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88%.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前些年,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富裕一方百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开采煤炭等矿产资源引发的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成为济源市领导层的一个心结。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抓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还全市人民一个绿水青山的济源。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获悉,全面反映我国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等综合信息的《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线,深入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完善和规范矿业权市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其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该《报告》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将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09,(2):29-30
《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的前期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主要成果包括《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以下简称《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研究报告》明确界定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备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内涵、分类,分析了矿产资源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湖南地质》2008,(1):25-26
一、矿产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 茶陵县矿产资源较丰富,发现种类26种,但经过50多年的开采,原湘东铁矿已闭坑,湘东钨矿凼资源贫乏而破产,现在矿产资源己没有明显优势。县内丰要矿种有:煤、铁、钨、钽铌矿及非金属矿石灰石、花岗石。  相似文献   

5.
从立法背景、立法宗旨,矿业权制度和矿业权转让等4个方面,对中日矿产资源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以期借鉴日本矿业法的先进之处,完善中国的矿产资源法制制度,对江苏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提出了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详细论述了南京市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业生产技术现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韪^[1]。进一步提出了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划定规划区的基本原则、规划禁采区(带、点)划定的基本条件。划分了19个规划禁采区、3个规划限采区、12个规划开发区以及相应的整治方案。最后给出了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6年8月我国颁布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和1998年2月出台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明确了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矿业的权利、义务和条件。使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着重从矿业权流转管理、矿产资源整合、矿产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提升三个方面对国土资源领域矿业管理提出见解,力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矿产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从4个方面阐述了把握和理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要大胆探索,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储量动态核查监督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矿产资源政策研究水平;强化服务,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齐亚彬撰文指出,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促进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下。1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强化矿产资源集约利用基础矿产资源集约利用的特征之一是集团规模化,即各种生产要素要相对集中,经营  相似文献   

11.
4月16日,在"英雄老山圣地、中国祖母绿都"——云南省麻栗坡县旖旎的山色中,记者再次踏上紫金钨业集团南温河矿区,探访了曾经开创矿产资源整合经典模式——"麻栗坡模式"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矿区群众利益的矿业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所创造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研究范围涵盖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产预测、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专业领域,已形成了海量成果,数据量达TB级。研制与实现中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模型,用于集成和管理这个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是构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平台的基础工作,用以整合基础数据与高层应用、贯通省级-大区-全国层次以及支撑不同尺度规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工作。对开展国家基础性数据资源建设有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喜霖 《西北地质》2003,36(C00):80-83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得天独厚,矿产资源极其丰厚,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开发利用前景乐观。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利用现状,分析开发矿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矿产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等三项重要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家底,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与调控。通过实现“矿政管理一张图”,达到矿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相似文献   

15.
多维GIS矿产评价数据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评价需通过各种物探、化探、航空磁法、遥感、地质和实地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以确定钻井孔位.针对多源、多时相、多尺度矿产资源勘探资料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方法.首先,分析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数据资料特征,提出基于多维GIS模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模型;其次,提出了多源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处理策略,设计了一种全球瓦片金字塔模型的栅格和地形数据处理方法;再次,设计了分布式多维GIS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提出了双缓存性能优化方案;最后,开发实现了一个典型的矿产资源评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达40种二维、三维数据、文档、多媒体等矿产资源评价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可用于分布式矿产资源勘探评价的全球协同办公.  相似文献   

16.
张照志 《地质与勘探》2023,59(1):188-210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7.
从东平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矿产资源衰竭和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省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部署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的任务,对集中治理整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明确任务,分步实施,精心组织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要落实责任,完善制度,确保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周圣华 《中国地质》1999,(10):30-3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和重要依据,是政府部门管理矿产资源,是有关矿业投资管理机构、矿业行会组织和矿业公司利用、评价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前提。目前,各国都已具有或经指定的符合本国政治、经济特点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就现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相似文献   

20.
李同保 《江苏地质》1995,19(1):49-52
依法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李同保(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南京,210018)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法律,矿产管理,中国。Promotion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MineralResourcesbyState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