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钾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急缺矿产; 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晶质石墨、金刚石等矿产是国内外公认的战略性新兴矿产。根据国家建设的需求,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该工程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以“五位一体”为部署原则,进行了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相关矿种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创新研究,同时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批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支撑了赣南、闽西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带动了川西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农业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概要介绍了在钾盐找矿、华南“三稀”金属矿产调查、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建设、新疆奇台超大型晶质石墨矿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在华南、华北、中西部等主要成矿带“三稀”矿产、晶质石墨、萤石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研究、成矿模式构建、资源潜力评价、重点靶区优选、技术方法组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介绍了在公益性基础性调查研究中所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钾盐“二层楼”成矿模式和锂矿“五层楼+地下室层脉组合”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型得以完善,新发现靶区40处,矿产地14处,大型资源基地2处,新增KCl资源量3.5亿t,伟晶岩型锂资源量31.75万t,铍资源量1.6万t,石墨资源量7 378万t,脉石英56万t,萤石1 159万t,金刚石资源量2.29万克拉,新增重稀土资源量12万t,含磷锂铝石岩体型锂资源量38万t。该工程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钾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宗急缺矿产; 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晶质石墨、金刚石等矿产是国内外公认的战略性新兴矿产。根据国家建设的需求,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该工程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以“五位一体”为部署原则,进行了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相关矿种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创新研究,同时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批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支撑了赣南、闽西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带动了川西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农业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概要介绍了在钾盐找矿、华南“三稀”金属矿产调查、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建设、新疆奇台超大型晶质石墨矿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在华南、华北、中西部等主要成矿带“三稀”矿产、晶质石墨、萤石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研究、成矿模式构建、资源潜力评价、重点靶区优选、技术方法组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介绍了在公益性基础性调查研究中所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钾盐“二层楼”成矿模式和锂矿“五层楼+地下室层脉组合”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型得以完善,新发现靶区40处,矿产地14处,大型资源基地2处,新增KCl资源量3.5亿t,伟晶岩型锂资源量31.75万t,铍资源量1.6万t,石墨资源量7 378万t,脉石英56万t,萤石1 159万t,金刚石资源量2.29万克拉,新增重稀土资源量12万t,含磷锂铝石岩体型锂资源量38万t。该工程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钾盐、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叶蜡石、脉石英、晶质石墨、硼等矿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需求量也逐步攀升。 “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工程”(2019—2021)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助推形成大型资源基地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开展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锂、钾、铍、铌钽、萤石、脉石英等矿种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的创新研究,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概要介绍了该工程在川东北锂钾找矿、川西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调查、新疆阿尔金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江西赣南—福建浦城地区萤石、硼资源、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产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川东北、川西、阿尔金等主要成矿带稀有稀土矿产、萤石、脉石英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绿色调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钾盐、锂矿、萤石、脉石英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研究程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我国战略性矿产后续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稀矿产资源包括稀土、稀有和稀散矿产资源,其安全供应关系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国在三稀矿产找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以项目组2023年取得的找矿进展为例,在四川省冕宁牦牛坪超大型稀土矿床外围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的氟碳铈矿-萤石-重晶石-方解石矿脉;在四川省加达大型锂矿床外围钻获含锂辉石伟晶岩矿体。这些找矿新发现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但是,我国关键的稀有金属如锂、铌、钽还需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在三稀矿产资源调查研究领域还存在很多理论难题(如关键典型矿床的成因、三稀矿产空间分布规律等),相关技术领域还存在诸多瓶颈(如探测技术、共生伴生资源采选冶技术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三稀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并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成效,建议加强三稀矿产赋存状态、工业类型与成因类型以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登红 《地质学报》2019,93(6):1189-1209
