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体的岩相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外调查表明,鹰峰环斑花岗岩体形成于中元古代,位于柴北缘构造带,呈透镜状夹持在剪切带间。同时代侵入的还有辉绿岩墙和石英闪长岩奥长花岗斑岩脉,构成双峰式岩石组合。该环斑花岗岩多具无奥环结构,卵形钾长石球斑十分发育,其体积分数多在50%~60%,粒径多在2~3 cm,常以多晶集合体出现,出溶作用十分强烈。基质结构有中粗粒、细粒和显微文象结构等。石英、钾长石都具两个或多个世代,黑云母多结晶较晚。按矿物定量分类多属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类。与典型环斑花岗岩相比,该岩体有出露面积小,岩石类型单调,球斑含量大,大小较均匀且为多晶集合体,出溶作用强烈,基质结构多样,变质变形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部分起因于加里东期的改造,部分是该地区元古代岩浆作用个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铅石山榴辉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元素、变质岩相及变质作用等特征,该类岩石形成时代可能为中元古代后期,并经历了四堡期、晋宁期、加里东期三次快速折返及相应的退变质作用叠加,进一步证实了柴北缘地区高压变质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方面报道了湖南锡田岩体岩石学结构、构造方面的特征;对岩体中发育的流面构造,边缘向斜,钾长石、斜长石巨斑晶,共结结构,闪长质包体以及聚斑团块进行解译,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天水坪道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坪道岩体由早期到晚期可分出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共5期岩浆活动。岩体碱值为0.49~0.62,ANKC大于1,多见白云母,CIPW计算中多见刚玉,属钙碱性铝过饱和型。随SiO2增加,TiO2,TeO,MgO,CaO,Na2O均逐渐缓慢减少,而Fe2O3,K2O剧增。岩石化学显示其源岩为上地壳杂砂岩类、碎屑岩类。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值为0.35~0.7,铕亏损强烈。岩体贫Ba,Rb,Sr,Y,Cu,Zr,Ga,Ni,富Nb,Ta,Bi,Th,Cr,Sn,Mo,Hf,Sc,异常富Hf,Sn,Sc。构造地球化学信息显示岩体是大陆裂谷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对矿物形成温度研究及压力估算,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浆形成的物化条件是:P=0.7~1GPa,T=985℃左右,深度为32~36km。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及地质背景的分析,揭示其源岩为下地壳下部的基性麻粒岩。岩浆是源岩发生24%左右部分熔融的结果.这与世界上很多环斑花岗岩有所不同,说明环斑花岗岩可具不同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同属一个紫苏辉石堇青石花岗岩套,定位深度不同的花岗质岩石中的长石,通过偏光显微镜、费氏台测定和X光分析等于段进行研究、对比,得出结论为:随着岩石定位由深至浅(由混合花岗岩→深成花岗岩→浅成花岗岩→花岗斑岩),斜长石牌号增高,环带趋于发育,简单双晶和复合双晶比例增大,有序度减小(δ:0.9→0.3,Iss:1→0.1),残余成因的比例减少。钾长石中or分子减少,三斜度、有序度降低(S_T:0.88→0,△:1→0.22),由最大微斜长石→正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平衡温度升高,由720℃→800℃。证实了通过长石的研究可以判断花岗岩形成的条件。文章还对花岗岩中长石有序度和三斜度的决定因素,以及长石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圣宗庙花岗岩出露于辽西凹陷与山海关古隆起的衔接部位。依据岩体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岩体形成于造山后期拉张环境,岩石富碱、富硅、贫钙,岩浆分异程度高、粘度大,是下地壳亏损熔体的Ⅰ型源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脉动定位形成的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8.
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中Rb、K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Ba、Sr、Nb和Eu等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Eu的负异常极强,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的"V"字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在成因上属于A2型,形成于后碰撞的张性环境,其来源可能与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有关。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卡拉麦里地区在晚石炭世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该岩体锡质量分数普遍都比较高(15.50 10-6),为锡的成矿物质来源和锡矿矿床学的深入探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花岗岩类广泛发育,除西南部外,测区各处均有分布。岩体以岩基或岩株状产出,区域上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构造控制,基本沿北东、北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10.
湖南炎陵县双爪垄金铅矿点位于茶陵—郴州深大断裂带南东盘,万洋山复式岩体西部与奥陶系天马山组接触部位.已发现2条金铅矿体,均产于强蚀变的构造角砾岩带中;金铅矿与黄铁矿伴生,均随硅质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具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的硫化物型金铅矿床特征.在地表异常较好且构造发育区域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的金铅矿的有利地段;边深部... 相似文献
11.
