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干强  任青云  罗辉  刘振东 《岩土力学》2011,32(12):3768-377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国内外地下矿山广泛采用的采矿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凿岩、装药以及出矿设备的制约,国内矿山大多采用小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所产生的地压问题十分严重,开采效率低。近年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朝着增大采场结构参数的方向发展,不但有利于改善采场稳定性,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开展采场稳定性分析有利于实现安全、高效开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10 m×10 m、15 m×15 m、15 m×20 m共3种不同结构参数的崩落法采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两个不同过程的巷道顶板竖直位移、主应力进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路开挖时15 m× 20 m 与10 m×10 m的结构参数相比较,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降低了20.1%,最小主应力下降了约18.8%;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竖直位移、主应力值都比进路开挖时小,采场地压得到改善;进路开挖与矿石回采过程巷道顶板的竖直位移和主应力值都随着结构参数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大结构参数能更好地改善采场地压,增强采场稳定性,采用大结构参数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赋存于厚大白云岩层中的赤铁矿、褐铁矿细脉浸染型锡矿,是本矿占相当储量的一类矿体。这种矿石虽然较贫,但因其规模大、可选性较好,而且又分布在上部,所以是矿山首先开采的对象。但近几年来,采下的矿石品位往往甚低。以1号矿体为例:它曾以钻探为主进行了地质勘探和基建勘探,并分别计算了C_1和C_2级储量。后来,在生产勘探中又按25米×25米和8米×8~12.5米的坑探资料计算了B+C_1级储量。在矿体中部,用分段崩落法进行了开采。这里地质  相似文献   

3.
马坑铁矿位于政和一大埔深断裂西侧加里东褶皱带永梅凹陷东部、龙章复向斜次级火山沉积断陷盆地内,矿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下统一二叠系下统。经畲组为主矿体赋存层位。主矿体呈层状,产状与围岩一致,同步褶皱。矿石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底部为石英磁铁矿矿石(QMt)、中部为阳起石磁铁矿矿石(Act Mt),上部为透辉石磁铁矿矿石(Di Mt)。顶部为石榴石磁铁矿矿石(Ga Mt)。顶板为大理岩、安山玄武岩和角岩;底板为各种角岩和凝灰岩等。矿体中夹层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安山玄武岩和硅质岩、碧玉团块。  相似文献   

