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信息、促进城市物联网建设、促进城市智能化发展和多功能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基础测绘与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和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空间基底数据、时空信息云平台和实景三维的应用;最后探析了上海和武汉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或时空信息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城市测绘是保障和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活动。本文在阐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建设过程、技术参考模型和重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评价与标准编制、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建设和专题时空信息应用等方面探讨城市测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任务,以期为思考和实践新型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测绘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城市基础测绘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内容,将城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分为建设完善与全面转型服务两个具体阶段,同时指出了未来城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迅速发展,这些科技成就也影响和渗透到学校的全面建设中。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的前沿技术得以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智慧校园建设也有序进行并成果显著,学校与智慧城市对接、建设智慧校园亦是必然的趋势。在校园内建立高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是智慧校园建设必要的坐标框架和参考标准,也为相关专业的测绘教学、训练实习、案例分析、数据处理等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现势数据,提高了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本文将从控制测量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智慧校园与提高测绘类教学水平和质量、校园的规划建设、学校管理与维护等方面阐述其深刻的意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时空大数据平台早期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数据汇聚难、更新不及时、服务不智能、应用不聚焦等问题,该文围绕新时期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的工作定位以及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技术变革,在变化发现增量更新、多尺度联动更新、网络抓取汇聚更新、平台智能化改造以及示范应用聚焦选取等方面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思路。结合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探索了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行使提供主动与智能服务,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基础性公共信息服务的试点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基础测绘产品样式固定、技术手段单一、数据更新滞后等制约成果的深度应用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宁夏试点在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政策标准体系”方面的探索实践,研究形成面向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两支撑、一提升”根本定位的基础测绘体系架构和创新成果。基于宁夏试点在全区尤其是非城市区域的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成效表明:宁夏试点创新的产品模式、数据表达、生产组织、关键技术、应用实践等体系成果能够贴近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可以为丰富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成果和引导全国其他地方相关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宁夏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凯  刘鹏飞 《测绘通报》2022,(11):132-134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BIM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深入应用,城市级地下管网BIM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三维实景中国建设中的必要一环。本文结合新型基础测绘在地下空间测绘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地下管网测绘数据与BIM深度融合技术快速构建城市级地下管网BIM的技术流程和体系,构建了城市级别(GIS)场景下的精细化BIM模型,实现了测绘数据与设计数据的无缝融合,打通了多专业协同中与测绘数据融合的通道,为看不见的地下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底座。基于本文研究成果,以某城市为应用案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智慧水务云平台建设、智慧管廊施工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础测绘多年存在的产品不好用等问题以及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迫切建立的需求,在分析国内外先进城市产品体系情况基础上,围绕智慧城市对空间数据的需求,汲取先进经验,设计符合北京情况的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并对地理实体、地理场景、标准化产品、定制化产品及服务类等产品内容、指标、服务范围及应用需求应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初步构建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将有利支撑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及政策标准体系的研究建立,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智慧城市基本概念与国内外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测绘高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伟  金贤锋 《测绘通报》2020,(12):58-64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建设及未来的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支撑。以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为主要特征的测绘地理信息,能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各环节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基于数据成果的定制服务。而融合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实现统一“底图”、统一“底数”、统一“底线”、统一“底板”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以及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梳理“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构成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技术体系和数据成果定制体系两个方面,研究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展望了面向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案,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融合海量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直观真实地展现轨道交通沿线和TOD资源分布,并实现用地的空间分析和历史、现状、未来全周期精细化管理,为轨道交通管理者提供宏观分析和科学决策辅助,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本文基于G...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在深入研究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将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提出一套适用于隧道结构和病害监测的硬件集成方案,研发了一套高效快速获取地下空间结构三维几何特征的方法,实现了隧道结构表观几何特征和病害监测成果高精度提取,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轨道交通隧道全断面智能识别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检测装备的研发,实现了轨道交通全断面病害的智能检测与隧道服役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周秀华  李乃强 《测绘通报》2021,(8):102-105,157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基础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的扩展,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和更新频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不同精度、不同来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实体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尤其是铁路、高速、国省道、城市主干道。本文重点围绕道路实体研究数据间的差异性,建立了自动匹配评价指标;并基于FME平台搭建同名匹配、变化检测和增量更新模型,实现了道路实体自动更新和融合,缩短了道路实体更新周期。“十三五”第2轮基础测绘更新项目利用该技术完成了重要道路实体的融合,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智慧地铁的建设需要三维模型的支撑,运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智慧地铁提供了三维数据支撑,推动了全生命周期智慧地铁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以雄安新区城市轨道交通R1线为研究区,对其沿线85 km进行了无人机航飞工作,通过数据处理获取了沿线三维实景模型,并对模型成果精度进行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此次倾斜摄影测量成果满足1:500比例尺要求。此外,还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由二维向三维转变开拓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翼飞 《全球定位系统》2019,44(2):116-120,126
针对广西测绘基准管理运维和服务分散、机械和线下管理业务的不足,基于互联网、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等技术构建广西现代测绘基准管理与综合服务平台,对广西现代测绘基准进行统筹监管、智能化运维管理和差分服务(C/S)与线上一体化服务(B/S).通过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并网管理,提升政务服务和安全监管的能力;利用视频监控、电子运维和委托保管制度实现运维的智能化;利用全线上申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自动化解算和多级多星定位服务,提升用户申请和使用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平台的建设明显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运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PS-InSAR在轨道交通形变特征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变监测领域。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专题的形变特征。首先,利用26景TerraSAR-X影像在上海开展高分辨率PS-InSAR沉降精细测量,得到轨道交通网络整体的沉降格局;然后,针对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分类探讨其形变特性及原因;最后,进行测量结果的精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已成为上海轨道交通沿线主要的沉降原因;不同建成时期和建设形式的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早期建设路段比晚期建设路段更稳定,高架路段比地下路段沉降速率更小;PS-InSAR与水准数据保持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高分辨率PS-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通形变监测、管理维护和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智能驾驶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形成两大平行发展、相互作用的体系,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物联网技术(IOT)的发展,数字孪生的理念被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笔者所在单位面向数字孪生城市和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从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新需求、智能化全息测绘关键技术及测绘成果等方面展开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智能化全息测绘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兴机场线是北京首条建设运营的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本文介绍了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测量技术,通过研究新技术与常规测量手段的结合,总结了一套适用于高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测量技术,可供类似项目参考或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移动GIS的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和ARCGIS Mobile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撑下,为测绘行业建立基于移动GIS的测绘系统创造了条件。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基于ARCGIS Mobile与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在智能手机平台上实现移动GIS测绘系统,为外业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提供了方便条件,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区域沉降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轨道交通穿越沉降漏斗区和沉降带时,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及运营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影响。为使测量技术更好地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服务,本文以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建设的实际测量作业为背景,通过分析、研究与总结,从高程贯通误差公式设计依据、地面沉降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考虑地面沉降的高程贯通误差计算、建设阶段实际地面沉降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区域沉降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是在工程实践中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的成果,对今后我国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测量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