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洛南寺耳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贵聪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91-1098
陕西寺耳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在小秦岭地区具有代表性,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潜力,为本区及小秦岭其它地区找矿提供借鉴,文章在分析寺耳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成矿特点,发现矿区内矿化带、矿脉(体)多呈等距性分布,硅化、黄铁矿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烟灰色石英、钾长石和黄铁矿组合对金矿化具有明显的指...  相似文献   

2.
<正>1区域与矿床地质区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受扬子板块、华北板块及松潘地块三者围限的西秦岭松潘—甘孜构造结之东北缘。一级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秦岭造山带前陆逆冲褶皱带,二级大地构造单元为西秦岭褶皱带,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南秦岭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1]。区域成矿条件优越,迄今为止已发现并探明了大水金矿、拉尔玛金矿、东北寨金矿等一系列超大型及大中型金矿床,早子沟金矿为近年来在该区域发现的又一  相似文献   

3.
依据陕西省秦巴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中测量的39个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分布规律、异常元素组合类型、同一地质构造单元经历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主成矿元素在不同地段的富集特征及地质构造单元、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同时参考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6个地球化学区,32个地球化学亚区。结合各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华北地块小秦岭地球化学区是寻找金、钼、铅、铀等矿产的有利地区;秦岭造山带秦祁昆关山-香泉地球化学区金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地球化学区是寻找铬、镍、金、锑、银、钼等矿产的有利地区;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地球化学区寻找金、锑、汞、银、铅、锌矿产潜力巨大,但钨、钼、铜、钒、磷等矿产也不容忽视;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地球化学区目前虽矿产种类繁多,可矿产地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扬子陆块北缘地球化学区寻找金、铅、锌、铜、铁、铬、镍、磷、锰等矿产前景广阔,具寻找大型、超大型矿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次会议议题广泛,主要涉及金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锰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金与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和成矿实验;找矿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中国金矿具有时控性,空间上成带分布,成矿物质多源性和矿床类型复杂多样特点。空间上华北地台北缘、中国东部环太平洋地带、秦岭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金矿化集中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为我国金矿成矿的两个主要时代,其中中生  相似文献   

5.
陕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王含金角砾岩带位于陕西省太白县南部王家楞—王家庄一带,系一九六五年我局第三综合普查队检查一比二十万区调重砂异常时所发现。近年来第三地质队的工作初步证实此角砾岩带规模大,类型较特殊,有进一步工作价值。为了促进秦巴地区金矿地质工作,兹将已获地质成果作一概略介绍。谬误之处,敬请指正。一、地质特征(一)矿区地质(图1)含金角砾岩带位于东秦岭印支褶皱区的泥盆纪地层中。太白地区的泥盆系只发育中、上统,为秦岭泥盆纪海槽中带浅海—陆棚区的一套粉砂泥岩沉积,总厚在5000米以上。按区调资料,划分为四个岩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九里坪组(D_3j)、星红铺组(D_2x)、古道岭组(D_2g)、王家楞组(D_2w)。含金角砾岩带即赋存于古道岭组下部的泥质板岩夹钠长板  相似文献   

6.
陕西小秦岭地区位于秦岭东段,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东秦岭东西构造带的北侧,新华夏第三隆起带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南侧之复合部位。东西长约110公里,南北宽约54公里;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金矿是区内优势矿产之一,也是陕西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 (一) 金矿资源概述区内地层北部为太古界太华群深变质岩系,并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南部主要为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变质火山岩及蓟县系海相碳酸盐地层,东南部有古生界碳酸盐及中新生界碎屑岩分布。  相似文献   

