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JOPENS数据处理系统,利用C#和MySQL数据库技术,设计软件实现地震速报和地震目录数据服务功能。利用该软件,实现地震速报信息实时监控和采集,建立北京市地震局地震速报数据库,实现北京及首都圈地区最新地震速报数据获取和地图显示,并自动生成地震速报卡;统计强震后发生的余震,自动生成余震报告;综合检索地震目录数据库,实现查询结果的图形化显示。  相似文献   

2.
潘海生 《华南地震》1994,14(2):44-48
新丰江地震目录数据库录入了1960—1969年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目录共计31300条。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震中位置由直角座标转换为用经纬度表示,具有地震目录检索和统计2大功能,并针对新丰江地震的分区研制了专用软件模块。该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层结构,增加了软接口,为系统的扩充和拓展打下了基楚。  相似文献   

3.
1概述 数据库系统功能是采用嵌入式FORT-RAN数据操纵语言和DBMS—11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用程序实现的,具有收集、组织、存贮、加工、抽取和传播地震数据的基本功能,也具备多样、随意、任意检索的用户输入/输出数据功能,还具备较强的可维护性。因此,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维护及数据检索两大子系统的实现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DIALOG系统的GEOREF数据库对1991 ̄1995年入库的大量文献进行了国际联机检索,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震工作者在地震非线性研究方面,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编目系统及其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利用"区域台网地震观测数据管理软件EDSP-DMS"开展地震数据管理和地震编目工作.通过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数据和地震事件波形文件的管理与检索.2002年1月开始正式产出本台网的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6.
RASP 包含在震中联合数据光盘(CD—ROM)中的震源参数数据库检索软件。概述震源参数数据库(SOPAR)是存放在震中联合数据光盘(CD—ROM)中的两个数据库中的第二个,它包括了发生在1977年1月到1989年3月之间的5671个天然地震资料和各种断层面、地震矩和辐射能量解。  相似文献   

7.
全球震中只读光盘数据库,向科研各单位,私人组织和政府部门提供地震资料。EPIC程序把历史地震数据存入一个系统,可以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地震震中数据存取,使用屏幕菜单,EPIC指导用户选择和检索。  相似文献   

8.
《地震研究》2012,35(3):440
《地震研究》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刊物的来源期刊。《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创  相似文献   

9.
《地震研究》2012,(1):156
《地震研究》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刊物的来源期刊。《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  相似文献   

10.
严蔼芬  张肇诚 《中国地震》1995,11(3):293-298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震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是用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VAXDBMS的实现的,目前数据库内存入1996年后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60个震例报告的详细资料,系统具有快速检索、统计计算及图形绘制等功能,是震例分析及有关研究的有关手段,该系统于1991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1.
马建新 《高原地震》2006,18(3):50-53
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数据库检索软件,为子台网地震编目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软件编制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库与客户机通讯、数据查询与传输、文件处理等技术,在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地震研究》是云南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地球物理学类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刊物的来源期刊。《地震研究》创刊于1978年,曾荣获中国地震局优秀期刊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奖项。主要刊登有关地震学、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及防震减灾等方面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也刊登反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分析工作中经常需计算大量的远震参数,本设计程序是将J-B走时表及体波起算函数Q(△,h)组成一小型数据库,由计算机根据输入震相的基本参数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对位,实现了自动查表。可以根据需要在屏幕提示下进行人机对话,输入南北和东西向初动位移及方向、各种体波最大地动位移、面波地动位移及相应周期,计算机便能快速、准确地将各震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震预警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晋辉  龙海云 《中国地震》2017,33(1):172-179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地震预警的文献数据,使用Web of Science的数据分析功能和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地震预警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地震预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以期为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球震中光盘数据库3.0版,向科研单位及所有用户提供地震震中资料。包括地震震中的地理位置,震级大小及震源深度,和发震时间都存贮在光盘地震数据库。通过人机对话方式进行地震数据的存取。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观测涉及到电磁学科、地下流体学科、形变学科等众多观测种类和方法,其相应产出的观测数据种类和构成十分繁杂,给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制定带来巨大困难。中提出双表结构的方法,即在数据库中采用相互关联的二个表结构(索引表和数据表)来表述一个观测数据项的方法。与现行的其他结构表示相比较,双表结构法有着众多的优点和长处。首先,它是一种普适性的观测数据表示方法,目前实际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均可采用此方法加以表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构建庞大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的复杂度;其次,它有效地解决了支持可变采样率这样的技术难题,对延长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结构标准的生命周期有着潜在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与现实的地震前兆观测的需求相吻合的。另外,双表结构法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存储冗余,提供了快速检索数据的机制。总之,双表结构法是以有限增加单个数据表示复杂性来大大降低整个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构成复杂性的方法。中提出用具有树形特征的主表结构来阐述采用双表结构构建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地震数据记录类型及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震数据库录入数 据质量控制的原理,检验方式及程序设计方法,根据其原理研制的质量控制检 验程序,已应用于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的建库工作中,使数据库数据质 量指标达到国家地震局《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面向象数据库的特点,及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结合面向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库的设计,具体描述了定义地震事件对象、、地震震相和地震台站对象,确定属性,操作和类的方法。最后,讨论了用Foxpro2.5for Windows实现面向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库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基于MS Office套件的Excel和Word编制辽宁省地震目录编辑软件的过程,简介了辽宁省编辑地震目录软件的使用方法。该软件建立了通用的目录、报告数据库,定义出既完备又有利于检索和程序处理的库结构;编制了若干格式转换程序和自动入库程序。使多个来源于不同格式的数据,能自动合并到目录、报告数据库中;编制了基于通用目录、报告数据库的打印程序;编制了转换程序,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报国家地震局格式和适合辽宁地震预报使用需要的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