自工业4.0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开始以来,关键矿产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2017年底,特朗普以总统令的方式要求美国对35种危机矿产实现"自给",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关键矿产的关注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远不如美国,不但大宗矿产需要大量进口,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的对外依存度也是居高不下,而中国社会对于这些"小矿种"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美国。因此,加强对关键矿产的调查研究与找矿勘查已经迫在眉睫。在当前形势下,为了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了国民经济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出将9种稀有金属、17种稀土金属、8种稀散金属、6种稀贵金属、3种稀有气体矿产、12种关键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和8种非金属矿产及铀作为中国的关键矿产。这8个大类41个矿种(组)与美国的35个矿种(组)大致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以稀有稀土稀散金属(三稀)矿产为重点开展了调查评价工作,在成矿理论、潜力评价、找矿突破、环境保护、物理选矿、找矿方法、分析测试、矿政管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尤其是通过对四川甲基卡及可尔因等地的找矿工作,新增资源储量相当于10个大型锂辉石矿床,为川西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我国铌钽铍等长期短缺的稀有金属仍然没有取得找矿突破,以往探明的资源往往品位低、难选冶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属于"呆矿";即便是以往具有优势的锡、锑、汞等有色金属也已经开始进口,湖南锡矿山等世界闻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纷纷进入资源枯竭阶段,接替资源难以为继,需要高度重视。建议在加强已有矿山深部找矿的同时,不但要继续攻克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还要对非常规的、新类型的关键矿产资源(如沉积型锂矿)加强研究、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攻关,从关键矿产的关键应用方面寻找突破口,让关键矿产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工矿产地质》2016,(4):231-231
正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国务院近日批复通过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将石油、天然气等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的24种矿产是: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金属矿产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非金属矿产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规划》明确,将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晶质石墨等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作为  相似文献   

7.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存在高风险的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等“三稀矿产”,铬、锰、钛、钴、镍、钒等其他战略性金属矿产,以及晶质石墨、萤石、滑石、硼等战略性非金属矿产.青海省的关键矿产种类丰富,矿床成因类型多样,资源潜力大.未来要聚焦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实践,加强青海省关键矿产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元素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查明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提高关键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立足国际国内关键矿产资源形势,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了全面提升对战略性矿产的管理、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及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西部阿坝、甘孜和凉山三州矿产资源丰富, 而且矿种齐全, 稀有、稀土和稀散金属矿产相互配套, 尤其是以牦牛坪为代表的稀土和以甲基卡为代表的稀有金属矿床都是全国知名的大型超大型优质关键矿产,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 川西还有以大水沟独立碲矿以及伴生在有色金属和铁矿中的钒、钛资源, 也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矿产。川西的锂矿资源丰富, 硬岩型锂矿储量国内第一, 而且品位高, 宜采选, 工艺成熟, 经济效益好。除了甲基卡之外, 还有石渠扎乌龙、马尔康党坝等一系列同类型的大中型锂矿, 为锂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保障。在甲基卡新发现的新三号脉(X03), 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富集6Li的锂矿脉(盐湖锂一般富集7Li), 6Li又是制造氢弹等核武器和今后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的关键原材料, 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无论是正在开采的甲基卡、李家沟、党坝还是尚未开发的扎乌龙等硬岩型锂矿, 都是轻金属矿产地, 总体上处于承载力较强、风险较小的地理环境, 只要加强管控, 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完全可控的。川西地区矿业开发的外部条件正在改善, 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民族政策的落实, 一方面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也为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提供了机遇。川西地区尤其是成都、绵阳、德阳、雅安、攀枝花等大中型城市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不但可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其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总之, 川西大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基地的建设, 不但有助于为国家提供关键矿产的资源保障,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既符合国家目标, 也符合人民利益, 应该加强地质勘查、综合利用与高端开发。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地质勘查基金设立于2009年,至今共设置勘查项目259个,总经费34.2亿元。勘查项目主要部署在甘肃北山、阿尔金—祁连山、西秦岭及陇东地区等主要成矿区带,勘查矿种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炭、地热、页岩气、铀)、金属矿产(铁、锰、钒、钛、铜铅锌、钨钼、金银、铌钽)、非金属矿产(萤石、石膏、晶质石墨、硅灰石、水泥灰岩、重晶石、花岗岩饰面石材)。其主要目的是增强矿产资源对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提高政府对矿产资源的调控水平,规范矿业权市场。通过省地矿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的组织实施,煤炭、页岩气、铁、铜、金、晶质石墨等矿种勘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以大会战的方式,相继开展了环县、正宁县南部、宁县中南部等大型煤田勘查,创造了地质找矿的"陇东模式",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204.6亿吨。为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在陇东、武威、敦煌盆地开展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中敦煌盆地页岩气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镜铁山外围卡瓦一带开展的铁矿勘查累计提交铁矿石资源量达5.3亿吨,是甘肃又一处在全国具有宏观影响的铁矿勘查重大成果。白银铜矿深部勘查是老矿山深部探边摸底找矿突破的典型事例,新增铜铅锌金属量51.93万吨,对延长白银铜矿山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金矿勘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累计探求金金属资源量43.07 t。晶质石墨作为新兴战略性矿产,连续找矿突破,初步探求资源量达490万吨。上述勘查成果显示,在矿业市场持续低迷的环境下,省地勘基金对全省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岩  陈宣华 《地质学报》2023,97(10):3475-3492
“十三五”以来,我国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DREAM),在“三稀”关键矿产成矿理论与勘查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三稀”矿产成矿系统深部结构、深部过程、矿产分布规律与矿体定位控制要素的整体研究,揭示了重要矿床的形成时代、成矿机制与成矿末端效应,实现重点矿集区“透明化”的勘查示范,通过增储实践,成效显著。(2)创建了“五元一体”稀土成矿与勘查模型,在赣南等地区新发现陆内浅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了以浸出相和赣南钻为核心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实现绿色、经济、安全、高效勘查评价和稀土找矿重大突破,赣州稀土资源储量增长显著。(3)在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建立伟晶岩型铍矿、矽卡岩型铍钨矿、锡石硫化物型锡钨铍矿、独立萤石矿、脉状铅锌矿“五位一体”成矿新模型,新发现祥林、日纳等大型矿床,整体达超大型规模,开辟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战略新区,取得铍-钨-锡等关键矿产找矿重大突破。(4)初步建立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锂能源矿产成矿理论,创新“五层楼+地下室”锂矿勘查模型,“以锂找锂”探测技术助力深部找矿。将黏土型锂资源分为火山...  相似文献   

11.