7.
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萌芽于“天平式摆动”原理的发现,该原理是张伯声在秦岭及其南北两侧经过多年地质实践后提出的。地壳波浪的概念起源于对地块波浪的认识,后者又始于对秦岭造山带内“半地垒—半地堑”构造系列及其所具有的近等间距性的认识。再后,对地壳运动斜向性和周期性认识的深化,又缘于对陕西地震的研究。因此,陕西是波浪镶嵌学说的故乡。中国构造网由北东向的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各分带与北西向的特提斯构造活动带各分带交织而成,陕西即位于中国构造网的中央部位。由于属于环太构造活动带的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Ct_4)和属于特提斯构造活动带的祁连—秦岭—大别构造带(Tt_4)的交织,在陕西中南部形成一个 X 形构造骨架,陕西境内的造山带及其分支全都位于这个骨架之上。这个构造骨架的中心是秦岭构造结(Tt_4Ct_4),其北为隶属于华北联合地块的陕甘宁地块(Tb_4Cb_4)之主体,其南为隶属于华南联合地块的扬子地块(Tb_3Cb_3)之西北一隅(汉南山块)。综观陕西各构造单元的特性,无不同华北、华南两大联合地壳块体的天平式摆动以及从东南向西北方传播的环太地壳波系和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传播的特提斯地壳波系的主导地位的周期性变更及其相互的叠加、干涉有关。秦岭构造结因其具有两大波系的双重构造活动性以及长期处于华北、华南地壳块体作天平式摆动的支点带上,因而具有很强的活动性与很复杂的构造。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凤县柴蚂金矿与特大型金矿八卦庙金矿毗邻,其金矿类型、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均与八卦庙金矿有惊人的相似性,属于"八卦庙式"金矿。1矿区地质特征陕西凤县柴蚂金矿床地处东秦岭西段南侧,毗邻八卦庙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凤县镇安褶皱束北缘。区内  相似文献   

9.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崤山金矿找 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1处。究基原因,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燕山期环崤山拆了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金矿找矿工作重点应围绕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开展。  相似文献   

10.
秦岭地区是认识我国地质一成矿特征的一把钥匙,是沟通我国南北方地质关系的一座桥梁.经地质工作者多年的艰苦努力,秦巴地区的地质一找矿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许多地质和找矿方面的重大问题有待  相似文献   

11.
南华北盆地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华北盆地包括周口坳陷和合肥坳陷 ,是横跨在华北地块南部和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之上的具有挤压和伸展双重性质的叠合盆地。受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影响 ,它在中生代表现为东秦岭—大别山北麓冲断带前沿的前陆盆地 ,到新生代转化为断陷盆地。区域上 ,南华北盆地和东秦岭—大别造山带跨越四大构造单元 ,由南向北依次为扬子板块、南秦岭—大别 (包括南大别碰撞杂岩带和北大别弧杂岩带 )构造带、北秦岭—北淮阳构造带、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和华北板块。其间分布着 5条主要断裂 ,即襄樊—广济断裂、桐柏—磨子潭断裂、方城—舒城断裂、确山—合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陕西省秦巴地区金矿找矿难度增大,笔者在研究金的富集规律、建立区域不同类型金的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的基础上,遵循相似地质条件和相似异常特征有可能找到相似矿床的经验规律,从Au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研究入手,结合目前的金矿勘查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异常分类、筛选,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12个金找矿预测区,并指出了各预测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主要的找矿区域及矿产类型,为该区下步金找矿工作部署,找矿方向提供了方向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夏县洞沟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大陆亚板块南部鄂尔多斯地块与河淮地块接触带南部,太行山地区中条山隆起中段。地层出露较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4地质队在2012—2015年对该区进行了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邻区艾沟金矿区成矿条件,认为构造破碎带及次级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意义重大。通过槽探、钻孔工程对构造破碎带及重点异常部位进行解剖,共发现了13条金矿化体,1条铜矿体和1条低品位金矿体;金矿体产于辉绿岩脉及其围岩接触带中,推断成矿作用与辉绿岩脉侵入及其接触带有关。成因类型应属破碎带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地质特征、化探异常特征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西秦岭金矿资源潜力分析和远景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4,13(1):10-15
本文结合甘肃省地矿局20多年来的金矿找矿实践和该区成矿地质背景,提出了甘肃西秦岭地区金矿带划分及其基本特征,金资源富集区及其特征,论述了该区金资源的远景评价。仅供今后对该区进行金矿勘查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是吉林省境内华北地块的一条界限断裂。野外地质、显微构造及同位素资料表明,沿该断裂两侧出露的台槽两区的岩石经历了由早期的韧性变形到晚期脆性碎裂这样一个长期复杂的变形变质过程,它们是不同深度层次的断裂构造特征在地表的反映。吉林省金矿集中分布于该剪切带中,二者构成一个应变统一体。所以,糜棱岩、确定断裂构造环境是远景找矿的重要条件。前人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地质找矿工作。本文根据1982~1984年对吉林省金矿成因研究的实际资料,在综合区域构造、矿区构造和显微构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辉发河—古洞河断裂性质为韧性剪切带,金矿为韧性剪切带金矿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秦巴地区位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两个相对稳定地质单元之间,处于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泥盆纪是秦巴地区由活动转向相对稳定的关键时期。现通过地层古生物、沉积相古地理、古地磁、古构造演化及化探等学科的研究,诸多资料均说明这一过渡地带的存在。一、对泥盆纪古地理环境的争议当前对秦巴地区泥盆纪所处的古地理环境尚有争议,有无深海、半深海环境存在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鉴于志留纪末期,秦巴地区的隆起和海退,已被众多的沉积间断和秦巴广大地区缺少泥盆统底部地层所证实,因而早泥盆世的浅水环境争议不大,主要分岐是在中晚泥盆世,其空间部位则集中于北秦岭。武汉地院的周正国认为,秦岭山阳地区上泥盆统存在形成半深海或深海环境的等深积岩;王鸿祯先生认为,山阳、柞水一带的中泥盆世“柞水系”和晚  相似文献   

