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籍更新是现代地籍的生命所在。宗地拓扑关系的影响,使目前地籍数据库的人工交互更新方式存在编辑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易产生错误、难以保证空间数据一致性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拓扑关系判断、拓扑构建、地籍要素变化类型判断和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以实际空间数据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地籍空间要素自动重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欧拉数的地籍拓扑关系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籍实体间的空间拓扑关系是地籍信息系统时空数据组织与查询、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空间数据更新处理等的基础,然而现有拓扑关系模型在计算地籍实体间的拓扑关系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整体交/差和欧拉数的地籍实体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其将目标看作一个整体,用目标整体间∩(交)、\(差)两个集合操作的结果来区分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结果的取值包括内容、维数和欧拉数三个拓扑不变量。研究工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拓扑关系模型克服了现有拓扑关系模型在描述地籍实体间拓扑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其已成功地应用到地籍空间数据更新处理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规则的地籍数据拓扑关系高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地籍空间数据库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地籍要素拓扑关系进行了具体描述,提出了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TRVR)。采用ArcEngine组件库,研制了地籍数据检测软件LR_Checker。经大量地籍数据的测试表明,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可明显提高数据检查效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检查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数据的质量,使更新测量的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原有数据融合。基于VB6.0,从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完备性等特性对空间数据进行检查。设计了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程序,实现计算机自动检查空间数据质量,通过介绍的方法,可以准确定位出地籍更新测量的空间数据错误,并提示如何进行修改。空间数据质量检查中关键是拓扑关系检查,拓扑关系是否正确关系到GIS建库质量和GIS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拓扑关系的地籍数据库增量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晓光 《测绘学报》2005,34(4):372-372
地籍数据库更新是现代地籍的生命所在,是地籍、地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地块拓扑关系的影响,目前地籍数据库的人工交互更新操作方式存在编辑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产生错误难以保证空间数据一致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籍空间实体及其时空拓扑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地籍实体及其静态空间关系的推导出发,讨论了地籍变更的几种类型,创造性地应用地籍实体变更事件驱动地籍空间实体及其拓扑关系的变更,并把地籍变更情况下时空发生的变化归结为碎分和复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史云飞  贺彪 《测绘科学》2013,38(2):12-14,2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于表达三维地籍的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并分别在概念层次和实现层次给出了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概念模型分为3层:要素层、几何层和拓扑层。要素层用于表述地籍管理对象,几何层用于描述实体的几何形态,拓扑层用于表达实体间的拓扑关系。在概念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对应的逻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事件信息反映了地籍要素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变化信息共同构成增量信息.针对目前增量信息变化检测方法尚未实现事件信息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事件信息的地籍数据库增量更新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继承关系”、“拓扑关系”与“属性关系”三个因素作为前提条件,建立了地籍要素事件知识规则库,并在检测变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三...  相似文献   

9.
市县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毅靖 《测绘科学》2007,32(Z1):70-73
系统地论述了市、县两级管理模式下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法,提出了"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应用"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及围绕该总体设计思路如何在市、县两级管理体系中合理部署城镇地籍空间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具体方案。文章阐明了如何运用成熟的GIS平台和工作流技术来实现城镇地籍管理过程中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土地登记发证、审批等业务要求,详细描述了包括数据采集、建库、输入输出、更新等环节基于GIS的城镇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和方法,以及基于城镇地籍空间数据库如何搭建城镇地籍业务审批系统的方法。最后,以广安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来阐述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系统中的功能设定,通过剖析广安市城镇地籍数据的管理、业务审批与具体实现方法,进一步说明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鲁磊  张红波 《测绘通报》2012,(Z1):588-592
空间数据是涉及对象空间特性的复杂数据,对其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判断在空间数据建模、查询、分析、推理、更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基于OpenGIS标准的GIS分析与操作类库Topology Suite(TS)。利用TS所提供的空间拓扑关系操作功能,实现了点集拓扑理论九交模型所描述的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计算机环境的判断;设计了空间查询语言。基于.NET编程平台,实现基于Topology Suite的空间数据的拓扑查询功能。最后以实例证明了系统的可执行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1.
