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乌贼墨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科学家证实“乌贼墨含有抗癌物质”以后,一向被视作废弃物的乌贼墨立刻身价百倍,现在它已成为日本开发生产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乌贼墨的主要成分是真黑素与蛋白质结合的黑素蛋白、略氨酸的聚合物、水和脂肪,这些组分大多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乌贼墨对光、热、pH均非常稳定,高压加热杀菌也不会褪色。  相似文献   

2.
欢休 《海洋世界》2013,(4):32-33
乌贼本名乌鲗,俗称乌贼,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其实乌贼并不是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是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乌贼体内有一个墨囊,囊内储藏着能分泌天然墨汁的墨腺,在遇敌害或危急时,墨囊收缩,射出墨汁,自己便  相似文献   

3.
正巨型乌贼,又称大王乌贼、首席乌贼、霸王乌贼,为世界上存活的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软体动物头足类乌贼目中最大的一类。最初,科学界并不太清楚巨型乌贼是否属于软体动物门。如果是这样,那么鼻涕虫、蜗牛、贝壳就要算作是巨型乌贼的近亲了。只是与这3门亲戚不同的是,乌贼是海洋生物,有一个由3颗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和一个进化得很好的大脑,所以它被归入软体动物门下的头足纲,在这一纲里还有墨鱼、章鱼、鹦鹉海螺等。  相似文献   

4.
乌贼是重要海洋水产资源之一,开展视觉生理研究是光诱乌贼渔业提出的迫切课题。又因头足类眼在构造上处于脊椎动物眼的过渡阶段,所以这种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六十年代初对乌贼适应性问题开始研究。和(1962)以乌贼为  相似文献   

5.
漫话乌贼     
墨鱼是人们常吃的海鲜,可好端端的美食,何以冠以“乌贼”的恶名?据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云:“世号墨鱼为乌贼,何以独得贼名?盖其腹中之墨可写伪契卷,宛斯如新,过半年则淡然如无字,狡黠者以为骗诈之谋,故谥曰‘贼’云。”清人笔记也曾载:相传同治年间,有戚某向一何姓广东番禹人借钱,立下单据,年终归还,谁知过了除夕,不见还钱,便上门索债,戚某抵赖.何某想打官司,但找出借据一看,连呼上当,原来戚某写借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海区2000年和2001年底拖网调查所获取的乌贼渔获物组成、各种类出现频率、分布站点和质量资料,分析了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结构和优势种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东海区经济乌贼类优势种较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已替代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成为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为东海区重要的捕捞对象,目前乌贼渔获组成结构相对稳定;经济乌贼类集群已由春季变为秋冬季,密集分布区由近海浅水区变为外海深水区,但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的地理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DNA条形码研究中国枪乌贼和鸢乌贼的食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枪乌贼(Uroteuthis chinensis)和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作为中国南海头足类的关键种,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与能量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其摄食生态的研究将对海洋食物网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胃含物分析法难以准确鉴定糜状饵料生物的组成, 本研究利用DNA条码技术, 针对中国枪乌贼和鸢乌贼不可辨认的食物糜提取组织DNA, 选用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COI)作为分子标记, 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分析, 并使用GMYC(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模型进行物种界定和构建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成功鉴定出中国枪乌贼饵料物种有13种, 鸢乌贼饵料物种有8种, 共20种(其中1种为共有饵料)。比较发现, 汕头-台湾浅滩渔场的中国枪乌贼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 而南海中部海域鸢乌贼则主要摄食鱼类和头足类。两物种均存在同类相食现象, 但鸢乌贼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1980年南海水产研究所调查船在南海200—5,000米深海区拖网试捕中采获一些少见的头足类。经鉴定,共发现5科6属6种。在中国海首次记录的有:帆乌贼科的相模帆乌贼Histioteuthis dofleini(Pfeffer),蛸乌贼科的阔鳍乌贼Taningia danae Joubin,爪乌贼科的爪乌贼Onychoteuthis banksii(Lea-ch),十字蛸科的烟灰蛸Grimpoteuthis um-bellata(Fischer)。柔鱼科的枪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 (Lesueur)和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Lesson)首次在我国深海区采获。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及邻近水域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和季节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告了胶州湾及邻近水域曼氏无针乌贼的生长和季节分布的调查结果。所用材料为1980年8月-1981年7月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曼氏无针乌贼是5月上旬进入胶州湾生殖洄游,乌贼在胶州湾生长很快,8,9月间日增长量可达1.13mm。整个胶州湾均为曼氏无针乌贼的产物卵场。11月曼氏无针乌贼离开胶州湾,开始越冬洄游。  相似文献   