4.
曹帅  杜翠凤  母昌平  雷远坤 《岩土力学》2015,36(6):1737-1743
基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现场统计对井下矿体及围岩进行了节理调查分析,利用Surpac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并进行剖分,最终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模型(UDEC),研究不同水平矿体开采时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冒落形式,记录并分析矿体开采过程中岩石移动角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法开采-430~-500 m矿体时,采空区最大位移为205.6 cm,小于崩落法的215.2 cm;对比充填法和崩落法新副井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值发现,充填法地表倾斜率为0.56 mm/m,小于崩落法的1.22 mm/m,水平变形率为1.03 mm/m,小于崩落法的1.31 mm/m,对于控制新副井沉降和地表移动具有良好效果。在崩落法开采时覆岩移动存在一定间歇性和跳跃性,冒落过程中可能形成自稳平衡拱,从而形成隐伏采空区。根据实际监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在同一水平开采时间较长时,移动角减小速率呈跳跃性非均匀变化,表现为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的循环过程,进一步验证了自稳平衡拱和隐伏采空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顶板诱导崩落模式选择时变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顶板诱导崩落是一种新的空区处理技术,其实施效果与诱导崩落施工路径、方法和顺序有关,同时矿岩体作为一种弹塑性体,具有非线性时变力学特征。运用时变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顶板诱导崩落的时变力学有限元基本方程。针对大厂铜坑矿92号矿体试验采场的地质特征,构建了顶板诱导崩落的时变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多步骤开挖模拟两种不同顶板诱导崩落模式,研究两种不同工序的顶板塑性区发展、东西预裂与崩顶硐室的位移及其安全系数,分析了其对采场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先预裂后崩顶的顶板诱导崩落模式有利于顶板崩落诱导,并综合考虑诱导崩落效果与作业安全,建议采用先预裂爆破后强制崩顶的微差爆破一次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6.
北京山区泥石流降雨特征分析及降雨预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北京山区近几十年的泥石流活动特点,阐述了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及活动强度与降雨之间的关系,认为,泥石流集中暴发区为大暴雨笼置空间所控制,发生时间多取决于一场大暴雨过程中高雨强出现之时;发生的数量与规模既决定于降雨的空间又取于降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下石炭统香山组(C_1x)通过对矿区深部铅锌矿石、辉绿岩、炭质灰岩(矿体顶板)、碳酸盐化灰岩(矿体底板和重晶石、燧石等典型岩矿石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研究,以及对矿石中Zn含量与Pb+Zn总量之比分析研究,均表明其特征与海底喷气沉积型铅锌矿床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选取一个含金采样剖面,对旧房梁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旧房梁金矿床产于陕西勉略宁三角地区中新元古界碧口群,矿体的分布和产状受地层岩性和韧性剪切带的强烈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绿岩型金矿床。对矿石及其顶底板围岩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表明:与Au含量正相关性较好的元素有Ag、Hg、Bi、Mo;在成矿过程中,矿石和围岩的Al_2O_3、TFe_2O_3及高场强元素含量较稳定;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在矿石及矿体底板围岩中相对亏损,在矿体顶板围岩中富集;亲硫元素含量表现较为复杂,Pb含量在矿体顶板围岩及氧化矿石中富集,Mo、Hg含量在矿石中普遍升高;同时伴随岩石质量的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矿石及近矿围岩相对于远矿围岩具有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的特征。上述特征均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高温还原性的特点。结合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等特征,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碧口群地层有关,其成矿过程可能与澄江期在区内广泛形成的NNE向韧性剪切变形有关,构造矿化蚀变对围岩物质组分具一定继承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麻田磷矿,位于长沙市西约35Km望城县境内;它是一个全国小而富的矿床。其矿床成因,十多年来争论未休;弄清矿床成因,对于普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矿床特征入手,着重分析矿石的物质成分,并与典型沉积磷矿床对比进行矿床成因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床成因模式。 1 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1.1矿体形态、产状,矿体的赋存部位区内已发现矿体三个。主矿体,平面上呈大的透镜状,剖面上呈不规则的楔形,赋存在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之间的破碎带中;矿体底板的围岩为灯影组角砾状硅质岩,顶板围岩为小烟溪组黑色页岩;矿体近于东西走向,倾向南,倾角42°~85°。剖面上上部大而陡,下部  相似文献   

10.
玉国进 《岩土力学》1989,10(1):31-41
符山铁矿四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近年来相继发生四次大面积地压活动。本文介绍了采用岩体声发射监测仪、收敛计等多种手段,探索地压显现规律。在此基础上,相应地采用斜线回采工作线,改善联巷受力条件等地压控制措施及适当的巷道支护方式,使矿山地压活动得到了控制,实现了有计划地连续性生产,采场矿石回采率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地质力学分析的方法,以金山店铁矿东区-340 m和-410 m阶段运输巷为研究背景,开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断层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影响区内的断层破碎带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围岩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巷道顶板垮塌、顶板非对称下沉变形、巷道围岩内挤变形引起的片帮或剥落、巷帮水平张拉裂缝等等模式;-340m阶段运输巷所在的断层破碎带F4位于矿体开采引起移动变形区域,岩体移动变形引起的水平应力释放导致断层破碎带F4与近矿角页岩A2分界面出现错动台阶;-340 m阶段运输巷变形与破坏机制矿体开采,引起巷道围岩向采空区方向移动变形和开采诱发的断层破碎带滑移活化直接造成顶板沿陡倾结构面垮塌两部分,-410m阶段运输巷变形与破坏机制是受开采诱发的-340 m水平及以上断层破碎带岩体下滑活化引起的挤压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矿产地质取样,是矿山地质的基础工作之一,其目的在于确定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化学特性及质量,是矿产工业评价、矿体圈定和开采质量、矿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矿产地质取样,依其在矿山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地质取样-查明矿石质量及伴生组分的变化规律,精确圈定矿体,为开采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开采取样-查明开采矿石质量,精确圈定矿体可采范围,为指导开采、合理配矿和进行开采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1.刻槽法是矿山的主要取样方法.刻  相似文献   