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块内的布依坦乌拉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布依坦乌拉山地区发育的多条不整合接触界线与区域构造地质事件的匹配,以及柴北缘发育的挤压、走滑和伸展3种构造样式。通过对布依坦乌拉山地区自元古代到新生代以来地质体构造环境演化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事件、构造样式,认为全吉地块构造特征总体可划分为基底、盖层和断陷沉积3层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变质侵入体主要分布于桑格斯帕地区,是从达肯大坂岩群中剔除的一套变质侵入体,和达肯大坂岩群一起构成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变质基底。变质侵入体常量元素属高分异铝过饱和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微量元素显示岩石具火山弧花岗岩特点;稀土元素总体显示轻稀土较为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变质侵入体属于古元古代晚期因不同块体碰撞形成的具有挤压环境特征的火山弧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南北沟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出露面积4.5km2。岩石主要类型有淡色辉长岩、辉长岩、暗色辉长岩,各岩石类型之间多为过渡关系,局部呈侵入接触。主量元素化学组成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Nb、Ta。岩体原生岩浆属于高镁拉斑玄武岩(MgO质量分数为11.1%),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中—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岩体形成于古岛弧环境,是早古生代柴达木地块向祁连地块俯冲过程的产物。从岩浆分异程度、原生岩浆性质、同化混染等方面综合评价认为,南北沟岩体具有较好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固体沥青研究由于其组成的复杂性、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多变性而面临很多难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联合沟地区滩间山群发现大量厚层碳沥青,对盆地内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与盆地模拟,对碳沥青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沥青呈NW—SE向分布在滩间山群a段的砂岩与灰岩中;碳沥青中氯仿沥青"A"含量低,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烃含量低,而非烃与沥青质含量高;饱和烃与芳烃碳同位素组成偏轻,碳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3.74%~4.72%之间,达到过成熟阶段;饱和烃气相色谱呈后峰形单峰态;油岩对比发现碳沥青与石炭系、侏罗系烃源岩不具有对比性,与滩间山群a段泥岩具有可对比性;碳沥青成因与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岩浆侵入有关,两期热事件使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热变质成重油、沥青,甚至碳沥青。 相似文献
15.
牛鼻子梁岩体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俄博梁断隆区,是一个出露面积约8km2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呈岩床状,东西向延长;堆晶结构与堆晶层理发育,可划分出多个堆晶韵律与旋回,岩石类型丰富,具有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等多种岩石类型。中酸性端元的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证明岩浆经历了以分离结晶为主导性机制的分异演化过程。岩浆富水,结晶出大量褐色普通角闪石,形成角闪石岩。岩体中含有大量的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捕虏体,同化混染严重。该岩体内含有2层层状矿体,一层在海拔3 100 m处,另一层在海拔2 800~2 900m处。此外,在岩体西端还有一个被断层活化迁移后赋存在断层带中的热液型矿体。矿石构造主要呈浸染状、海绵陨铁状和块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岩浆期、矿浆期和岩浆热液期)和4个成矿阶段。结果表明:岩浆自身的分异演化与同化混染作用共同导致了硫化物熔离;成矿过程具有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而非连续过程。 相似文献
16.
滩间山金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是区内出露较大的斑岩体。利用LA-MC-ICPMS锆石定年
方法,测得斜长花岗斑岩锆石的年龄为2416~336Ma,可分为3组:2416~2365,1797~1602,358~336Ma。对锆石矿物成因
研究表明,第一组和第二组年龄为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反映其源岩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或同期岩浆岩的物质;第三组为斜长花岗斑
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为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
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锆石的年龄测定数据,认为斜长花岗斑岩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华力西中期是本区金矿
形成的一个重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方法,测得斜长花岗斑岩锆石的年龄为2416~336Ma,可分为3组:2416~2365,1797~1602,358~336Ma。对锆石矿物成因
研究表明,第一组和第二组年龄为继承性锆石的年龄,反映其源岩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或同期岩浆岩的物质;第三组为斜长花岗斑
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为华力西中期斜长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属钙碱性系列偏铝质岩石,
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结合锆石的年龄测定数据,认为斜长花岗斑岩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华力西中期是本区金矿
形成的一个重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2017年阳原盆地及周边区域GPS观测数据和2017~2019年升、降轨Sentinel-1卫星SAR图像,使用SBAS-InSAR技术精确反演阳原盆地北缘断裂现今地表形变速率场。统计跨断层剖面线上指定间隔点的垂直滑动速率得出,阳原盆地北缘断裂东段、中段和西段两侧垂直滑动速率差值分别约为1.04 mm/a、1.43 mm/a和0.72 mm/a。右所堡-松枝口断裂的左旋走滑运动特征和该断裂与阳原盆地北缘断裂中段空间分布上呈交切关系是导致阳原盆地北缘断裂中段断层活动水平高于东段的主要原因,阳原盆地北缘断裂西段活动性不明显。GPS资料显示,阳原盆地北缘断裂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右旋走滑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及共生的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金红石显示Si成分环带,且Si含量(质量分数,下同)随变质压力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升高趋势,峰期金红石的边部Si含量达到最高,退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降低趋势;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主要呈包体产于多硅白云母、石榴子石、角闪石和钠长石中;在相同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石榴角闪钠长岩中多硅白云母包体金红石的Si含量((1018~2741)×10^-6,平均为1924×10^-6)明显高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峰期金红石((450~2397)×10^-6,平均为952×10^-6)。综合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石榴角闪钠长岩的产状、变质演化和全岩成分以及前人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硅金红石的研究结果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石中金红石的Si含量与变质压力成正相关关系,金红石中Si含量大于500×10^-6可以作为榴辉岩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标志。超高压金红石中Si含量与全岩成分中SiO2和TiO2含量有关,随SiO2含量的升高和TiO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扩大柯柯地区铀矿勘查成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方法,综合分析柯柯地区的铀矿地质、物化探等资料,发现F4、F5构造带控制着柯柯地区铀矿床的分布和规模,云母石英片岩是铀成矿的有利围岩,变砂岩是成矿条件最好的含矿主岩,红化是最明显的找矿标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及闪长玢岩脉等脉体与铀矿化关系密切,也是较好的找矿标志.F4构造带下盘和F5构造带上盘之间是本区找矿潜力最大的区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