10.
贝类动物约有11万多种,是动物界中第二大门类,仅次于节肢动物。它们因身体柔软被称为软体动物,又因多具贝壳而被称为贝类。除头足类等少数种类外,贝类的活动能力都相当微弱,难以快速运动来逃避敌害。那么它们是如何御敌的呢?下面的几种方式,便是贝类保护自身的鲜招。喷墨:除鹦鹉贝、须蛸和章鱼外,头足类体内通常都有墨囊,内具墨腺,遇敌时可放墨御敌。如乌贼遇敌时,首先处于紧张状态,周  相似文献   

11.
郑宗明 《海洋世界》2005,(11):33-34
巨型乌贼是深海中最神秘的动物之一,但是一位日本科学家在2005年9月底谈到,他们拍摄到了首张活体巨型乌贼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它比人们以前想象的更为活跃。迄今为止,人们对这种体长最长达18米的动物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已死亡的或是垂死的乌贼个体,这些乌贼不是被海浪冲到岸上的就是无意间被商业渔船捕获的。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洼寺恒己(TsunemiKubodera)和东京小笠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动鱿钓(AJ)和灯光罩网(LAFN)定点采样,对南沙群岛北部海域(12—16°N,112—116°E)鸢乌贼生长、繁殖、摄食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灯光罩网渔获中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65—231mm,体质量范围为6—580g;自动鱿钓鸢乌贼胴长范围为108—215mm,体质量范围为38—400g。自动鱿钓和灯光罩网鸢乌贼雌雄性比分别为32.0和1.4。南沙鸢乌贼雌性个体出现两个性腺发育高峰期,即101—120mm与161mm以上胴长组,4—7月为繁殖高峰期。鸢乌贼以大眼标灯鱼、尖头燕鳐等中上层鱼类为主,还摄食同类以及钩腕乌贼属等其它头足类及少数蟹类,雌雄个体摄食强度随胴长增加而增加。自动鱿钓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38pc/(line·h),平均值为12pc/(line·h);而灯光罩网CPUE为15—50kg/net,平均值为35.7kg/net。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营养生态学研究价值,灯光罩网是开展南海鸢乌贼渔业资源研究的较佳采样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乌贼的肉洁白如玉,又鲜又嫩,营养非常丰富,每100克鲜乌贼含蛋白质17克、脂肪1.7克,钙85毫克、磷198毫克、铁1.1毫克,发热量85千卡。乌贼同时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乌贼骨,中药名叫海缥峭,是收敛止血、固精止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和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时期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卵巢成熟系数(GSI)、生物学体型及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关系。结果表明,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GSI在4月份达到最高(9.51%±7.23%),相比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初,自然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性腺发育提前,且生殖期延长。20世纪80年代初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体型、怀卵量及个体生殖力均大于60年代初和自然海域曼氏无针乌贼,同时曼氏无针乌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物学体型、怀卵量及个体生殖力增大。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的个体生殖力均随着胴长(ML)、体质量(W)、卵巢质量(WO)、GSI这些指标的增大而增大,除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与ML为密切正相关外,个体生殖力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O是影响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个体生殖力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年龄和生长速度等参数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基础。鸢乌贼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为研究鸢乌贼的日龄和生长, 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9月灯光罩网作业方式采集的南海鸢乌贼样本, 通过耳石微结构研究南海鸢乌贼不同种群、性别间的日龄组成和生长的差异, 结果表明: 1) 鸢乌贼中型群日龄范围48~125d, 优势日龄61~80d, 雌雄个体日龄组成差异显著; 微型群日龄范围44~95d, 优势日龄51~70d, 雌雄个体日龄组成差异极显著。2) 鸢乌贼中型群孵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 1月和7—8月为孵化高峰期; 微型群孵化时间为2016年6—10月和12月至翌年2月, 1月和8月为孵化高峰期。3) 中型群雌雄胴长、体质量与日龄分别符合对数和线性关系; 微型群雌雄胴长与日龄分别符合对数和Logistic关系, 而体质量与日龄符合Logistic关系。4) 南海鸢乌贼微型群生长速度大于中型群, 微型群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大于雌性, 而中型群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小于雌性。