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发现大洋锰结核以来,围绕着分散于洋底的巨量锰结核的动向、探究其化学成分各组分的来源,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及开发利用等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科学家的关注。根据过去大洋锰结核的化学成分分析,Mekelvey(1983)指出,在锰结核中可测出56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他列举了其中含有率超过0.01%的28种元素。但锰结核中痕量铯的含量分布迄今尚未见到报道。Folsom曾研究过太平洋(28°N,122°W)中溶解铯的垂直分布,提出铯在表层  相似文献   

2.
鲍根德 《海洋与湖沼》1989,20(3):263-273
本文利用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富集度1.1—22.0kg/m~2)7个柱状样的沉积物和间隙水资料,详细探讨了其Fe,Mn,Ca,Mg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Mn明显的比河口、陆架及贫结核洋区富集,而Fe则与河口沉积物相接近;(2)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元素的垂直分布和进入间隙水的途径不同;(3)沉积物中Fe,Mg主要来自粘土吸附,Ca来自生物化学作用沉积,而Mn则可能通过河口、陆架及半深海沉积物次表层Mn的迁移、生物化学及附近海底火山作用而富集;(4)由于钙、硅软泥区生物作用强烈,使间隙水中Mn~(2+)/Fe~(2+)比值明显的比钙质软泥和褐色粘土区大,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结核中Mn组元素的沉积物来源。  相似文献   

3.
渤海沉积物中Fe,Al,Mn的分布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渤海沉积物样品中Fe,Al,Mn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各元素的测定方法是: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Fe;EDTA容量法测定Al;过碘酸钾比色法测定Mn。兹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 一、渤海沉积物中Fe,Al,Mn的含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In sediments of the Central Pacific, water depth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i, Al, Fe and CaCO, .In the shallow and subabysmal areas, CaCO3 content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abysmal areas where Si, Al and Fe contents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shallow and subabysmal areas. The contents of Si, Al, and Fe increase and that of CaCO3 decrease with the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of sediments from coarse to fine. The contents of Al, Si, and Fe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content of CaCO3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at of the three elements. The evident regulariti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i, Al, Fe and CaCO, in the sediments have reveal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at they may be used as th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in some cases.  相似文献   

5.
6.
西北太平洋沉积物和锰结核中微生物的丰度和锰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君贤  陈忠元 《海洋学报》1989,11(3):385-391
在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活跃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促进了海洋中许多化学变化程序.前人大量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微生物是沉积变化与成岩作用的主要作用者[1].近二十年来,国外很多微生物学家对深海细菌在锰铁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感兴趣,在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进行了很多工作[2-4].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陆架区3种鱼类多氯联苯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南海北部陆架区海洋动物中多氯联苯(PCBs)污染状况,用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1998—2000年在该海域采集的3种金线鱼体内的PCBs。结果表明,在鱼体背部肌肉中PCBs含量(鲜重平均值)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中较高(6.21ng.g-1),在金线鱼N.virgatus中次之(5.26ng.g-1),在日本金线鱼N.japonicus中较低(4.83ng.g-1)。在台湾浅滩金线鱼PCBs含量(6.05ng.g-1)略高于广东海域(5.61ng.g-1),在远岸海域(5.80ng.g-1)高于近岸海域(4.48ng.g-1)。PCBs含量在深水金线鱼几种组织内的分布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表现为肝(11.9ng.g-1)>腹肌(9.05ng.g-1)>皮(4.79ng.g-1)≈背肌(4.31ng.g-1)>肠(3.53ng.g-1)≈鳃丝(3.45ng.g-1)。3种鱼体内PCBs含量(鲜重)在1.25—16.4ng.g-1范围内,远低于国内外水产品安全限量。  相似文献   

8.
尹毅 《海洋学报》1988,10(5):582-589
本文应用FJ-332低本底β测量仪和FH-1906低本底NaI(T1)γ能谱仪,对中太平洋北部表层沉积物的总β放射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别,并探讨了大洋沉积物总β放射性的分布与各种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合陆架浅海区沉积物放射性研究的有关资料,进一步证明海洋沉积物放射性调查研究必须与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理化特性等环境因子的调查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Fe,Mn,Zn,Co,Ni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1981年中美长江口联合研究采集的样品,测定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部分Fe,Mn,Zn,Co和Ni的含量,报道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它们与Fe-Mn氧化物、有机质和环境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复相关式。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南海北部陆架区29个调查站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明显低于沿岸污染海域。站间重金属含量差异与沉积物类型有关,一般在海南岛东部海域含粘土的粉砂中较高,在台湾浅滩或粤东远岸海域粗砂中较低,在珠江口外海域的粉砂内居中。全部测站的Cd和70%测站的Pb,其含量超过页岩中的平均含最。Cu、Pb、Zn、Cd、Ni和总Cr的含量(mg·kg-1,干重)分别为3.8-18.5(平均9.0)、15.11-36.1(平均23.0)、21.5-73.9(平均4 6.9)、0.39-1.26(平均0.79)、7.8-26.1(平均16.3)、6.8-67.4(平均25.5),两两间的正相关显著(Pb-Cr除外),还分别与Fe或M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显示它们的来源相同或很相似。  相似文献   

