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南油田构造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油产量低、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大三大矛盾.为了提高阿南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用程度,提高油田产油量,降低含水率,为下一步新区块投入开发及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依据,以阿11断块的阿11-304井组(其开发层位是A上Ⅰ油组)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井组内及邻近区域内井的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井组内注采井的动态资料,参考注采井的产吸剖面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井组稳定注水的6种方案,优化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注水参数.  相似文献   

2.
李留仁 《西北地质》2000,33(3):36-41
阿南油田构造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存在油产量低、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大三大矛盾。为了提高阿南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的运用程度,提高油田产油量,降低含水率,为下一步新区块投入开发及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依据,以阿11断块的阿11-304井组(其开发层位是AI^上油组)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井组内及邻近区域内井的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井组内注采井的动态资料,参考注采井的产吸剖面资料,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井组稳定注水的6种方案,优化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注水参数。  相似文献   

3.
阿南油田构造复杂 ,非均质性较强 ,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田 ,注水开发存在油产量低、采出程度低、稳产难度大三大矛盾。为了提高阿南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用程度 ,提高油田产油量 ,降低含水率 ,为下一步新区块投入开发及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以阿 11断块的阿 11- 30 4井组 (其开发层位是 A上 油组 )为研究对象 ,充分利用井组内及邻近区域内井的油藏精细描述静态资料和井组内注采井的动态资料 ,参考注采井的产吸剖面资料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井组稳定注水的 6种方案 ,优化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注水参数。  相似文献   

4.
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采液速度和采油速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指标,依照其变化可以把油田不同开采阶段划分为3种模式:提液稳产模式、稳液降产模式和降液控水模式。注采结构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果,在油气田不同的开发阶段,注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注采结构优化调整目的,针对沉积微相、沉积构造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的研究,根据构造特点调整注采结构,根据微构造、沉积微相特征进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调整,从而提高注水结构面横纵向调整和注水井整体调整以及油田分区、油井分类及单井结构调整等注采结构优化调整的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5.
肖蔚 《江苏地质》2002,26(2):84-87
溱潼凹陷台南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率。运用变差函数方法,研究井间储层纵,横向变化的特点,用克立金法和条件模拟法建立台南油田储层地质模型。该模型在油田开发调整井部署,注采井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女34断块水平井提高采收率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女寺油田女34断块是大港油区典型的低渗透块状砂岩断块油藏,由于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注水开发见效快、水淹快,并且形成油藏次生底水,作为水平井技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先导试验区块,经过深入地质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相继完钻2口水平井,同时进行注采井网调整,编制了水平井和直井采油、直井注水的混合外网调整方案,方案实施后,断块采油速度由0.6%提高到2.6%,采收率提高8个百分点,开发效果显改善,实践证明水半井技术是改善低渗透非均质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2)
近几年来,每年国内的探明总储量中低渗透油田大约占70%以上;而低渗透油藏储量中未动用的部分约占60%以上。要提高我国的油田原油生产能力,主要途径就是开发低渗透油田,而井网及其适应性研究已成为低渗透油田开发创效益的重中之重[1]。白豹油田长3、长4+5、长6等均为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且发育裂缝,这就很大程度地扩大了渗透率的方向性。所以,注采井排在布设时应平行裂缝走向,使注采驱油方向延垂直裂缝走向,可以极大地使基质孔隙的波及体积提高[2-3]。这一点白豹油田做得很好,开发初期采用菱形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注水、采油井排基本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微裂缝走向)平行,虽然如此,白豹油田实际开发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综合经济分析法对白豹油田水驱开发区块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行再一次研究,为下步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能预测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然而,为兼顾油田的开发成本与开采效果,海上油田一般采用多层合注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多层开采下产能预测十分困难,特别是中高含水期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后的产能预测。以地质、油藏、测井、钻完井等多专业相融合为突破口,采用"单因素解析多因素耦合"的研究思路,系统总结了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的主控因素:宏观上,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成藏过程中的差异充注等地质因素控制;微观上,受油水渗流、流场分布和压力变化等开发因素影响;同时,产能与工程因素的完井方式相关。通过建立由多元主控因素定量耦合的产能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多层砂岩油藏定向井中高含水期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目标油田实际投产井的验证,表明新的预测方法准确度较高,精度达到89%。  相似文献   

9.
针对渤海SZ油田采用合注合采生产方式,测试资料少,难以有效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砂体(Miall的4级构型单元)解剖成果,结合调整井水淹状况,通过单砂体侧向接触类型判别井间储层连通性的方法,同时引入非连通厚度和非连通比例指标的概念从静态角度对单砂体连通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克服了注采对应率等指标仅能反映采油井连通状况,而无法全面、真实反映井间注采连通状况的局限性。利用新指标可以对不同井组注采连通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直观展示出不同井组注采连通状况的差异,进而指导油田进一步完善局部注采井网、释放剩余油潜力。以新指标为依据,指出了注采连通状况较差的潜力井组,并在潜力井组部署试验井,试验井实际生产状况与指标预测结果一致,证实新指标效果较好,可以为同类型油田进行连通性判别及连通状况定量表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民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4):440-446
曙光油田低渗油藏存在老井低产与注压高注不进的双重难题,需要实施重复压裂提高产能.但常规重复压裂存在改造效果差和快速水窜风险,因而选择在注采对应井开展转向压裂矿场实验研究.通过注采对应井转向压裂方案研究、转向剂筛选及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此次实验研究中,注采井均实施转向压裂,拓宽了转向压裂的思路,扩大了转向压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验证了转向压裂对老井挖潜增产、提高低渗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白马中区延长组长8油藏是典型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极高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杂的油水运动规律给注水开发方案制定带来较大困难。本次研究以生产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针对注水开发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政策,为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该油田在注水开发中存在三大矛盾,即注采井网与裂缝系统之间的矛盾,地层压力与单井产能之间的矛盾以及含水上升与注水参数之间的矛盾。研究结果认为深部调剖、高含水井转注、周期注水、优化注采参数、局部井网加密等开发政策的调整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矛盾。  相似文献   

