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现场采样方法对福建沿海文昌鱼(Branchiostoma balcheri)的分布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文昌鱼的保护提供依据。全省19个海区潮间带均未捕获文昌鱼;12个海区的潮下带浅海定量调查中,仅5个海区采集到文昌鱼。东山湾海区文昌鱼密度最高,为41.67尾/m2,其次是厦门十八线海区,为14.5尾/m2,厦门南线海区和黄厝海区分别为5.39尾/m2和4.71尾/m2,泉州大港海区仅捕到1尾,闽江口3个海区均未捕获。所获文昌鱼年龄大多为1龄,占39.2%,2龄占23.5%,3龄占25.5%,其他(1龄以下、4龄、5龄及以上)占11.8%。与20多年前的历史资料相比,文昌鱼的分布区大为缩小,资源量大为降低,资源已濒临枯竭。必须加大对文昌鱼资源的保护力度,有必要增设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文昌鱼保护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厦门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方永强  齐襄  梁苹  洪桂英 《海洋学报》1990,12(5):631-637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区文昌鱼性腺发育的周年观察,测定成熟系数以及年龄和性腺发育的关系.作者认为厦门文昌鱼生殖季节为5月上旬-7月,6月为生殖旺季.文昌鱼种群在海区的性腺发育是不同步的,但卵母细胞从大生长期以后的发育则是同步的,属一次性产卵或释精,其后性腺消失.每尾成年文昌鱼一年只生殖一次.当年生文昌鱼,翌年性腺即可成熟,4龄文昌鱼仍有生殖能力.最后,文中讨论了水温与文昌鱼性腺发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厦门黄厝海区文昌鱼的分布及其与底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周秋麟  何明海 《台湾海峡》1990,9(2):185-189
本文根据1989年3月在厦门黄厝海区进行的文昌鱼生态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文昌鱼的分布及其与底质的关系,探讨了文昌鱼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洋通道及港口图集》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编制、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于1996年6月正式出版。 21世纪是人类走向海洋、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出版这本图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该图集为世界海洋普通地理图集,军需民用。为部队各级指挥机关、从事海洋工作的各个部门了解和研究世界海区地理情况提供可靠的信息,也可作为广大读者了解海洋知识和海洋地理情况的参考书。图集内容由总图、海区图、海上通道  相似文献   

5.
厦门海域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014年 8月在厦门黄厝和十八线潮下带海区,以及 2014年 1月-6月在厦门玩月坡潮间带获得的文昌鱼及其 他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厦门海域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黄厝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 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25种、80. 7 i nd/ m 2 和 13. 46 g/ m 2 ,十八线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25种、 76. 2 i nd/ m 2 和 6. 53 g/ m 2 。黄厝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丰度指数 ( d ) 平均值略低于十八线潮下带,而均匀度指数 (J ) 和物种 多样性指数 ( H' ) 平均值略高于十八线潮下带。黄厝潮下带、十八线潮下带的文昌鱼栖息密度分别为 51. 1i nd/ m 2 和 39. 8 i nd/ m 2 文昌鱼生物量分别为 4. 63 g/ m 2 和 3. 68 g/ m 2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除了黄厝海区和十八线海区之间的文昌鱼体长呈显著差 异,其余文昌鱼种群参数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与底质粒径分选系数呈显著负相 关。玩月坡潮间带低潮区文昌鱼及其他大型底栖动物资源贫乏。厦门海域文昌鱼的资源量与文昌鱼放流、海岸工程和采砂作 业有关。  相似文献   