13.
前震旦系碧口群层控黄铁矿型铜金矿的一些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口群黄铁矿型铜金矿床产于前震旦纪古蛇绿岩套中.矿体受一定层位控制,分段集中,成群分布;赋存于基性火山岩及其凝灰岩向沉积碎屑岩过渡的部位,与透镜状含碧玉的磁(赤)铁矿石英岩密切相关,与围岩整合.矿体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度.矿石以铜金为主,含一定量的钴、银和微量锌.  相似文献   

14.
湘东(北)冷家溪群Au含量较高,是上部陆壳丰度的1.39倍;地层中的Au主要以硫化物相和有机相等易活动形式存在;地层中的Au呈偏峰和多峰分布,存在后期地质作用的叠加;矿体两侧存在较宽的Au负异常带;矿石、蚀变围岩、正常围岩稀土配分模式高度一致;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与地层的十分接近.故认为冷家溪群为金的矿源层,可为金的成矿提供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床的近矿围岩,富集体,矿石和矿石矿物中放射性元素与贵金属元素的相互关系,产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的4个矿床实例,表明矿体上部的产有大量有色金属硫化物的部位有铀富集的特点,在这些矿床中,蚀变围岩的铀,钍含量往往要高于矿体中的铀,钍含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陵二号煤矿充水因素的分析,结合矿井实际涌水量,认为矿井在开采延安组2号煤层时,延安组中部含水层为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直罗组下段含水层为矿井主要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上部的洛河组砂岩水是矿井井筒充水的主要水源,也是矿井充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为开采沉陷裂隙,充水方式为顶板进水。最后指出,该矿井开采2号煤层的最大隐患是直罗组下段砂岩顶板突水和井筒洛河组砂岩涌水。  相似文献   

17.
马城铁矿上覆厚大第四系强含水体,属大水矿床,采场顶板稳定将是矿床开采的关键.本文采用FLAC3D对马城铁矿上向分层充填法方案的不同间距的点柱和不同厚度的顶板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Ⅲ号薄矿体顶板比Ⅱ号厚大矿体顶板稳定好,Ⅲ号薄矿体预留厚度宜采用15m,Ⅱ号厚大矿体顶板预留厚度以30m为宜.  相似文献   

18.
该成矿带位于北祁连加里东优地槽的东南缘。这里是向南俯冲敛合板块残留的岛弧。根据大地构造环境,伴生的岩石类型,矿床沉积时间短、地层狭窄,受两组相交断裂控制的火山机构制约,蚀变带比较完整,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分带特征,硫同位素组成,矿物包裹体特征、成分、温度,矿床与围岩年龄等,本矿区均可与日本黑矿对比。矿石与围岩变质程度接近,含矿层上部层位见有火山矿石角砾,矿体和不纯大理岩接触见不到交代现象,小铁山矿体上部无化探异常,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为该类矿床提供了新的依据。块状矿体应是海底火山—喷气沉积成因,围绕块状矿体的细脉浸染状矿体,应属变质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9.
赵兴东  唐春安  田军 《岩土力学》2007,28(4):659-662
鲁中小官庄铁矿由于埋藏深、地压大、矿体倾角比较缓、矿岩破碎,是国内有名的难采矿山之一。进路开挖以后支护巷道破坏严重,其围岩变形为无收敛变形,也是国内支护较难的矿山之一。针对小官庄铁矿情况,为掌握其地压活动规律,应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模拟其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开挖过程,对进路开挖过程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进行数值分析。发现随着进路开挖,导致进路出现片帮、底鼓、顶板下沉等现象,并且在矿岩接触带出现高应力集中,导致两进路之间的间柱破坏严重,并随着进路开挖应力逐步向新开挖两进路之间的间柱转移,开挖顺序造成边界矿体出现高应力集中,导致边界矿体难采。数值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进路的开挖顺序是导致小官庄铁矿进路围岩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库捷尔泰矿床是典型的水成铀矿床,赋矿主岩为砂岩,矿体呈卷状,两翼矿石局部地段难以开采,因此开采评价时,必须区分矿体与围岩的渗透性,以确定开采有利地段,便于确定开采方法及布置开采工程.本文从该区A号勘探线含水层渗透性测试结果入手,对整个含水层各细层逐一解剖,划分出该勘探线开采有利地段,为地浸法开采铀矿资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