地籍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趋势使得它必须要求地籍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现势性,包括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最大限度反映城市地籍权属现状、提供全面综合、准确的地籍数据。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土地变更也越来越频繁,更加突显了地籍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中动态机制的重要性。本文以张家界市地籍建库项目为平台,以建库过程中对于地籍数据更新处理的技术方案为依托,概述了在这个工程中所采用的地籍数据更新的动态机制。满足了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中建立高效、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更新系统的要求,保证了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空间数据增量更新中拓扑冲突的检测效率,针对道路网数据,首先分析了增量要素进行更新时可能产生的拓扑冲突的类型和特点,运用规则格网进行邻近区域的表达;然后使用5元组模型描述增量要素与邻近区域要素间的拓扑关系,与设定的拓扑冲突表达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拓扑冲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道路网数据增量更新中的拓扑冲突的类型区分准确全面,检测效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建立了从地籍数据采集,到数据检查、编辑、入库、更新、维护等一套标准化、制度化、自动化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采用关系型图属一体化空间数据库来储存、管理大城市的地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采用分片空间索引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与速度之间的矛盾;办公自动化中应用WEBGIS技术直接查询相应的空间图形和属性,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检索效率;开发建成了网络化、完整、不断维护更新的自动化地籍管理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4.
潘雅辉  冯杭建  李伟 《测绘科学》2007,32(6):116-119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检测效率,实现要素类拓扑关系的智能检测,在分析详查要素拓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并采用GIS开发平台ArcEngine,基于RSTT质检模型,研制了空间数据质检系统LR_Checker。经大量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的测试表明,采用LR_Checker可显著提高数据检测效率,通过规则的逻辑组合,不仅实现要素类内拓扑关系检测,还支持不同要素类间拓扑关系检测。证明了基于拓扑规则的拓扑关系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GIS的二次调查地籍图形拓扑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二次调查地籍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地籍空间数据检查效率,在分析二次调查地籍建库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ArcGIS对地籍图形进行拓扑检测,并通过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周晓光  陈军  蒋捷  朱建军 《测绘学报》2003,32(4):356-361
地籍的核心是地块,地块间存在着多种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这些关系是地籍数据更新、信息查询与分析的基础。一个地块可看做2维欧氏空间中的一个面域,但目前对于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的描述方法非常有限,不能区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一个大地块中包围一个小地块的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在Egenhofer等提出的包含空洞的两个面域间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的双四元交模型(Double 4I,简称为D-4I模型),其特点是用两个四元组矩阵来描述最多包含一个复合地块的两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用D-4I模型推导了一个简单地块和一个复合地块间的拓扑关系类型,共描述了31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并总结了在地籍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和数据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种常见的两个地块间空间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区分澄清了地籍地块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类型,为地籍数据更新操作、地籍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信息查询与分析推理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汪斌 《北京测绘》2014,(6):52-54
地籍数据库更新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保存和组织历史地籍数据,以便于对历史地籍数据的查询与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地籍数据库更新系统模型,据此设计了现势库和历史库相应的数据结构;同时根据时空拓扑关系分析,本文扩展对历史地籍数据的查询类型。  相似文献   

18.
陈楠  张标 《测绘通报》2020,(11):99-103
针对异构矢量数据相互转换时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一致性维护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拓扑关系自适应更新的方法。在分析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其空间变化引起的拓扑关系变化,并以变化后的拓扑关系合理性为判断依据,提出地理要素相应的拓扑关系自适应策略。将理论研究进行工程化应用,先将地理要素的拓扑关系自适应策略转化为可编辑的XML文档,然后采用ArcGIS Add-in方式开发插件工具,实现了更新DLG数据时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的自适应更新,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一种GIS平台SICAD/Open,详细描述了SICAD/Open空间拓扑结构,给出了基于SICAD/Open空间拓扑结构的地籍空间实体图形变更处理方法,为在地籍信息系统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地籍空间实体图形变更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文中描述的处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地籍信息系统用户对地籍信息的需求,探讨了地籍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和空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並设计了一种地籍信息库模型,供正在设计县(市)级地籍信息系统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