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1.网格状经纬网图 该类图中的经线和纬线直交(或斜交)成网格,判读时应注意以下规律: (1)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或弧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  相似文献   

2.
于慧  李宏青 《地理教学》2012,(13):57-58
题目地球仪上,0°纬线与00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认识地球形状的教师们公认的最经典的一道练习题。本题考查了地球的真正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这一知识点。0°纬线即赤道,是地球仪上的一个大圆,而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一个半圆,故二者不可能等长。再加上赤道半径(6378KM)大于极半径(6357KM),所以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答案是D  相似文献   

3.
从几何或球面天文学角度看.晨昏线(圈)与地球上的所有经线在任何时候都是相交的。在太阳直射赤道的一瞬间.晨昏线(圈)与纬线相重直,仅与某一特定的经线圈重合,而与其他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从命题意图看,题中的经线是指某一特定的经线(圈),而不是任意一根经线,但从题目所表达的实际意思来看,没有指明某一特定的经线。  相似文献   

4.
正题目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5.
晨昏线是地表昼与夜的分界线,它因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和公转在地表不停地移动,它和各纬线、经线的位置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它们的交点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轨迹有着相当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选一个同学到讲桌前按照老师要求演示,其余每二人一个地球仪同步演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指出两极、赤道,哪是纬线,哪是经线。学生互相提问,交流巩固;教师巡回指导,掌握演示、观察情况。随后,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地球仪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属性特征,并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陆建设 《地理教学》2012,(3):53-55,52
晨昏线是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大圆,把地球分为昼夜二半球,根据昼夜转化的特点,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光照图解题之关键在于密切关注晨昏线上的四个点即: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极圈内纬线的切点,若切点恰好出现极昼,则过切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00;若切点恰好出现极夜,则切点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  相似文献   

8.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8-39
一、这节课该怎么讲 "认识地球"一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尤其是"地球仪和经纬网"部分: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等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学生空间观念尚未完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这部分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每次讲到这部分知识,学生学的苦,我教的也累。  相似文献   

9.
吕新美 《地理教学》2014,(21):32-34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并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2.运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已有知识和信息,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重难点)3.了解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增强野外生存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教具准备】画图纸、课前量取的自家客厅的长度和宽度、实物展台等。  相似文献   

10.
在“澳大利亚”一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运用一条特殊的纬线来引导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这条特殊的纬线就是南回归线。如何将这条特殊的纬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并做到“一线”多用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季相及经度特征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南到北,在季风区域沿经线选择了3个典型样地;从东到西,在北方草原区域(非季风区域)沿纬线方向选择了5个典型区域,用其每周一次接收的共两年的NOAAAVHRR图像和已有陆地卫星数据(仅在环境背景值计算时使用过)计算了每月一次最大的NDVI值,并输入同期月平均的气温、降水和风力等环境参数,在季风区域和非季风区域问进行比较,研究了环境参数与NDVI值相关关系和各样地土地覆盖变化的脆弱季相及其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2.
张少军 《地理教学》2010,(24):41-42,44
一、落实基础知识 运用地球仪和经纬仪边演示边讲透下列内容: 1.纬线的特点:(1)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南北半球。(2)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两极为零。(3)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4)所有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旧日期变动取决于两条日界线的位置,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即是180度经线)和地方时零点经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会导致零点经线就不断自东向西扫过地球表面,它和180度经线一起把全球分割成为新旧两个日期。黑板上画图通常不能演示零点经线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缺陷,设计这个教具可以克服这一问题,作到动态演示零点经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区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全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70-73,93
生态旅游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掀起了热潮。正如DavidWester所说,生态旅游如海啸一般席卷旅游界和环境保护界。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物质空间———生态旅游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国内外旅游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加以回顾、借鉴并及时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加科学地建设生态旅游区,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从"鸟瞰"生态旅游研究进程、现状出发,逐步"聚焦"到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核心问题。以古今时序演进为"经线",以中外地域差异为"纬线",简洁地勾勒生态旅游区发展历程、理论研究进展以及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历史轨迹和现时轮廓。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热潮中出现的一系列"反生态"问题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化抽象为具体。“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和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类视野的狭小性与感知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象无法直接感知,难以形成准确的表象。让学生死记硬背,最终也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不能真正领会其内涵。如学“经纬网”时,由于地球上不存在真正的经纬网,学生难以理解“经纬网”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座次表进行比拟讲述:把南北向排列的课桌当作经线,把东西向排列的课桌比作纬线,分别标出各行列的经纬度数。  相似文献   

16.
黄飞蓉 《地理教学》2011,(3):58+57-58,57
题目 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点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P、Q为M纬线上的丙点,其经度差为900。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东西半球的划分时,我先没问:“什么样的经线圈能将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呢?”经线是无数个半圆,找到相互对应的两条经线即它们在同一平面上、经度之和等于180°,这样的两条经线会组成经线圈可将地球平分。  相似文献   

18.
一、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 基本概念:①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又称人文日界线。②“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开始和旧一天的终结,越过日界线向东进入旧一天,越过日界线向西进入新一天。⑧实际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而是有几处折曲(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斐济群岛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沈萍 《地理教学》1999,(2):32-33
在“俄罗斯”一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运用一条纬线来引导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这条线就是北纬60°纬线。它几乎横贯整个亚欧大陆,从俄罗斯东部的堪寨加半岛北端,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西部的圣彼得堡附近。如何将这条纬线的地理意义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并做到“一线”多用呢?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极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极区航海图投影采用墨卡托投影时,图上极区附近变形较大,在极点处变形达到无穷大;采用极球面投影时,图上恒向线不是直线;心射切面投影不是正形投影,不能直接在图上量取方位和距离;兰伯特正形投影图上,经度是由角度表示,而不是真的经度;采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时,几乎所有的经线以及纬线在图上为曲线。以上常用的海图投影不利于船舶在极区安全航行,也不利于航海人员进行海图作业。针对此问题,将构建的伪经纬线网与经纬线网进行转换,通过Matlab得到基于伪经纬线网的横轴墨卡托投影图,此图具有类似于墨卡托海图的特点,图上极区变形失真小,图上伪经纬线的特点可方便极区海图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