12.
泥质夹层对油砂SAGD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影响。以加拿大麦凯河某区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位于注入井上方和注采井间的泥质薄夹层进行表征,模拟对比了泥质薄夹层的位置、延展长度、渗透率、厚度以及条数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油砂SAGD开发的泥质薄夹层的临界参数。研究表明,泥质薄夹层位于注入井上方时对SAGD开发效果影响较小,位于注采井间时有不利影响,且越靠近生产井,蒸汽腔发育越晚,累产油量越低。注采井间泥质薄夹层超过7条、延展长度超过20 m时蒸汽腔几乎不发育,而渗透率与厚度对SAGD开发效果影响不明显。因此油砂SAGD布井时注采井间应尽量避开泥质薄夹层,从而有效降低泥质薄夹层对SAGD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油砂SAGD部署、规避地质风险、实现SAGD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出温度是影响地热能有效利用率的关键指标,采出温度越高,热储开发效果越好。岩溶热储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热储层类型,其采出温度受到储层参数的影响。以河南清丰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为例,通过建立热储地质模型并利用7口地热井资料,进行基于热流和井储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储层地质条件和回灌参数对采出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断层的存在加速了热储中低温区向生产井的扩散,导致热突破时间的提前。在开采后期,有断层情况下采出温度较高,且变化曲线斜率远高于无断层情况,表明断层有助于提高清丰地区热平衡时的采出温度,最终有利于增加采热量。目前,一般认为,注采井距越小采出温度越低。但是,当回灌速率高于50 kg/s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采出温度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注采井距835 m下的采出温度甚至高于1 000 m的情况。最后,确定清丰地区特定场景下的最优回灌参数组合为:回灌温度20℃、回灌速率50 kg/s、注采井距835 m。本研究结果将为清丰地区或其他类似岩溶热储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4.
陈青  闫长辉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3,23(3):101-103
注采试井分析以多井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求解注采井地下渗流的精确解,研究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关系,用注采比、注采井距、注采污染系数比、注采窜流系数比等参数刻画注、采井间关系。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地下渗流力学理论,从单井的参数分析发展到井问关系分析,因此也从研究内容上补充了现代试井分析。在建立无穷大地层油水两相双重介质续流污染的注采无量纲模型基础上,对注采无量纲模型求精确解,将其数值反演求实空间解,制作出注采试井双对数理论图版。  相似文献   

15.
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在非均质油层中,井网调整对油藏采出程度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油田开发后期,井网调整对油田开发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和调整是油田必须研究的课题。安塞油田化子坪油藏现已处在开发的中后期,由于地层情况复杂,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地区井网需进一步调整。经过实践调研分析,研究区是建立在老井网之上的注采体系,后期调整非常困难,而研究区裂缝较多,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后期井网调整埋下隐患。需加快研究井网调整措施,为下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驱油效果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会珍  武英利  耿晶 《西北地质》2004,37(4):113-116
在聚合物驱油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矿场试验效果,分析了蒙古林砂岩油藏注聚合物见效井的地质特征和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储层因素,对油田今后编制聚合物驱油方案和开发调整方案、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率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洪东 《世界地质》2001,20(2):148-154
油田水下窄小分流砂体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现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低,制约了分层注水调整技术优势的发挥,影响了开发效果。提出一套适合窄小砂体油田注采系统的调整,即以单砂体研究为基础,“分砂体、分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全方位优化转注方案 ”,对原井网进行了加密调整、细分注水。合理的注采系统调整是控制油田产量递减、提高水驱油采收率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濮城油田沙一段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层的产能,注水效果及石油采收率。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的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平面的非均质性三个方面作了系统研究,该区储层的非均质程度以严重非均质型为主,层内夹层多,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隔层分布稳定,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油田开发以层内矛盾为主,所以研究层内非均质特征能为揭示砂体展布及合理划分开发单元,选择注采系统,为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二、三次采油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层对比在低渗透砂岩小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陕北低渗透砂岩小油田因沉积微相多变,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强,整个油层组笼统注采开发采出程度低以及经济效益差等现状,通过对顺宁长2^1油藏充分利用岩芯分析和测井曲线等基础地质资料,加强沉积微相研究,开展油藏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及小层砂体连通性分析.明确了主要注采小层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为优化注水开发方案和选用先进注采配套工艺技术措施提供了比笼统注采更为精细的开发地质依据。实施后明显提高了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6)
谭家营张家河区虽然开发年限不长,但是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注采对应率差、油井见效程度低、未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等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实现油藏开发最优化化,通过对区块静态、动态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注采井网调整、油水井调层补孔、暂停低效油水井、恢复部分潜力关停井等调整措施,有效解决了层间、层内、平面三大矛盾,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