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祁连山石灰沟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岩浆性质的确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祁连山石灰沟地区发育一套完整的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中奥陶世始岛弧形成,初期为拉斑玄武质岩浆喷发,尔后以钙碱性火山活动为主,至中奥陶世末岛弧演化成熟,产生橄榄玄武质火山作用。  相似文献   

2.
火山活动与深部碳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火山活动是导致地球深部碳向地表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促进了地球层圈物质交换与深部循环作用.目前,火山活动与深部碳循环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火山喷发向大气圈中输送CO2气体的通量与总量; 2)火山气体的来源及其演变历史; 3)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例如,大火山岩省、洋中脊和俯冲带火山活动)对地球深部碳循环贡献的差异.文章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阿什库勒火山群1951年阿什火山喷发物斑晶中原生岩浆包裹体和基质玻璃的实验室测定表明,阿什火山喷出的气体成分主要由H2O,CO2,S,Cl和F组成,利用"岩石学方法"计算的阿什火山喷发向大气圈输送的CO2气体总量为1.01×109kg.  相似文献   

3.
4.
在长白山天池火山爆破式喷发作用产物中的玻璃包裹体均一过程中,某种类型的物相变化常常集中于某个特定的温度区间。包裹体中气泡变小的温度有两个富集区间:在875~975℃之间气泡开始有明显的减小,而在1025~1125℃之间,气泡减小则十分强烈。包裹体粒度较小时,其均一温度往往都要低一些;而粒度较大的包裹体,其气泡粒度往往也较大,这些包裹体一般情况下都较难均一,有时甚至根本就不能均一。  相似文献   

5.
火山气体是火山喷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的岩浆,其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限定了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时空范围和强度,因而近年来成为火山活动的气候效应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火山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洋底(洋中脊、洋岛)火山,近年来逐渐转移到陆地(陆内和大陆边缘)上的火山喷发,并建立了两种有效的测量方法:卫星观测法和岩石学方法。前者仅适用于现代活动的活火山;后者适用于历史和地史时期的火山喷发,因此其应用较广。本文主要讨论岩石学方法。岩石学方法采用的测试手段主要是电子探针和红外光谱分析,前者主要分析S,F,Cl,N和H2O的含量;后者可以测定CO2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通过遥感影象线性体统计分析预测古火山机构的方法及效果。首先,作者提出并详细讨论了一种新的统计变量——线性体空间分布中心对称度。然后,又根据研究区已知火山机构的典型局部构造为环状、放射状断裂系统而设计采用了一套线性体密度-中心对称度综合统计分析方法,并对区内火山岩地质研究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疆温泉县达巴特铜矿火山机构的厘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研究确定了达巴特铜矿与-火山机构密切相关,该火山机构由火山管道相的流纹质熔岩和次花岗斑岩组成,铜矿化主要产于火山管道两侧,并指出应在火山管道南侧下盘寻找隐伏铜矿体。  相似文献   

8.
王文革  章振国 《福建地质》2002,21(4):187-194
通过对戴云山巨型环状体西南端上涌地区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从火山产物及火山构造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初步认为它是以石牛山地区为中心的大型破火山组合群体,其中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是大型破火山经过多期,多旋回,继承性和迁移喷发,同一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多呈同心环状(卫星式)分布,不同时期,旋回火山构造往中心迁移叠置或继承套叠构成巨型环状火山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9.
10.
富公勤  石林 《矿物岩石》1996,16(1):1-16
陈家坝变质火山体系位于太古代扬子陆壳西北边部康略勉初始裂谷,是在裂谷纪大陆拉张后期所生成的一个浅海海底中-酸性火山体系,它包括同源成串的裂隙式火山机构、火山塌陷构造和塌陷被动侵位的岩塞。火山机构的五次喷发堵塞阶段与刘家沟组凝灰岩系的五个喷发沉积阶段,岩段之间有着明显的成因对应关系,原岩属于陆壳来源型的富镁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在较厚的近火山灰锥锥坡海底洼地相的角斑质火山尘凝灰岩层中,夹有含金  相似文献   

