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昆 《地震研究》1999,22(3):290-29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因此GIS技术的进步直接受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影响。本归纳总结了GIS软件的功能与特点。对GIS软件所支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界面及数据交换格式作了深入的比较与分析。中一些最常用的GIS软件产品被选作代表性系统以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最后,GIS软件近期内的几处主要发展趋势(开放的GIS、面向对象的GIS和桌面GIS)也在中得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筑物震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的建筑物损失的快速评估方法,建设开发了具有实用意义的城市建筑物震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研制结果表明,GIS可以方便地与城市建筑物信息进行空间匹配,实现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文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评价油气资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综合地学各学科信息,结合GIS的功能和特点,建立GIS综合评价模型是本研究的关键。将所建模型对松辽盆地南缘白垩系地层油气远景式进行预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下的实现方法。以东亚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为例,在GIS平台下,利用GIS的图层叠加和拼接,空间数据查询和综合分析功能,编制了东亚地区地震构造图,划分了该区的震源区,并得到了各潜在震源区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相似文献   

5.
利用GIS技术建立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地震地质》1998,20(4):150-44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将GIS技术应用于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研究,以GIS工具软件Mapinfo及Arc/info为软件开发平台,初步建立了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查询、空间特征相关分析等功能,为工程地震研究中各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景来 《地震研究》2000,23(3):356-360
以云南《玉溪地震减灾信息系统》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即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解决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问题。发挥知识经济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作用,使地震灾害评估工作智能化或并智能化。把地震后的高强度野外考察工作分散在平时的资料收信和数据库的建立上,从而逐步达到在室内就能完成快速评估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北天山活动断裂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树中  宋立军 《内陆地震》1998,12(4):367-37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将地理学、系统理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对地学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它具有以下3个特征:(1)具有采集、存贮和输出多种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能产生高层次地理信息;(3)能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可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过程动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有比其他分析工具更强大、更优越的的性能,因此…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应用一种新的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以34°─41°N、110°─120°E范围内的41幅等震线图为数据基础建造了地震烈度衰减信息系统研究原型IAIS,重点在于利用、发掘GIS在管理、应用地震烈度衰减信息方面的能力。系统以GISI具软件ARC/INFO为开发平台,将每一幅等震线图存贮为一个专题图层,建立拓扑结构确定等震线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等震线图中所表示的描述性特征存入特征属性文件,并通过一个共同的项使等震线和烈度分区与属性表中的描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系统提供了从震中分布图或地震序号、发震时间等查询、显示各个等震线图的功能,并可以交互式地量算各等震线的长、短半轴,自动量算各烈度区的面积等。针对将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及不同投影参数的等震线图转绘编制综合等震线图的主要困难,本文研究了ARC/INFO中的投影转绘问题。系统按“留大舍小”的原则自动生成综合等震线图。同时,IAIS实现了综合等震线图的计算机管理,包括显示、查询、局部修改、统计量算等。  相似文献   

9.
MapGIS在沈阳市地震影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技术骼国产软件平台MapGIS进行二次开发,加入地震灾害预测及评估统计分析模块,邮对沈阳市地震影响和震害快速评估,以及信息查询、更新等功能,从而为沈阳市宏观估计地震及抗震救灾决策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球信息系统简称GIS是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新技术。其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成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简要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在国外火山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应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进行火山监测,预测及火山灾害评估等火山减灾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火山减灾工作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提出火山减灾应大量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且指出未来山减灾工作的方向是综合、系统、实时、动态、立体化和可持续减灾。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不同区划方法编图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AI)的地震危险性智能辅助评估系统(SHES)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震构造信息系统(STIS)联合应用于太原-临汾地区地震区划的结果。为了对比分析衰减关系的影响,编图中也采用了借助误差向后传播算法建立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零讯     
全国1∶25万数据库通过验收鉴定国家测绘局“九五”重点工程项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万数据库建库工程日前已按计划完成,并于1998年11月7日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通过了国家测绘局主持的鉴定和国家验收。鉴定委员会由7名院士及5名我国GI...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IS的定义、特点、内容和目前的应用范围以及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情况;阐述了地震灾害以及减灾工作的特点,包括震前、震中和震后的数据准备和行动协调;说明了GIS在整个减灾过程应用中的优势;介绍了GIS在当前地震防灾中应用的一些实例。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和中国地震局(CSB)联合举办的“I-UGG/CSB大陆地震与减轻地震灾害国际培训班”于1998年10月4~14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国际培训班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培训班得到了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绘制综合等震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地震地质》1999,21(2):61-158
利用GIS的拓扑叠加原理绘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综合等震线,并将这种方法加以推广,编制了利用GIS绘制综合等震线的通用程序,为工程地震研究中的烈度区划工作提供了方便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在EWS上以OODB方式实现的关于振动环境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该系统中包括了钻孔记录数据、PS测井数据、158栋建筑物的数据、89台受弱振影响的精密仪器的数据、地脉动数据、建筑物上的脉动数据和地形图。该地理信息系统还包括如下系统:①数据显示查询系统;②土-结动力特性的评估系统;③波形分析系统。此处,通过增加建筑物结构数据和一些动态分析方法,该系统对于振动环境的分析也是有用的。而且,在增加了生命线、危险物等数据后,该系统是易于被应用于校园规划的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的目标是为估计大地震应急反应的可能资源需求、减灾时机和社会经济影响而发展新的方法,并在损失估计模型中包含这类方法。本研究使用了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基于损失评估模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并的得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的支持,还使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影响评估小组正在开发的可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新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这些方法可用来预测大地震的应急应问题、社会经济影响的后果,以及被大  相似文献   

19.
地下逸出气地震信息系统(GGEIS)包括观测数据管理、文字信息管理、实用工具和系统维护等子系统,可根据台站信息自动产生观测数据库,能够对数据库进行交叉管理和数据查询。在本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子系统和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岩溶塌陷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塌陷是我国岩溶区主要地质灾害,它和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等构成我国六大地质灾害类型。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颁布和实施,不同灾种的风险评估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估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塌陷项目组结合多年岩溶塌陷研究的经验,研制开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岩溶塌陷灾害管理与风险评估系统(GMRS)。本文以水城盆地为例,全面介绍运用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