素有"黑金子"称谓的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的矿物原料。文章以阿尔金南缘金鸿山—俄博梁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认为金鸿山—俄博梁地区具备较好的晶质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河北地质》2007,(1):11-11
《河北省矿产资源重点矿种成矿远景区划》项目,建立了11种矿产预测空间数据库(含11种矿产),总结了11种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确定了找矿靶区,预测资源量铁矿57.54亿吨、煤矿297.6亿吨、金689吨、银5547吨、铜203万吨、铅锌565万吨。  相似文献   

13.
文俊  张航飞  竹合林  李复勇 《地质论评》2021,67(6):67061802-67061803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状。四川恰好属于缺乏萤石矿和无萤石成矿区带的地区(王吉平等,2010),在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上的马边地区发现萤石矿床,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重要应用,未来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陈军元等,2021),无疑对乌蒙山马边地区的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对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的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新兴材料矿产提出了迫切需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目录。康保县作为当前河北省探矿的热门区域,研究其成矿条件、确定找矿方向对提高勘查效率、提升找矿成果尤为重要。通过查明研究区与全国主要成矿区带的位置关系,指出研究区位于多种矿产矿集区的结合地带;对石墨、稀有金属、萤石及石英岩成矿条件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开展野外调查,发现上述矿种矿化较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具有较大的成矿远景。针对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石墨调查以东井子岩组和三夏天组为主;稀有金属调查以海西期碱性花岗岩为主;萤石勘查应结合地质背景和化探异常优选普查区;高品质石英岩调查应以戈家营组和三夏天组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新兴材料矿产提出了迫切需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目录。康保县作为当前河北省探矿的热门区域,研究其成矿条件、确定找矿方向对提高勘查效率、提升找矿成果尤为重要。通过查明研究区与全国主要成矿区带的位置关系,指出研究区位于多种矿产矿集区的结合地带; 对石墨、稀有金属、萤石及石英岩成矿条件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开展野外调查,发现上述矿种矿化较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具有较大的成矿远景。针对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石墨调查以东井子岩组和三夏天组为主; 稀有金属调查以海西期碱性花岗岩为主; 萤石勘查应结合地质背景和化探异常优选普查区; 高品质石英岩调查应以戈家营组和三夏天组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商朋强  祁才吉  焦森  熊先孝  关炳庭  张杨 《地质通报》2019,38(10):1758-1767
为摸清全国钾盐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和成果,系统地开展了中国钾盐矿成矿特征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钾盐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以第四纪盐湖型钾盐矿为主,成矿时代以第四纪为主。钾盐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大型新生代陆相成盐盆地,在空间上可划分为12个Ⅲ级成矿区带。在典型矿床、区域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第四纪盐湖型、深藏地下卤水型、碎屑岩型、碳酸盐岩型4类钾盐矿的预测评价模型特征。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共圈定钾盐矿最小预测区320个,归并圈定了42个3级预测区,并对各预测区进行了定量预测评价,60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32.63×10~8t(KCl),其中500m以浅钾盐矿预测资源量计15.10×10~8t。分析结果显示,全国以柴达木盆地及北缘钾盐成矿带和塔里木盆地钾盐矿成矿带预测资源量较大,预测资源量主要为第四纪盐湖型和深藏地下卤水型。潜力预测工作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的钾盐矿床地质和勘查信息资料水平,对指导钾盐矿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新兴材料矿产提出了迫切需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目录。康保县作为当前河北省探矿的热门区域,研究其成矿条件、确定找矿方向对提高勘查效率、提升找矿成果尤为重要。通过查明研究区与全国主要成矿区带的位置关系,指出研究区位于多种矿产矿集区的结合地带; 对石墨、稀有金属、萤石及石英岩成矿条件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对比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开展野外调查,发现上述矿种矿化较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具有较大的成矿远景。针对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石墨调查以东井子岩组和三夏天组为主; 稀有金属调查以海西期碱性花岗岩为主; 萤石勘查应结合地质背景和化探异常优选普查区; 高品质石英岩调查应以戈家营组和三夏天组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设立"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工作项目,拉开了我国关键矿产调查研究的序幕,在国内起到了引领作用,国际上也处于领跑行列。2012~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升项目规格,专门设立"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计划项目,以四川甲基卡锂矿、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新疆大红柳滩稀有金属、湘鄂赣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等作为重点,并在2013~2014年间取得甲基卡近年来的第一次找矿突破,发现了新三号脉。2015~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加重视关键矿产,专门设立"大宗急缺矿产和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或多或少都与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有关,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消费将迎来快速增长期.本文选取石墨、萤石、高纯石英、叶蜡石四种非金属矿产为战略非金属矿产,收集其产量、消费量、贸易情况等资料,对其重要性及用途、供需情况等进行研究,并对其未来需求趋势进行预测.本文认为石墨、高纯石英、萤石、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