6.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文昌鱼科(Branchiostomidae),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认为(Carrol,1988),文昌鱼是和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无脊椎动物,在系统演化上,它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珍贵材料。此外,文昌鱼体内蛋白含量高达70%,并含有丰富的碘、铁和磷,脂肪含量低(Svetashev et al.,1994),在我国福建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美味佳肴。但是,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环境污染,文昌鱼种群在世界各海区都在减少(方永强,1987;Nishikawa,1992)。为保护这一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一定经济价值的濒危动物,开展全人工养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急需的。 杜琦等(1990)以及Wu等(1994)曾先后进行过文昌鱼人工培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们又开展了实验室培养文昌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有关天然海区文昌鱼的产卵、排精及其受精卵胚胎发育已有大量描述(Wickstead,1975;金德祥,1964),但是,实验室培养文昌鱼的产卵、排精及其受精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却未见报道。通过研究发现:(1)文昌鱼只有在雌、雄同时存在时才能产卵、排精,而雌、雄分开后都不产卵排精,说明文昌鱼产卵、排精很可能受性外激素的控制;(2)实验室培养的文昌鱼受精卵能正常发育,并形成正常幼虫。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2010年四个季度月用底栖生物抓斗式采样器捕获的文昌鱼样品,从其资源分布、年龄结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对厦门国家级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的种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鱼种群资源分布衰减趋势明显,只在黄厝—前埔海区、小嶝岛—角屿海区和南线—十八线海区3个核心区还有分布,但资源密度低,分布范围狭小,而在鳄鱼屿实验区未能发现.(2)文昌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关系:W=6.6895×10-4L3.1818;体长与体质量生长方程分别为:厶=65.63[1-e-0.68(t+032)],Wt=404.62[1-e-0.68(t+032)]3.1818;夏季、冬季航次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25-35mm和35-45mm,优势体重组分别为25-50mg和50-100mg;秋季低龄鱼较多,而冬季高龄鱼比例较高.(3)采用ELEFAN Ⅰ技术分析了厦门文昌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K、L∞、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开发率E,发现其生长参数K值较大,自然死亡系数较高,开发率较大(0.69).综之,厦门自然保护区内的文昌鱼种群健康状况整体不佳,应注意资源保护,加强保护文昌鱼栖息地的底质和水质以及防止过度捕捞以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亚特兰特”号海洋调查船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船之一。除在法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活动以外,还在世界各海区与有关国家合作,进行海洋科技调查。该船1996年4月22日至5月20日与我国国家海洋局一所、二所合  相似文献   

9.
粤东沿岸上升流迹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出现上升流的海区仅占海洋总面积很小的一部分(约千分之一),并且上升速度也很小(约10~(-5)—10~(-2)cm/s),但上升流这一海洋现象却引起了海洋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上升流把深层水带到海面,使该海区海面温度明显降低,从而直接影响到毗邻的沿岸地区的气候;另一方面,由于含有丰富营养盐的深层水涌升到表层,上升流海区的透光层就成为有利于海洋生物栖息、繁殖的场所,因而它一般都是渔场所在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海洋局的统一部署,目前各海区海洋分局正在编制各海区的海洋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依法履行国务院赋予海区分局的职能和职责,做好海区分局海洋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这是未来五年做好海区海洋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发表此文,与各海区制定海洋分局海洋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各位专家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滦河口外昌黎海域2005年、2008年及2011年三期文昌鱼分布及底质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底质结构及文昌鱼分布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滦河口外昌黎海域文昌鱼主要分布在细砂、中细砂、细中砂及中粗砂类型的底质中,中值粒径范围为1.38~2.98φ,分选性好,四分位偏态近似对称,呈正偏;影响文昌鱼分布的主要粒组为0.125~1.000mm,文昌鱼主要分布在该粒组体积分数90%的海域;与其他海域适宜文昌鱼栖息的底质对比,发现昌黎海域适宜文昌鱼栖息的底质颗粒较细;在监测期内,文昌鱼种群呈现退化的趋势。研究区内的主要河流滦河入海悬沙量减少,沙源补充不足是该海域文昌鱼种群退化的主要原因,同时昌黎海域海洋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对文昌鱼的生存和繁衍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海区编图会议于1983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等八个单位的2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及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主编、研究员张宗祜,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启伦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指出:编制“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对我国的地质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这次编图被列为地质矿产部重点科研项目.海区部分的编图又对整个图件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海区编图的完成打好基础.负责海区编图的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个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编图工作进展及编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会上还展示了30多幅图件.  相似文献   