17.
陕西山阳县香沟—夏家店金成矿带,是南秦岭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产出有王家坪金矿、龙头沟金矿、香沟金-钨矿、夏家店金矿等矿床;在金矿的勘查和研究中均发现Ba元素异常或重晶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本文通过矿床地质资料对比分析,结合龙头沟金矿、香沟金矿和桐树沟金矿重晶石的电子探针测试研究,发现重晶石中具有一定的金、银矿化特征,尤其是桐树沟金矿区内重晶石中显示一定的金异常(w(Au)=0.03%),同时具有Sb、Cu、Mo、Bi元素异常,与矿区金异常化探元素组合特征一致,有同期矿化的特点。重晶石化或Ba元素化探异常与金化探异常叠加部位均已发现金矿体(金矿床)。结合研究区区域磁异常带是构造岩浆活动带的认识,认为重晶石是深部成矿热液反复活动的指征;在山阳县桐树沟金矿—磨房沟金矿一带和商南县青石沟、过凤楼地区还具有发现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秦岭金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取得的进展 :八卦庙矿区发育有条带状的热水沉积岩 ,金矿床类型属于热水沉积韧性剪切带改造型 ,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型 ;马鞍桥金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属于华北板块南缘 ,含矿岩系为早古生代的深水斜坡浊积岩相 ,矿区的“浅色岩相”系变质成因 ;煎茶岭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而非超基性岩浆热液型金矿。以上研究为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指出了新方向和新类型  相似文献   

19.
秦巴地区中——酸性浅成小岩体与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秦岭大巴山地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爆破“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叙述了与岩体有成生联系的斑(玢)岩型、矽卡岩型、爆破(隐爆——坍塌)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岩体的成矿模式,同时指出了矿床类型和共(伴)生元素的成矿系列;指出分布在秦巴地区的5个印支期——燕山期岩体带中的21个小岩体群,其中数百个小岩体及其附近有找到多种类型金矿的可能,预测其找矿前景乐观,金矿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怀奎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4):258-263,275
秦岭金矿床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区,韧-脆性剪切带和大型断裂带控制金矿和成矿带的分布,矿床地质特征与美国卡林金矿类似,故称类卡林型金矿.秦岭地区金矿分为南带和北带,在阐述各带大中型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