11.
北太平洋风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 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 5°*5°网格统计的逐月平均气压、风向频率、平均风速、≥6级和≥8级大风频率等要素进行绘图分析,阐明了北太平洋气压场、风场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韩玉  张桂玲 《海洋与湖沼》2015,46(2):321-328
于2010年5—6月搭乘日本KH10-1航次,对西北太平洋两个不同深度站位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垂直分布及海气交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CH4和N2O浓度分别为(2.55±0.22)nmol/L和(7.50±1.11)nmol/L,饱和度分别为126%和116%,均处于轻度过饱和状态。在垂直方向上,CH4浓度分布呈现次表层极大的特征,次表层以下CH4浓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CH4次表层极大值可能是由于细菌利用甲基化合物进行好氧产生和在悬浮颗粒物、浮游动物或其他海洋生物肠道内厌氧微环境产生的综合作用造成的。N2O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跃层下部达到最大值,N2O与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呈镜像关系。水体中N2O主要通过硝化过程产生。利用LM86和W92公式计算得到CH4的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0.76±0.57)μmol/(m2·d)和(1.57±0.67)μmol/(m2·d),N2O的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1.96±0.24)μmol/(m2·d)和(3.08±0.38)μmol/(m2·d),因此西北太平洋是大气CH4和N2O的净源。  相似文献   

13.
研究深海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规律,将对海洋沉积物的组成、沉积过程以及辨别沉积岩和现代松散堆积物的形成环境等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此,我们曾对我国1976—1979年在太平洋中部所采集的30个表层沉积样和两个柱状样进行了碳酸盐、CaO、MgO等项化学分析测定工作。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元素与水深、沉积物类型及生物贝壳、微体生物等有密切关系。而水深、沉积物的类型是这些元素分布特征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94年4-11月,国家海洋局组织和实施了DY85-4航次中国开辟区(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下简称结核)勘探,海上勘查历时225d,勘查面积达65×103km2,其中,用重力、磁力和单道地震等方法对测区进行了地球物理调查。结果表明,火山和浅层侵入体是提供给核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区域性的沉积间断是造成结核丰度偏高的重要因素。断块活动强烈的地区,断裂活动有利于金属元素在海底的富集。不同时代形成的海底,地幔原岩在成分上的差异或在洋壳形成过程中构造活动的差异,对结核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控制因素。而上述地质构造活动,在地球物理特征上都有着明显的反映。由此可见,地球物理特征与结核的形成和富集规律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北太平洋深海鳕科鱼类的分类检索,共分为5属16种.列表描述了其地理分布,并附简图.最后根据当前世界渔业资源状况,对深海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为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88年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构资源调查取得的结构样品和资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PS光电能变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结核核心和壳层(层纹构造区与斑杂构造区)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核心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只含少量结晶差的锰铁矿铁为主,层纹构造区的锰相矿物主要为δ-MnO2,斑杂构造区的锰相矿物则为结晶稍好的钠水锰矿和δ-MnO2。(2)结核金属元素主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砷与铁、铝、锰等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湾沉积物中的砷含量变动在8.8—18.1μg·g~(-1)之间,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与铝、铁、锰等元素的水合氧化物相结合。本文主要是讨论渤海湾沉积物中的砷与铝、锰、铁等元素间的关系。 为了解沉积物中水合氧化物对砷的关系,除分析沉积物中铁、锰、钛和有机物外,同时也分析了Tamm溶液可提取的铁、铝、锰和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0Be测年技术,测定多金属结核内部各生长世代的起止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主要古海洋事件,探讨古海洋环境变化对多金属结核生长的影响。经研究表明:(1)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代分别为:始新世末-早中新世中期,中中新世早期-晚中新世末期,上新世-第四纪;(2)第Ⅱ生长世代是多金属结核的重要成矿期;(3)多金属结核的生长间断与全球性温度升高、南极底层流活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湄洲湾沉积物有机碳、Fe和Mn的化学成岩过程。应用一维成岩方程计算了有机碳分解速率。讨论了Fe和Mn的深度分布,认为这种分布是沉积物中氧化铁(锰)和氢氧化铁(锰)的还原、扩散和再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