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属离子对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几种金属离子分别对健康虾和病虾酸性磷酸酶ACPase(EC3.1.3.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2+、Mg^2+、Cd^2+对酶无明显抑制作用,Zn^2+、Cu^2+、Hg^2+对酶活力抑制明显。当Hg^2+离子浓度达0.5mmol/dm^2时,酶活力被抑制96%和95%;各金属离子对酶的抑制强度依次为Hg^2+〉Cu^2+〉Zn^2+〉Pb^2+〉Cd^2+、Mg^2+〉Ni^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普及,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对虾幼体的疾病逐渐增多和日趋严重,我们以长毛对虾无节幼体作为材料,通过单种药物与混合药物不同浓度的试验,观察其幼体的变态速度、变态率、活力等,为对虾人工育苗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相似文献   

3.
氨对长毛对虾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栋梁  高淑英 《台湾海峡》1994,13(2):133-137
氨对长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试验表明:蚤状幼体对氨最每天敏感,而仔虾幼体对氨的耐受性最强,在盐度32,PH8.20,水温29.0℃时,无节幼体Ⅱ期,蚤状幼体Ⅰ期,仔虾第五天24h的LC50值分别为13.20(1.15)、9.97(0.87)、26.99(2.35)和60.81mg/dm^3ΣNH^+4(NH3)-N^1(5.30gm/dm^3NH3-N).Z1,M1,P5的48h的LC50值分别为5.  相似文献   

4.
长毛对虾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3-1994年在厦门海区采集长毛对虾雄性成虾,取其精巢,输精管和精荚,采用JEM-100CXⅡ透射电镜观察长毛对虾精子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并根据顶体形成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期。结果表明:长毛对虾精子形成过程分为早期精子细胞,中期精子细胞,晚期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四个时期。在早期精子细胞阶段,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其周围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囊泡,囊泡融合前顶体囊,囊内合成前顶体颗  相似文献   

5.
亚硝酸盐对长毛对虾幼体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淑英  邹栋梁 《台湾海峡》1994,13(3):236-239
长毛对虾幼体从无节幼体至仔虾期对亚硝酸盐的忍耐性依次增强。在盐度32,pH8.20和水温28±0.5℃的条件下,无节,蚤状,糖虾,仔虾24h的LC50值分别为7.63,15.09,22.92和64.58mg/dm^3NO22-N;蚤状,糖虾,仔虾48h的LC50值分别为11.9,11.41和37.34mg/dm^3NO2-N;仔虾72h和96h的LC50值分别为22.94和13.81mg/dm^3  相似文献   

6.
长毛对虾、短沟对虾和日本对虾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利用高新技术,如实行生殖和遗传操作进行对虾品种改良的设想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加紧实施,但对虾遗传和生殖学研究尚欠深入,限制了这项研究的进展。其中对虾染色体知识的贫乏和研究技术的短缺就是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7.
长毛对虾杆状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我国沿海各省市养殖对虾发生了特大的暴发性流行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报道1993年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暴发性流行病的症状与危害,在病虾中肠、肝胰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以及腹肌纤维间质细胞质等组织中发现了大量的无包涵体的具有囊膜的C亚群杆状病毒,描述了该病毒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及其引起宿主细胞的主要病理变化等,而正常虾组织无这些情况,为一类新的病毒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验了8种药物对长毛对虾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药物对受精卵的孵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剂量药物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毛对虾精子的发生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89-1994年每年4-5月,在福建省漳浦县海区采集长毛对虾,以雄虾精巢为材料,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长毛对虾的精子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长毛对虾精子的发生可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5个阶段。精原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分布在核内膜,孢质电子密度低,呈嗜酸性,细胞紧密排列在一起;初级精母细胞核糖体密度高,胞质呈现嗜酸性;次级精母细胞经历减数分裂变化;精子在细胞变态过  相似文献   

10.
池养长毛对虾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池养长毛对虾体长在6.8-123.9mm范围内的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池养长毛对虾雌、雄群体的生长特点是雌虾快于雄虾。由雌雄混合、雌虾、雄虾群体的体重对体长的相关曲线都很接近。  相似文献   

