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石灰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工作,最惹人注意的是喀斯特溶洞问题;在水平方向上,溶洞与溶洞之间,通过岩层中的裂隙造成溶洞裂隙带,这种溶洞裂隙带是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形成的;若仔细的研究,对于解释主要透水层或主要含水层的所在位置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水文地质勘查时应往意分析溶洞的成因,推论溶洞裂隙带的位置,以便于指导以后水文地 相似文献
3.
4.
传统上认为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向陶统娄山关组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但笔者新近研究发现,其顶、底均为古岩溶不整合面,并有大量颗粒(鲕、豆、核形石)白支岩和藻纹层白云岩夹层,还有许多鸟眼构造、叠层石横行、交错层帐蓬构造存在。据其重向组合规律,将娄山关组分为三段。认为娄山关组由7个三级层序组成,层序界面为古岩溶不整合面或暴露带,每个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 相似文献
5.
6.
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1]中Ⅲ、Ⅳ类岩体条件,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法,对岩溶地区扩大基础下椭球状溶洞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溶洞顶板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研究,得出在两种岩体条件下不同溶洞跨度和顶板厚度时溶洞顶板的极限承载力,绘出了溶洞跨度、顶板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联合影响曲面。溶洞顶板的极限承载力随溶洞跨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溶洞顶板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Ⅳ类岩体的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仅为Ⅲ类岩体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徐颖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4,(2):194-199
结合塔河油田溶洞型储层的特点,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溶洞绕射波的波场特征,深入探讨了溶洞成像纵向、横向分辨率的本质,定量分析了信噪比对溶洞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图像分辨率的概念及意义。研究表明:①溶洞的绕射波尾巴长,要选取较大的偏移孔径才能使绕射波能量得到较好的收敛;②溶洞较小时串珠远大于溶洞真实大小,随溶洞尺度增大串珠逐渐接近于溶洞真实大小;③纵向上不同高度的溶洞,如果连续地排在一起,实际上类似于一楔形体,其振幅变化呈调谐曲线;④传统的菲涅耳带半径不宜作为成像横向分辨率的评价参数,溶洞横向、纵向分辨率以λ大小为宜;⑤成像信噪比的改善趋势与炮集信噪比成反比,低信噪比资料成像处理后,溶洞的可识别度能得到明显提高;⑥要重视计算机图像分辨率的概念,注意高密度勘探最佳道距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云南省的溶洞数量多分布广,但过去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对溶洞资源的分布及价值不清。1987年初,我站协助省建委城建处进行全省溶洞景观调查,笔者参加了该项工作,现就两年来的调查成果简要综述成此文。 (一)溶洞景观的分布及形成条件溶洞主要是岩溶作用的产物。云南省碳酸盐岩分布面积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尚有部份隐伏于深部。这就成为溶洞发育良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三队某矿区是多金属矿床,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蚀变强烈,裂隙、节理发育。在钻探施工中出现坍塌、掉块、涌水、漏失等复杂情况。如20—6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