通过对耳石生长纹的分析, 了解鸢乌贼的日龄组成、推算孵化时间、选出合适的生长方程及估算生长速度, 为渔业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观察了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习性,比较了不同产卵附着物的附卵效果,选择典型产卵场(中街山列岛海区)进行附着物的调查。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有较高等复杂的性行为,有显著的求偶、争偶及雌雄搏斗现象,乌贼交配对其它乌贼交配有诱导作用;乌贼对附卵基有严格选择,没有充足适宜的附卵基,不仅使乌贼产卵时间延迟、数量减少,而且易被水流冲散、沉入底部致受精卵大量死亡,是影响乌贼繁衍的重要因素;附卵基附卵效果依次为聚乙烯(PE)绳、聚丙烯(PP)绳、钢筋、竹子、木头,颜色依次为黑色、蓝色、红色、黄色,形状依次为圆柱体、正三棱柱体、正长方体、扁长方体,粗度以直径0.25—0.50cm为宜,此外附卵基间应有适当空隙;目前,中街山列岛海区柳珊瑚(Plexaauraa sp.)生物量为0.15—0.64棵/m2,平均生物量为0.32棵/m2,资源数量趋于恢复,但远不能适应乌贼资源修复需要。增殖放流试验表明,修复乌贼资源的可能性很大,但在加大增殖放流工作的同时,必须尽快开展产卵场生态环境修复尤其是产卵附着物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5年8—10月开展的4次金乌贼跟踪回捕调查,对灵山湾及胶南近海金乌贼的生长、分布、资源密度及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显示:在金乌贼群体资源生物量密度和尾数密度方面,8月28日平均生物量和尾数最低,10月4日平均尾数密度最高,10月26日平均生物量最高,且灵山岛西南海域的相对资源密度显著高于灵山湾海域,各航次幼乌贼出现频率均为100%;伴随幼乌贼的生长,资源高密度区由灵山湾向灵山岛西南海域的深水区逐步偏移。调查期间幼乌贼生长迅速,胴长(ML)总平均增长率为0.46mm/d,体重(TW)总平均增长率为0.46g/d,胴长-体重关系式为TW=8.0×10~(-4) ML~(2.6642),胴长、体重与日龄均呈S型曲线关系。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随机抽测的4个航次共288只回捕个体中,有14只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可找到与其对应的亲本,判定为放流苗种,占随机抽测的回捕个体的比例约4.86%,放流初期金乌贼增殖效果显著。本研究为金乌贼增殖放流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放流后金乌贼资源的科学养护、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金乌贼增殖放流管理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在黄渤海的结群生殖和洄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金乌贼是一种严格的洄游性动物。其洄游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于生殖和卵子发育的场所。据此,金乌贼的洄游乃是生殖洄游。 二、由于受着洄游方式的规定,金乌贼全年内的生活共分为四个时期,即:成体由越冬场向产卵场的洄游期,成体在黄渤海沿岸的结群期,新一代幼体自产卵场向越冬场的洄游期和幼体在越冬场内的生长发育期。 三、金乌贼在我国黄渤海沿岸结群的地区很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山东岚山头。其结群开始时间在不同地区容有差别,但就—地来说,却相当恒定。 四、通过标志放流和野外观察证实了:金乌贼在结群期不但有留恋产卵场而不离岸的情况,同时还有喜欢入笼产卵的习性。 五、就初步分析,沿岸风向、盐度和水温等自然条件的变化,都对金乌贼的结群起有一定影响。沿岸地貌条件特别对结群历时有显著的影响。 六、从结群开始到结束,金乌贼的平均体重、体长和体围有逐渐减小的现象。以胶州湾为例,结群结束时期的平均体重尚不及其开始时期平均体重的一半。 七、在历年结群时期,金乌贼雌雄比例并不是恒定的,有时两者非常接近,有时雄多雌少。雌体过多于雄体的现象,在胶州湾内尚未发现。 八、金乌贼雌雄个体的交配,不但持续于整个结群期,并且在一日内也是很频繁的。在几个个体同在一起的情形下,它们,特别是雄  相似文献   

1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2,(5):F0002-F0002
荧光乌贼 荧光乌贼通常只有7厘米长,发光团位于触手末端。其最神奇的用途,是利用生物光进行伪装,使自己和周围幽蓝的海水融为一体,在猎物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一击致命。  相似文献   

20.
养殖条件下的性早熟、个体小型化是影响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的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养殖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性早熟的可能因素,本文探讨了3种不同光照周期(23D:1L;12D:12L;1D:23L)对其繁殖性能及个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对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性能总体影响不大,除长光照周期(1D:23L)下,睾酮(T)、雌二醇(E2)等激素水平有较显著的降低外(P0.05),光照对乌贼繁殖时间、性腺重及性腺发育指数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但光照周期对曼氏无针乌贼生长却有明显影响,在胴长、体重、瞬时生长率(IGR)及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上均呈现出短光照组中光照组长光照的趋势。短光照组雌乌贼在体重、瞬时生长率和肥满度,雄乌贼在胴长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长光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可作为影响曼氏无针乌贼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养殖条件优化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