11.
乙二醇对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活力与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差示光谱及园二色性光谱等生物物理技术研究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经乙二醇微扰后的分子构象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乙二醇对酶分子构象有显著的影响。酶的内源荧光强度随乙二醇浓度增大而增强,Tyr、Trp残基的微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紫外差示光谱在220和275nm出现2个负峰,而236nm出现正峰,220和236nm的差吸收与酶分子主链去折叠有关,而275nm主要与Trp残在微环境变化有关;乙二醇  相似文献   

12.
镉,锌和锰对长毛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洋通报》1995,14(6):83-86
  相似文献   

13.
长毛对虾卵子发生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洪水根  朱燕 《海洋学报》1990,12(2):231-235
本文利用细胞化学的方法研究长毛对虾卵子发生中主要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糖类及酶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功能基因的研究(I)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某些化学修饰剂修饰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功能基因。结果表明,精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功能基团,当酶活力下降时,伴随着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显示酶活力与构象密切相关。健康虾酶对修饰剂的敏感性大于病虾酶。  相似文献   

15.
陈素丽  陈清西 《台湾海峡》1997,16(2):201-204
用化学修饰剂pCMB、NBS、K试剂修饰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酸性磷酸酶(ACPase,EC3.1.3.2),在修饰剂作用下,酶活力明显下降,健康虾酶对修饰剂的敏感性(NBS除外)大都在于病虾酶。修饰酶的紫外280nm吸收光谱以及荧光340nm发射光谱的变化,表明酶活力下降的同时酶构象也产生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酶分子的半胱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以及门冬氨酸、  相似文献   

16.
对虾弧菌制剂试制实验及其在长毛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进行了实验室弧菌扩大培养方法比较试验,制备成弧菌制剂。实验表明长毛对虾幼虾口服液弧菌制剂或经弧菌制剂浸泡处理,地于预防弧菌感染有一定作用。1995年连江大官坂垦区长毛对虾现场养殖实验证明,所采用的一套以弧菌制剂预防虾病的应用方案是可行的,可抑制弧菌引起的并发症,延慢病毒性疾病发生,减少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蔡心一 《台湾海峡》1991,10(1):63-68
1987年11月至1988年6月在福建佛昙湾两口换水条件好、砂泥底质的深水养虾池进行长毛对虾室外越冬和性腺促熟试验,结果表明:这两口池长毛对虾越冬成活率分别为75%和84%,性腺促熟率分别达到82%和61.3%,每尾亲虾的育苗量分别为3.5万尾和2.5万尾,切除眼柄促熟率的亲虾每尾育苗量也分别达到3.8万尾和2.5万尾,达到了生产的要求。文中还分析了这两口池促熟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域已报道的约90种对虾中,半数具有经济价值。其中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无论在捕捞还是在养殖业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3种虾的形态非常相近,特别是在早期生活史阶段,它们的幼体和仔虾很难区分,因而给对虾种群补充、预报和其它有关研究造成困难。尤其在热带海域,对虾生殖季节重叠,幼体和仔虾的鉴别更加重要,各期仔虾的数量统计需以严格的形态鉴别作为依据。作者对三种对虾的幼体的形态,区别已有专文报道(Liu and Liu,1994)。本文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仔虾的发育形态学,并进行了比较,使3种对虾的仔虾得以区别,并为今后的对虾生态学研究及资源管理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某些化学修饰剂修饰长毛对虾(Penaeuspenicillatus)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功能基团。结果表明,精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功能基团,当酶活力下降时,伴随着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显示酶活力与构系密切相关健康虾酶对修饰剂的敏感性大于病虾酶。  相似文献   

20.
pH改变对墨吉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usis de Man)象其它虾类一样,需要生活在一定的海洋生态环境中。温度、盐度、pH等理化因子,对其生长和生存都有很大影响。本文将新开挖虾池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Ⅰ.试验设计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