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努力探索,一些单位开展了大量野外和室内实验,获得了宝贵数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比较公认的"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作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对支撑"潜蚀论"和"真空吸蚀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结合在贵州六盘水地区岩溶塌陷的长期调查成果,认为研究岩溶塌陷,不能离开覆盖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不一,变形破坏方式也不一样。岩溶塌陷的形成发生,往往是多种作用的共同结果,同时提出了"溯源潜蚀"和"土体流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3.
岩溶地面塌陷是隐伏岩溶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是制约武汉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是目前唯一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水探测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在探测岩溶塌陷区地下含水层方面的潜力,并在武汉市岩溶塌陷区内外开展了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地面核磁共振测深反演的含水量参数可辅助划定含水层顶底板埋深,确定含水层厚度,并量化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弛豫时间参数指示了含水层孔隙度大小,可为岩溶发育程度、岩溶裂隙充填情况等提供参考。结合钻孔资料,验证了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在岩溶塌陷区地下含水层探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11月9日凌晨2时许,深圳市龙岗区同乐居委会水流田村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倒房1栋,所幸无人伤亡。本文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此次塌陷的特征及形成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提出深埋岩溶地面塌陷,除有溶洞、地下水等必要条件,还与第四系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透水性密切相关,同时地质构造也起着控制作用。深埋岩溶地面塌陷与浅层地下水的多寡及垂直活动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德荣 《广东地质》2003,18(3):20-26
主要介绍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广东省英德市寻找隐伏岩溶水的多种经验方法。根据地面塌陷的成因、特点以及找水标志,设计供水井位,寻找岩溶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研究和利用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隐伏岩溶水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地面调查资料,对乌鲁木齐地区地面塌陷的成因类型和特征,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面塌陷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城市地质》1999,11(2):21-22
地面塌陷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具有发生突然、地点隐蔽的特点。多发育在人口相对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或工矿区,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严重。根据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我国一般将其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三种。它们的形成除自然因素外,往往与...  相似文献   

8.
重庆地区的岩溶塌陷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岩溶溻陷的一般分布特征并对歌乐山等六个塌陷区作了详尽论述,对其形成机理作了一般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贵州牛场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文 《中国岩溶》1991,10(3):214-219
通过对牛场多孔抽水试验区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分析,阐述了大强度大降深抽水对岩溶塌陷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咸宁市城区岩溶地面塌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宁市是湖北省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地区之一。本文论述了该城区发生的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分析了形成的基本条件,应用层次评判法对其可能发生塌陷的敏感程度进行预测分区,为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金韬  金晓媚 《现代地质》1998,12(3):419-424
借用地下水动力学中贮水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一套利用贮水系数计算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量的方法,并利用唐山沿海地区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对这一地区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产生的地面沉降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温泉区地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灾害现象,是一种难以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福州市温泉区存在大面积沉降现象,给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威胁。本文对温泉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地面沉降现状及表现形式以及与地下热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地下热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存在极好的相关性.过量开采是导致地面沉降的直接诱因,最后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软基和地面沉降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武汉市工程地质数据库资料,查明了武汉市人工填土、上层软土、下层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探讨了软基沉降、差异沉降以及软土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以实测资料揭示了武汉市万松园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指出其主要诱发因素是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乌江流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分析该地面塌陷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和成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大气降雨构成其自然成因,而煤矿建设中的抽排地下水和爆破作业是其人为诱因。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东山村塌陷区,目前稳定性较差,严重威胁当地住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及物探验证,综合分析该塌陷区域形成机理与原因,确定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中型.  相似文献   

16.
对本区地层结构及深层地下水开采现状的研究表明,土层应力效应特征是发生地面沉降的内因,超量无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其外因.鉴于目前实测数据缺乏,运用太沙基有效应力理论和一维固结理论,估算地面沉降量.发现最终地面沉降总量为534 mm.截至2010年研究区实际沉降量132.7 mm,沉降速度缓慢.最后,提出当前的控制对策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荣  陈伟  李琴 《安徽地质》2010,20(4):300-302
阜阳市开采中深部孔隙水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面沉降有进一步加剧的势头。掌握地面沉降的发展动态,预计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和最终沉降量,恰当地评估地面沉降的实际危害,制定实事求是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南通市区2006年至2007年的S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PS InSAR技术对南通市区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结果显示,南通市区存在多个沉降漏斗,但沉降量不大,大部分区域的线性沉降速率不超过11 mm/a.  相似文献   

19.
魏坤 《安徽地质》2016,(2):135-137
分布式光纤监测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介质,采用先进的OTDR技术,探测出沿光纤不同位置土层的应变情况,实现真正分布式测量。阜阳地面沉降是由于过量抽汲阜阳城区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在正常固结和超固结[1]土层分布区,由土层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大面积地面下沉现象。省地质测绘院、阜阳市测绘院、安徽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该区域进行大量的高程测量工作,仅查明了地面沉降范围及垂直沉降量,但对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各压缩层的变化量缺少统一认识。采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准确测出各压缩层的变化关系,为阜阳地面沉降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苏南地区地面沉降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苏南地区的地层结构特点出发,指出具有中等压缩的粘土和砂土互的地层结构是地面沉降的内因,而抽取地下水及地面荷载的增长是地面沉降的外因,分析几个地面沉降的力学机遇,并从岩土工程角度出发,阐述沉降机理,数学模型等当前地面沉降中亟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