁异常模型。同时在勘查过程中提出了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的认识。这些勘查理论的建立对我国铁矿勘查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初步统计,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发现了多个超大型和大中型铁矿,新增储量达150亿t以上,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红山式铜铁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魏民 《地球科学》1998,23(2):205-210
云南大红山铜铁矿床为一赋存于古元古代大红山群火山沉积地层的超大型矿床.为加深已知典型矿床的研究程度,并有效地指导新区的找矿工作,在系统的原生晕采样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的概率筛分模型、因子分析及元素组合模型、最优分割法及水平分带模型、标准化丰度法及轴向分带模型,以及多标高联合曲线法及主矿元素Cu的立体变化模型等.用上述模型,配合地质物探综合研究,在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是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短缺形势的必然需要。本章结合地质找矿的实践、学习、思考、研究经历,从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文化和成矿研究等不同方面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质找矿工作是以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和创新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地质找矿信息的收集、提取、研究,建立区域成矿模型、综合找矿模型、矿产勘查模型和矿床模型,在解剖成矿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矿床,实现找矿突破,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已有的传统地质找矿模型建立与应用基础,提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找矿模型构建与预测方法,实现对地质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针对地质找矿模型构建与预测的需求,结合数据清洗理论,对传统地质找矿模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建立地质找矿知识库,为深度学习算法提供训练数据。通过分类算法研究,综合对比结果的准确率与分类所用时间,最终选用RNN分类算法对找矿概念模型进行分类。在建立研究区找矿模型中,通过关键词与控矿要素完成模型匹配,利用模型计算对模型匹配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区域地质找矿模型的构建与矿产资源的预测评价和分析。以大水金矿为例,快速准确地实现了找矿模型的构建,有效地对矿产资源预测工作提供了指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仁达坝银铅锌多金属矿是中国目前少有的大型内生矿床之一,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矿床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区域上为Ag异常地球化学省,1/5万化探具有Ag、Pb、Zn、W、Sn、AS、Sb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地球物理上表现出高极化率、低电阻率及△T磁异常特征.通过对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综合异常找矿模型,即成矿地质环境(断裂、岩浆岩和矿体)+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实现了单一方法的异常标志到综合异常模式找矿的跨越.该找矿模型的建立对大兴安岭西坡严重覆盖区及其它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