11.
火山灾害与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火山分布,平均每年约有50次喷发。火山喷发在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灾害。火山灾害取决于火山喷发的类型、性质、规模和所处的地点等因素。火山喷发动力作用引起冲击波、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火山喷出的气体、灰烬、碎屑流和熔岩流等也会造成很大灾害。由于火山造成的灾害严重又来得突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监测以掌握火山活动的脉搏。火山监测工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础地质调查,二是火山活动指标的监视和测量。在中国,具有潜在危险的火山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五大连池、台湾、雷琼、腾冲以及西昆仑阿什库勒等地,其中潜在危险最大的是长白山火山。  相似文献   

12.
碧口古岛弧带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克令  金浩甲 《河南地质》1994,12(4):304-317
  相似文献   

13.
Fluid inclusions have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degassing in basalt. Some fluid inclusions in olivine and pyroxene phenocrysts of basalt were analyzed by micro-thermometr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inclusions are present almost in a pure CO2 system. The densities of some CO2 inclusions were computed in terms of Rama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O2 Fermi resonanc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ir densities change over a wide range, but mainly between 0.044 g/cm3 and 0.289 g/cm3. Their micro-thermometric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CO2 inclusions examined reached homogenization between 1145.5℃ and 1265℃ . The mean value of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CO2 inclusions in basalts is near 1210℃. The trap pressures (depths) of inclusions were computed with the equation of state and computer program. Distribution of the trap depths makes it know that the degassing of magma can happen over a wide pressure (depth) range, but mainly at the depth of 0.48 km to 3.85 km. This implicates that basalt magma experienced intensive degassing and the CO2 gas reservoir from the basalt magma also may be formed in this range of depth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depth of basalt magma degassing can be forecasted from CO2 fluid inclusions, and it is meaning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magma degassing and constraining the inorganogenic CO2 gas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4.
当代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祥 《世界地质》1996,15(1):1-6
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主要分为: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和火山基浪堆积物。简述了这些火山碎屑堆积物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松辽盆地改造残留的古火山机构与现代火山机构的类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现代火山机构形态有盾状、锥状和穹状,可按喷发样式进一步划分为7种类型。据此分类,在松辽盆地周缘剖面及其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可识别出4类火山机构:盾状火山机构,由喷溢相熔岩组成,可夹有薄层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层火山机构,由互层的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组成,喷溢相与爆发相交替的序列明显;火山碎屑锥,几乎全部由火山碎屑(熔)岩组成,爆发相为主;熔岩穹丘由高粘度的流纹质、英安质熔岩堵塞火山口后缓慢挤出形成,喷溢相和侵出相发育,兼有火山通道相。盆地内埋藏火山机构最小坡度为3°,最大坡度为25°,底部直径为2~14 km,分布面积为4~50 km2,火山岩厚度为100~600 m;总体上呈现出数目多、个体规模小、受区域大断裂控制、具裂隙式-多中心喷发、彼此相互叠置的特征。火山岩岩性和岩相是控制松辽盆地古火山机构类型及形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火山1000年前大喷发,火山泥流堆积物沿松花江中上游分布。距火山较近的是火山泥流的岩屑流堆积,远离火山变为火山泥流的超高密度流堆积。探讨了火山泥流的成因,并指出长白山火山一旦再次爆发,火山泥流将是主要的火山灾害,沿松花江中上游可能造成巨大破坏,并可能危及鸭绿江、图们江中、上游。  相似文献   

18.
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祥 《沉积学报》1997,15(1):71-76
由中心式喷发形成的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主要是玄武质火山渣、火山弹、火山饼和少量岩屑。在火山爆发自身能量和北北西风的影响下,形成高耸的火山渣锥和向南南东展布的低缓的火山碎屑席地貌景观。区域上系统测量了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的厚度、最大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和中值粒径,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剖面层序则反映老黑山火山经过两个大喷发阶段,多次脉动式喷发。经估算,老黑山火山碎屑席中火山碎屑量比火山渣锥中要少得多,老黑山火山碎屑属“建造火山锥”火山碎屑沉积。据投点,老黑山火山喷发属斯通博里型。老黑山、火烧山火山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未来火山喷发的潜在危险主要来自火山喷发空落堆积物。老黑山、火烧山火山的南东、东和南,包括五大连池市在内有必要对未来火山爆发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最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本文介绍了天池火山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报道了近些年在火山地震监测、大地形变监测以及地球化学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