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橄榄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列齿目,蚶科,橄榄蚶属,俗名为珠蚶,橄榄蚶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20m左右的泥沙质海底,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和我国沿海[1],福建省的罗源、连江、平潭一带盛产[2],橄榄蚶滋味鲜美,常烫熟或腌渍食用,是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滥采滥捕等因素,资源已经急剧减少为了开发橄榄蚶养殖业,保护橄榄蚶资源,对其性腺发育规律及繁殖周期进行了研究,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毛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可将其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根据肥满度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毛蚶性腺发育为一年一个周期,排放期为7月至9月,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毛蚶为分批产卵类型,集中排放需要满足一定的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的刺激。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1.2:1。  相似文献   

3.
日本蟳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繁殖习性和性比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将卵巢发育分为6个发育期:形成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将精巢发育分为5个发育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根据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日本蟳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繁殖期为5~9月,交配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下旬(水温17.5~23.5℃)。日本蟳为分批产卵类型,但第二批卵的数量远少于第一批卵。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4.
乐清湾泥蚶血细胞周期和DNA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得出组方图中只有一个峰(G0/G1),表明了乐清湾泥蚶血液不存在合成期(S)、合成后期(G2)和分裂期(M)细胞,血细胞已失去分裂功能,不存在周期现象,以小鸡血细胞做标准对照物(DNA含量以2.3pg/N),测得乐清湾泥蚶血细胞DNA含量为3.08pg/N。  相似文献   

5.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施氏獭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流沙港海区施氏獭蛤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1月,为3.47%;该贝的繁殖期为10月—次年4月,繁殖期水温为16.2—26.5℃。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2:1。  相似文献   

6.
1991-1992年在青岛市黄岛区薛家镇唐岛湾进行了泥蚶苗种增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蚶天然苗种增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首先要留足亲贝,保证了1.8个/m2亲贝;其次是准确预报泥蚶产卵及幼虫附着期,然后及时采取平畦、挑沟、撒砂等措施人工改造滩涂环境,可使泥蚶附苗率增加达(17~56)×10^2。  相似文献   

7.
8.
尖刀蛏的生殖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尖刀蛏Cultellum scalprum(Gould)生物学系列研究之一,报告了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福宁湾尖刀蛏生殖腺周年发育和组织学观察的初步结果。性腺发育分4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存在着雌雄同体和性变现象。雌雄性比和性变与贝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泥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泥蚶Tegillara granosa(Linnaeus,1758)在我国山东以南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在浙江南部,泥蚶作为底播养殖贝类与对虾混养,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进一步增加了对泥蚶苗种的需求量。泥蚶养殖主要依据采捕野生苗养成,近十几年来,各地天然蚶苗资源急速下降,有的地区甚至绝产,严重地制约着泥蚶养殖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在广大海水养殖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2],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设施,进行泥蚶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泥蚶养殖所需的苗种,是当前必…  相似文献   

10.
1991~1992年在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镇唐岛湾进行了泥蚶苗种增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蚶天然苗种增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首先要留足亲贝,保证1.8个/m2亲贝;其次是准确预报泥蚶产卵及幼虫附着期,然后及时采取平畦、挑沟、撒砂等措施人工改造滩涂环境,可使泥蚶附苗率增加达(7~56)×10-2。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海南岛的气候特点,采取了特定的技术措施,育苗用水加FeCl3处理、二次过滤;亲蚶排放时,单独设置作精池;附着基质选择非酸性海泥;培养耐高温的饵料。另外,还做了亲蚶和稚贝倒池培养实验,结果证明:12小时倒池一次,亲贝培养效果最好;2天倒池一次,稚贝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青岛附近水域欧氏六线鱼(已达性成熟年龄)性腺周年宏观和组织学观察,性腺发育可分为:①重复发育Ⅱ期;②开始成熟期;③接近成熟期;④临产期或产卵期;⑤产后期。按性腺指数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欧氏六线鱼性腺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繁殖盛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群泥蚶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对广西北海、浙江乐清湾和山东乳山湾的3个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种群泥蚶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野生种群干物质中中的可溶性糖、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养殖种群,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野生种群水分含量和干物质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不饱和脂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广西野生种群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乐清野生种群最高。  相似文献   

14.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GT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和性质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磁珠富集法,利用生物素标记的(GT)15寡核苷酸探针从泥蚶基因组DNASau3A1酶切的500—1000bp片段中筛选GT/CA微卫星位点。洗脱的杂交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富集微卫星基因组文库后,通过PCR筛选检测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在139条序列中有115条序列包含有重复次数不少于5次的微卫星位点,阳性序列比例达到82.7%。其中perfect类型微卫星最大的重复次数为35次。在112条非冗余序列中,共有100条(88.5%)微卫星重复序列两端有侧翼序列能够进行引物设计。  相似文献   

15.
泥蚶幼虫滤水率和摄食率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96年8月在胶南市棋子湾海珍品育苗采集已孵化5天,在壳长达到145μm的泥蚶面盘幼虫,利用Coulter counter颗粒计数器测量泯蚶幼虫培育水体中饵料颗粒物质浓度的变化,对泥蚶幼虫的滤水率、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并得出泥蚶幼虫滤水率,摄食率与生殖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泥蚶幼虫的壳长与其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呈正相关,即幼虫工越长,其滤水率和摄食率越高。相同环境条件下,幼虫的培育密度与其滤率呈  相似文献   

16.
青蛤的繁殖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蛤Cyclina sinensis采自福建漳浦佛昙湾。依据青蛤生殖细胞的发育规律,把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五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青蛤怀卵量与个体体积存在线性关系:F=0.6046 0.1266V。根据青蛤肥满度、生殖腺指数和性成熟率等指标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认为青蛤繁殖期在9—12月,其中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繁殖盛期。文中还就水温与青蛤繁殖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扁玉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对烟台沿海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将扁玉螺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扁玉螺在烟台沿海每年一个生殖周期,繁殖季节为5月上旬至8月中旬,繁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上述研究结果探明了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规律,丰富了扁玉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对开发利用扁玉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韩国釜山、山东荣成、浙江奉化和乐清、福建福鼎、广东汕头和湛江7个地理群体的泥蚶进行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检测的MDH、ADH、ATPase、LDH、POD、IDH、SOD、SDH、ME、SCD和EST等11种同工酶中,除ATPase外其他10种在各地理群体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特别是汕头和湛江两地理群体与其他5个地理群体之间的这种差异尤其显著,两组间的平均酶距达0.4209,而汕头和湛江群体间的差异较小,两者酶距为0.0909;釜山、荣成、奉化、乐清、福鼎5个群体间的平均酶距也只有0.0191。这说明上述7个地理群体泥蚶已明显分化为两大类群,汕头和湛江群体为一类群,其他5个群体为一类群,两大类群的分界线在东海和南海的分界处。还对不同泥蚶群体间的同工酶分子标记的建立、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及泥蚶群体间分化的可能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泥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