13.
陈标  马亮  张春华  李冰  刘洪伟 《海洋工程》2018,36(2):108-118
为了能够合理准确地描述海洋锋特征体系以及锋区本身的各种结构要素,提出了一种中国近海海洋锋分海区分析方法:首先,在对中国近海27条典型海洋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季节演变系统归纳的基础上,基于多年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锋面出现频率图,得出中国近海海区锋面系统划分方法;然后,利用日益更新的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对各划分海区内海洋锋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调整纠正以往锋面系统分析的偏差或空缺,对中国近海锋面系统进行补充完善,为中国近海各锋面系统特征参数的规范化分析和准确的特征描述奠定基础。该方法对完善我国近海锋面系统研究具有长远的应用价值,对形成中远海及世界大洋海洋锋时空分布特征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大洋水团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大洋中,约有55%-60%的海水特性应当归结于南大洋的物理过程。目前,南大洋的研究已得到各国海洋学者的日益关注,进展较大。但是,对于地处印度洋扇形区的普里兹湾海区的观测和研究则相对较少,其结果的差别甚大。例如底层水形成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一海区的底层水主要来源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本区内对底层水的贡献即使有,也是非常小的(Smith et al.,1984; Mantyla et al.,1995)。而有些研究者则从观测资料中找到了底层水有可能形成的迹象。就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有些年份,如1982年(Middleton et al.,1989),1987年(Woehler et al.,1988),1991年(乐肯堂等,1996)均发现了异常高盐的陆架水,它有可能与深层水混合而形成底层水。对于该海区的环流特别是深层环流迄今为止也是知之甚少。大多数研究是基于动力高度的计算结果( Grigor yev,1967;Smith et al.,1984,1993;Middleton et al.,1989),但他们给出的环流型式相互之间差异很大。这些差异的存在,虽然确有年际变化等因素,但也不能排除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该海区地形复杂(图1),海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Allison et al.,1993,1994),使得该海区的物理海洋状况非常复杂。南极地区由于环境恶劣,海洋观测集中在夏季,并且资料的连续性较差,因而使传统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限制。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实测资料的作用,采用合理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式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模式方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途径。迄今为止,这一海区的数值研究还很少,考虑热力学作用的模式则尚未见诸报道。本文将利用最新的资料和模式,并在模式中同时考虑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作用,用以研究普里兹湾海区的环流与海冰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以往的研究发现、等密面分析是研究普里兹湾海区混合与环流的有效方法(乐肯堂等,1997),我们将采用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等密面的数值计算模式,研究普里兹湾海区环流和海冰的季节变化。这一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该海区南极底层水的形成问题,因而对于深入认识该海区在南大洋环流系统以至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的文昌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昌鱼是海洋稀有的原始脊索动物,它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是研究动物进化系统的一种珍贵材料。我国的文昌鱼,据以往报道,主要分布在福建厦门同安刘五店和山东青岛、烟台等地。1982年7月至1985年3月,我们在北部湾进行文昌鱼资源调查,采到的文昌鱼经鉴定为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Gray,即厦门文昌鱼,图版Ⅰ:1)。现将它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采捕方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设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深海探测、研究海洋变化和进行沿岸开发等工作。其中,深海探测技术在世界上得到很高的评价,深海探测器等机械设备与美国、法国等国的设备并称世界第一。该中心的“海沟”号无人潜水探测器(最大潜水深度为1.1万米),1997年3月24日在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区,从4439吨级的“横须”号母船上放入水中,成功地潜到1.0911万米深的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这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海洋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海监机构有效实施行政处罚,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建立了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会审制度。为贯彻实施该办法,进一步完善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会审工作程序,近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会审工作规则》。该《规则》明确由中国海监各海区总队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重大案件行政处罚会审工作,并对会审所做出的决定负责;规定对国家海洋局及其分局管辖的重大案件及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重大案件,由海区总队具体组织会审。会审由海区总队负责人主持,分局海域管理、环境保护、综合部门(法制、涉外)及海区总队相关部门作为会审会议的成员单位,必须派代表参加会审会议。《规则》还就会审工作具体程序、审议内容、会审决定的作出及会审笔录的制作等作出了规定,并要求中国海监总队、各分局加强对重大案件会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为《海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制定该《规则》的目的在于规范重大海洋违法案件会审工作程序,保证处罚决定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提高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效率。该《规则》的出台,对中国海监机构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职责,对有效查处重大海洋违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海岸与海洋模型(FVCOM),模拟了湄洲湾受某电厂温排水影响海区的温度场分布与变化特征,并结合5个站位连续24h同步海流、温度观测资料,对该海区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不同区域在不同潮时下,温度垂向分布具有明显不均匀特征,出现这一特征主要同各区域与电厂排水口相对位置、潮流场及地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海区及其邻域地质图(1:300万)1973—1975年由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编制和出版.该图系我国海区第一份地质图.其说明书除对海区的基本特点作简要概述外,对海区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一般特征、新生代沉积、岩浆活动、断裂、区域构造发育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集中反映了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中期我国海洋地质、石油地质的主要成果,为第二阶段的油气地质开展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基础图件.二、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形势图(1:200万)1983—1984年由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石油地质研究室彭世福、郭振轩等编制出版.该图在系统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北  相似文献   

20.
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在学术研究上有重要意义,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事多方面的研究。文昌鱼的营养价值极高,但它的资源量日趋减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美、加、日、瑞典和联邦德国的一些研究机构,都投入力量研究文昌鱼的进化过程、文昌鱼的生殖生理,探索人工繁殖文昌鱼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