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7级强烈地震。至今十年中已发表了不少关于通海地震的文章,对地震地质背景、震源过程、烈度分布、形变特征等都作了较深刻明晰的研究。本文拟就现有收集到的资料对通海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予以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地震学者对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产生了新的兴趣,特别是地震异常活动图象之一“地震活动空区”的探讨更为活跃。1970年1月5日通海发生7.7(Ms)级地震之前,中强震活动的时空图象出现了有趣的变化。 分析通海地区(北纬23.5°-24.5°,东经102°-103.1°,图1)1910年以来历史地震的时空分布,发现有如下规律:1913年峨山大震后到1939年6月,共发生(M_s≥4.7)地震6次,平均发生0.23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1970年通海地震及震区的人口、交通等情况;地震造成的直接伤亡、破坏和滑坡次生灾害;政府部门在组织救灾机构、救灾布署、救灾急需物资的供应、运送和合理使用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地震部门在震区进行地震考察、建立观测台网、宣传地震知识方面的对策;地震后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的对策,其中重点是恢复农业生产和修建房屋;在最后的几点启示中指出,该震推动了我国西南的地震工作,提出如何减轻山区地震滑坡的次生灾害、控制救灾人员去灾区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用地形变资料测定通海地震的地震断层参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用大地测量资料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确定通海地震断层参数的一个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求得如下结果:断层走向N60°W;倾向S30……W;倾角84°;断层面长52公里;宽22公里;断面出露地表;平均走向滑距-2.24米;平均倾向滑距0.14米;地震矩8.5×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34巴;释放总应变能量下限为6.5×1022尔格.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简化了曼辛哈和斯迈里断层位移场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用大地测量资料在最小二乘意义下确定通海地震断层参数的一个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求得如下结果:断层走向N60°W;倾向S30……W;倾角84°;断层面长52公里;宽22公里;断面出露地表;平均走向滑距-2.24米;平均倾向滑距0.14米;地震矩8.5×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34巴;释放总应变能量下限为6.5×1022尔格.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简化了曼辛哈和斯迈里断层位移场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参加了云南省地震局年初召开的通海1970年7.7级地震学术讨论会后,感到关于该地震发震地点的确定值得商榷。《中国地震简目》(地震出版社,1977年出版)根据当年宏观调查确定的震中位置是北纬24°、东经102.7°,地点在北西向曲江断裂的东南段、通海县高大公社西北的五街附近,该处原先在构造上被解释为通海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曲江断裂斜接之处。但是阚荣举在1977年(《地球物理学报》20卷2期96—109页)和刘祖荫在1979年(《地震研究》2卷3期39—49页)根据国际地震中心和《中国地震目录》确定的新震中位置是北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通海地震前后省内各地三个不同时期(第一时期1965年前,第二时期1966—1969年,第三时期1970—1979年)内的降水和地下径流平均值的增减率及其对应关系,还分析了对通海地震十分敏感的抚仙湖历年水平衡状况。从而认为:在震中周围约5万平方公里面积上,自一九六六年起就开始的地下径流显著增加现象,是一九七○年初通海地震在水文过程上的主要前兆反应;震后尚有三万余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径流一直大于一九六五年前的平均水平,这是地壳“伤痕”还未完全“愈合”所造成的震后反应。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1970年通海地震后,很多单位和科技工作人员到震区进行调查,搜集并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但是在这样一次大地震之后,震害现象五花八门,震害数量十分繁多,至今尚遗留很多痕迹,可供进一步考察、研究。最近我们出差通海,顺便看一看十一年前地震后的遗迹,进行了一些访问、调查。虽然仅两天时间,调查的地区很窄,但仍发现不少很值得注意的震害现象,本文如实整理记述,作为原始资料备查。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地震科学学术交流、探索地震前兆特征和规律、促进地震科学研究和观测工作,云南省地震局于1月5日至8日在昆明召开了通海地震学术讨论会。省内外地震局(队、所)、大专院校、有关部门等24个单位的一百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共收到科学论文77篇,其中有63篇在会上进行宣读。这些论文内容比较  相似文献   

