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GML空间数据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长期以来,由于GIS数据模型的差异所导致诸多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地解决,迫切需要新的数据模型来构建新的空间数据库;大量GML空间数据的涌现,迫切需要研究其存储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传统数据库技术并不适合GML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本原XML数据库技术为GML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本文从本原XML数据库的角度,对GML空间数据存储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GML空间数据的特征和存储管理方式,然后,提出了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针对GML空间数据的特点,提出了GML空间数据的存储粒度和存储的逻辑模型;最后,在开放源代码数据库Ozone的基础上,实现了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GML空间数据查询与索引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传统GIS数据模型的差异,导致空间数据难以集成与共享。各GIS软件厂商及第三方软件厂商提出了利用空间数据转换的解决方案,但是它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地理标记语言GML的出现,为GIS空间数据建模、集成与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与框架。G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间数据编码、传输、存储和发布的国际标准,大量GML格式的空间数据开始涌现。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GML空间数据,已经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XML数据库技术和传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对GML空间数据的查询、索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XML标准查询语言XQuery为基础,提出了XQuery空间扩展的内容,开发了GM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了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结合XML文档编码和传统的空间数据索引,提出了基于空间索引的GML一体化索引机制,并以R树索引为例,对一体化索引的查询处理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索引的GML一体化索引机制是可行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空间数据在Oracle Spatial中的异构存储问题,分析了目前在Oracle Spatial中空间数据无法实现互操作的原因,针对各个GIS软件的实际情况,对解决异构空间数据库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Oracle Spatial进行开发以实现空间数据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G IS数据模型的差异所导致的诸多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迫切需要新的数据模型来构建新的空间数据库和研究其存储管理问题。如何有效存储GML数据是当今G IS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首先分析现有XML数据存储技术,并根据GML的特性,提出GML数据存储策略以及实现技术;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数据库技术并不适合GML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的缺点,对GML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Oracle9i空间数据存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Oracle9i实现GIS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的原理,重点阐述了地理空间各类实体的Oracle数据库存储结构,并给出了基于SQL—PLUS和MapX数据上载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的增长及各桌面GIS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如何在不同的GIS软件之间实现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和共享,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介绍了Oracle Spatial及其在空间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7.
X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数据交换和存储领域。NXD是专门设计用于存储XML数据的数据库,其特点是以XML数据自身的形式来存储XML数据;XQuery查询语使得不同的XML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访问接口。本文基于以上XML存储管理技术,实现了GML本原存储,深化研究并拓展了基于XQuery的地理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对GML地理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8.
GML作为GIS数据共享标准,单机环境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而面对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需求,迫切需要研究GML在分布式环境下的相关技术。在当前分布式技术和开源数据库MongoDB支持下,对MongoDB的内部存储数据结构作详细说明,设计GML云存储结构,从而提出共享式核心模式存储、隔离型GML文档和应用模式存储的GML云存储构建方案,并用MongoDB设计GML文档的存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光师 《测绘科学》2010,35(1):162-164
在Oracle Spatial中一体化存储GIS数据的模式下探求一种高效的访问和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GIS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OCCI和OTT定义了更加简洁、健壮和可靠的类模块用于访问空间数据,而利用MapX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又给出了通过OCCI调用Spatial空间算子增强GIS系统空间操作能力的方法,充分地结合了OCCI、MapX和Spatial三者的优势来开发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GIS与Oracle数据库空间数据格式的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景文  陈大克  唐群 《四川测绘》2003,26(4):178-180
MAPGIS软件支持多种GIS数据交换,且其明码数据格式较全面、清晰,易于读写。本文以MAPGIS明码数据格式和Oracle数据库为例,研究通过编程实现ASCII码格式的空间数据上载Oracle Spatial数据库的方法,探讨各类GIS软件与Oracle Spatial进行空间数据交换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XQuery的GML查询语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GML规范的不断完善及GIS软件厂商的广泛支持,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以GML格式存储,GML空间数据的查询已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是针对平面的二维关系数据而设计的,并不适合XML/GML半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商品化GIS软件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自身的空间数据而无法查询其它GIS系统的空间数据;XML查询的研究为GML查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先针对GML查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展XQuery是GML查询语言实现的最佳选择;结合XML查询语言和空间数据查询语言,提出了GML查询语言的特征和GML查询语言系统框架;并根据GML空间数据的特点,以XML标准查询语言XQuery为基础,提出了XQuery空间扩展的内容;开发了GM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GMLXQL,实现了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12.
GIS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空间数据的多源性的产生,给数据的应用和共享带来不便。使得空间集成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因此,GML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也被许多不同行业接受和采用,使用GML存储和发布空间数据大大地提高了数据共享性,也将有利于GIS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孙玉婷  张书亮  戴强 《测绘科学》2011,36(5):217-220
随着GML形式数据的大量涌现,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已经成为GML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借鉴现有的本原XML数据库存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既能支持GML文档集的高效集约存储,同时又可以满足GML要素和结构语义信息提取的本原GML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原GML数据库系统的内涵,设计了其体系结构并构建...  相似文献   

14.
目前GML已成为空间数据编码、交换的国际标准,大量GML空间数据的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有效地管理、操纵这些GML格式的数据,如何建立良好的索引机制以高效地检索数据量大大增加的GML文档。本文结合开源纯面向对象数据库引擎db4o和传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研究了GML空间数据的原生对象存储方法、索引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永杰  洪新兰  孙伟 《测绘科学》2007,32(4):131-132,43
目前,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地理信息的互操作问题正制约着WebGIS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作者对并行空间数据库和GML技术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采用并行空间数据库存储和管理GIS数据、GML作为其在因特网上地理信息的传输数据格式,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的WebGIS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童凌飞  王刚  关颖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21-24,11
从空间数据发布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发布服务模型;剖析了该模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以及模型的工作机理;阐述了空间数据发布服务过程中显示层的地图浏览,业务逻辑层与显示层之间的通信,其他GIS数据格式到GML文档的转换,对GML文档的解析,GML到SVG的转换等关键步骤,充分说明了以GML为数据转换的中间格式在空间数据发布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空间地理数据由于内容和来源的差异导致数据之间转换十分困难,而基于不同空间数据模型、不同软件平台的数据,由于通常都具有各自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并且软件平台相对独立而封闭,因此,也无法直接进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本文对GML的空间信息表达和时空拓扑分析进行研究,将GML技术与时空表达相融合,并以地籍信息管理为例,将GML应用在地籍数据建模上,对于数据的交换与传输、共享与集成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Many applications, in areas such as land us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aware services, involve the storage, analysis and sharing of spatio‐temporal data. The need to represent such data in a way that eases sharing across application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which provides a rich collection of constructs for representing spatial and associated aspatial data as XML documents. However, although there are a grow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nd tools that make use of GML, there are surprisingly few experience report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data from existing applications or models using GML constructs. This paper provides one such report, describing the use of GML as an exchange format for the Tripod spatio‐historical database. This in turn involves identifying mappings between Tripod and GML constr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ic architecture for carrying out such mappings. The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even though GML provides rich modelling faci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mappings from pre‐existing models can be challenging, as related constructs often provide semantically distinct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