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不正常的湿球温度计算相对湿度,会使相对湿度记录失实。本文分析了湿球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及资料的处理方法。1 湿球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和判别方法 (1)湿球温度表溶冰不当 在巡视仪器时,湿球温度表己结冰。对湿球进行溶冰处理后,如观测时湿球温度仍不稳定;或湿球溶冰后,所读得的湿球温度大于干球温度(在广东的气候条件下,当其差值超过0.2℃时),可认为是溶冰不当所致。 (2)湿球温度大于干球温度 在大雾天气,若出现湿球温度稍大于干球温度现象(允许差值为0.1℃),按规范规定,可作为正常记录。但当相对湿度<95%… 相似文献
2.
湿度自记值与实测值相比有超差现象:不论湿度大小,自记值均比实测值偏高(或者偏低),差值超过了5%,这是由于自记笔位偏高(或者偏低)所造成的,应调低(或者调高)自记笔位. 相似文献
3.
4.
湿度自记值与实测值相比有超差现象 :不论湿度大小 ,自记值均比实测值偏高 (或者偏低 ) ,差值超过了 5 % ,这是由于自记笔位偏高(或者偏低 )所造成的 ,应调低 (或者调高 )自记笔位。湿度大时自记值比实测值高 ,湿度小时自记值比实测值低 ,这是湿度计放大倍数偏大的缘故 ;湿度大时自记值比实测值低 ,湿度小时自记值比实测值高 ,这是湿度计放大倍数偏小的缘故。遇此情况 ,应将湿度计换下 ,送检定部门检修。如果实际的湿度有变化 ,但是湿度计的笔尖上升到接近 1 0 0 %时就划平线而无变化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检查分析 :①首先检查湿度计的上曲臂…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观测存入的记录中,水汽压、露点、海平面气压是与气温、湿度、气压有关的计算值,当气温、湿度、气压值缺测或不正常时,不能仅考虑用人工观测值代替,还应考虑到其他要素的变化。1错误处理方法定时观测发报时次自动站温度不正常时,在观测发报界面,只在干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球温度后,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此时报文中露点组错误,并把错误的水汽压、露点存入B文件。自动站湿度不正常时,在定时观测发报界面,干、湿球温度栏中输入人工补测的干、湿球温度值,直接计算编报保存后发报。不仅水汽压、露点错,而且人工观测温度代… 相似文献
6.
有一段时间,我站雨量自记记录在下雨时常出现梯形跳升现象,既造成降水时数缺测,又使得时段降水量统计上失真。此现象在降水量和强度特别大的时候一般还不会出现,但在降水量和强度较小的时候,便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7.
1 传输线路和辐射感应器故障造成的不正常记录辐射感应器和传输线路故障导致记录失真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记录全为零。这是因为线路和感应器内部有短路和通道正负极接反而出现的问题。有时有小虫爬进感应器插头外或泥沙积满插头 ,小孔遇潮导致短路 ,也会导致记录异常。二是记录变化无规律 ,这种现象是线路部分断路所致。当系统某个通道断路时 ,采样出的数据不会因为断路而马上为零 ,而是产生不规律的脉冲数据 ,瞬间可达几千 ,也可小到为零。三是记录反常。这种现象很难判断 ,可能是接口和辐射仪出现了故障 ,也可能是感应器插头接触… 相似文献
8.
9.
2004年2月18日晚,当天日照记录纸涂上已配好的赤血盐溶液后没有出现日照迹线,据当天值班人员介绍,11~15时均有阳光,是否出现了日照故障造成缺测?对此,业务组专门召开了质量分析会。 相似文献
10.
1 自记迹线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呈锯齿形、弧形、划平线或迹线无顶 (底 )点这一般是虹吸管与浮子室连接处漏气、虹吸管内壁不清洁 (特别是弯曲处 )、虹吸管弯曲处曲率不合要求等造成的 ,处理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1.1 两定时间只有一段迹线不正常不正常迹线在两正点之间时 ,用定时观测降水量减其间正常自记迹线的累计量代替该时降水量 ;不正常迹线跨越某一个或几个正点时 ,则用定时观测降水量减其间正常自记迹线的累计量代替整个不正常时段内的累计量 ,填在该时段最后一个小时栏内 ,该时段其它各时栏共用“←”符号表示。1.2 两定时间有 2段…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4月 1 6日 ,我站出现大风天气 ,打印出的日极大风速为1 7.5m/s,时间为 1 5∶2 7,风向打印“77”。然而打印出的大风报警时间为 1 5∶2 8,风速为 1 7.1m/s,风向为NW ,显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我站对如何处理该日大风记录进行了讨论。观点一 :大风开始时间应改为 1 5∶2 7;2 0时编发天气报中 91 5dd组时 ,风向用“NW”代替 ;编制月报表时 ,日极大风速对应风向记“NW” ,日极大风速和出现时间照实记录。观点二 :记录大风开始时间不应改动 ,仍为 1 5∶2 8;2 0时编发天气报中的大风组时 ,风向缺测不发 ,只发风速组 ;编制月报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在对地、市(县)气象台(站)的资料处理中,时有发现某些台站对不正常自记风日最大挑取处理有不妥当现象,使不该缺测的记录而缺测。为了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曾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比较具体的对不正常自记风日最大的挑取方法。其方法主要围绕如何判定日最大风速是否出现在缺测时间内,及如何判定从实有的自记迹线中挑取的日最大是否有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三条具体分析方法。同时对不同实例进行了逐步推理剖析,使该方法更为明 相似文献
13.
2002年4月16日,我站出现大风天气,打印出的日极大风速为17.5 m/s,时间为15:27,风向打印"77".然而打印出的大风报警时间为15:28,风速为17.1 m/s,风向为NW,显然两者之间有矛盾.我站对如何处理该日大风记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河南省商丘地区地处黄淮平原,一般情况下站际之间气象要素变化比较规律。但1990年1月31日20时的一次地面温度记录,却有几个站反常,附表给出该区8个站20时0cm地面温度(T_(地0))、当日地面最低温度(T_(地min))、20时气温(T_(20))和当日最低气温(T_(min))。 相似文献
17.
18.
自动气象站出现不正常后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自动气象站出现的一次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故障排除的方法,以及故障排除后数据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实践结果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进行采集器复住,采集器复位要避开正点进行,且要特别注意做好原始数据的备份与释放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1月 2 0日 ,笔者在 0 8时地面气象观测时 ,发现了这样一个“不正常”的情况 :0 8时地面最低温度为 -0 8℃ ,而百叶箱最低温度却为 -2 3℃ !按往常冬季天晴时的情况 ,地面最低温度要比百叶箱最低温度更低一些。由于要及时发地面加密观测报 ,当时观测员在复读记录后如实编发了报文。事后 ,组内对这一“不正常”记录作了一次质量分析。1 要素实况当时气薄 -1上的气象要素情况如表 1所示。2 要素分析根据气象学原理 ,土壤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 ,在同样的太阳辐射条件下 ,土壤吸收的热量要比空气多得多。因此 ,在晴好天气下 ,白天的地…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下站验收“百班”的工作中,发现一些站对自记风向风速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存有偏差,或理解偏面,处理不准确、不统一;或未按规定精神办,违犯了原则。现就电接风不正常记录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对有关规定的理解介绍给大家,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