10.
孟连至包头地震期间地震的天体位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孟连地震至包头地震间中国发生的五次地震的天体位置。该五次震例都处于朔望日发震,且交替呈现,为中国地震史上最集中出现的群发朔望震。对此本文作了一些朔望对地震发机制的初步探讨,此外,也对引潮加速度对地震触发作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地震地质资料和地形变测量、震源物理、破裂模拟实验的结果,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重点剖析了1970年通海7.7级强震产生的地震断裂带的力学特征,研究了曲江断裂的现今活动性。从地震断裂带的展布特征、力学特性与曲江断裂相一致,说明这次强震的发生,是曲江断裂最新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讨论拟稳平差的数学模型和物理依据出发,提出了以震中作为不动点的计算方案。通过多种平差结果的比较,对通海地震的水平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其他资料相配合,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通海地震的水平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地震引起邻近断层的静应力变化有推迟,加速,甚至触发以后的地震(DasandScholz,1981;SteinandLisowski,1983;Hudnutetal。,1989;Reasenbergetal。,1992;DuandAydin,1993;Harrisetal。。,1992;Joumeetal。1992;Steinetal。,1992;Simpsonetal。,1994;Harrisan  相似文献   

14.
杨光宇 《地球物理学报》1982,25(03):290-294
在用地形变资料研究地震的震源过程以及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上,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一般利用实测的地面位移场与根据弹性位错理论推导出理论位移场,采用试算法反复进行对比得到。此外,由于在三角平差计算中会得到不同的位移场,文献[2]应  相似文献   

15.
在用地形变资料研究地震的震源过程以及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上,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一般利用实测的地面位移场与根据弹性位错理论推导出理论位移场,采用试算法反复进行对比得到。此外,由于在三角平差计算中会得到不同的位移场,文献[2]应  相似文献   

16.
1970年1月5日在我国云南省通海发生了一次7.7级强烈地震。在该震区地震前后做了一些大地测量的复测工作。地震前十年期间沿水准测线在曲溪盆地处产生了一个相对下沉区,跨曲江断裂处产生南盘相对于北盘下降的现象。地震时的地面垂直形变发展了地震前的特征,形成了更强烈的差异运动。地震时的地面水平形变表现为断裂两侧的水平顺扭的错动,相对错动量为2米。即通海地震的地形变是以水平错扭为主的。地震前后的地形变现象,表明了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的应力活动方式为:以顺时针水平错动为主兼有北盘相对南盘上逆的斜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1970年1月5日0点59分,云南通海7.7级地震前及继后某些有感余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实地考察结果,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这些结果有可能为判断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现象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70年1月5日在我国云南省通海发生了一次7.7级强烈地震。在该震区地震前后做了一些大地测量的复测工作。地震前十年期间沿水准测线在曲溪盆地处产生了一个相对下沉区,跨曲江断裂处产生南盘相对于北盘下降的现象。地震时的地面垂直形变发展了地震前的特征,形成了更强烈的差异运动。地震时的地面水平形变表现为断裂两侧的水平顺扭的错动,相对错动量为2米。即通海地震的地形变是以水平错扭为主的。地震前后的地形变现象,表明了通海地震时曲江断裂的应力活动方式为:以顺时针水平错动为主兼有北盘相对南盘上逆的斜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通海地震序列、地震裂缝带、震源机制结果和前震等资料,首先分析了通海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详细地讨论了通海地震的孕育过程。由于地幔物质的移动,先使余震深度剖面的下界面发生位移,在一个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早在5年前出现“先驱破裂”,加速岩石应变,并导至沿着曲江裂断滑动,发生主震。余震活动的空间图象,可以用布雷斯等人的破裂和光弹模拟实验结果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从汶川地震看震前的“微破裂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包括汶川大地震等一些实测资料的分析,并借用断裂力学和断裂物理的概念,可以认为存在一种震前出现的“微破裂波”。即,震前地层中发生的“微破裂”过程可以产生“微破裂波”。由于破裂过程的微观复杂性,微破裂波中有电磁波、声波和重力波等不同成分,而且有频率覆盖范围宽、信号相对较弱等特点。微破裂波一般都产生于主破裂之前约1~10天之内。只要有合适的有着足够高灵敏度和足够宽的频率响应能方的仪器系统,就可能探测到微破裂波,也就获取了一种重要的有临震预警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