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DEM进行多山地区星载SAR影像的正射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平坦地区的原始SAR影像简单采用二维变换函数(如多项式)即能满足精度要求,但在多山地区星载SAR影像的主要几何误差是由于地面高差引起的像点位移,用简单的多项式无法改正这项误差。以西藏墨托实验区为例,选取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对,利用已有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三维构像建立SAR影像的模拟影像,再利用模拟的SAR影像对原始的SAR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处理试验表明,利用DEM正射校正后的影像与地形图的匹配程度,比仅采用多项式选取地面控制点(GCP)进行校正的匹配程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基础工作,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哈密地区CCD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GCP的数量、分布和定位精度.此外校正方法不同,影像的纠正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基础工作,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哈密地区CCD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GCP的数量、分布和定位精度.此外校正方法不同,影像的纠正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研究区内两个时期(1986-1990年和1999-2000年)20景Landsat TM5或Landsat ETM7影像图进行多波段合成、色彩优化、几何配准和数字镶嵌等预处理工作,生成试验区两个时期的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并利用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误差法评价几何配准的精度,用采样法评价数字镶嵌的精度. 结果表明,单景TM/ETM+影像图几何配准的精度可以控制在1个像元以内. 多景数字镶嵌时多数点的RMS误差小于2个像元,总的RMS误差在1.3~1.5之间. 利用影像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要优于利用地形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般的商业软件只提供比较简单的算法,能够对矢量数据几何纠正实现简单的、全局意义上的处理。研究以Delaunay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剖分的、具有局部意义的矢量数据几何纠正算法。在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下,使用C#2.0与C 分别实现相关功能,完成了算法的实现。文中提到的解决方法在东北地区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项目的空间数据集成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几何校正方法对高分六号影像定位精度的影响,笔者分别使用地理国情数据和GPS数据,对影像进行基于有理函数模型与多项式模型的几何校正,并运用事先布置好的检查点与校正后影像上的同名地物点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几何校正中,有理函数模型的校正精度可达3.0 m(1.5个像元),多项式模型校正精度为4....  相似文献   

7.
等时面是地震波时间场的等值面,是Kirchhoff型数值模拟及Kirchhoff型偏移与反偏移的数据叠加或数据分布曲面,其几何形状和局部曲率对于Kirchhoff型真振幅偏移和反偏移中的加权函数计算和成像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推导了均匀和梯度介质中的等时线公式并计算了二维均匀和梯度介质中等时线的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8.
周爱兆  卢廷浩  姜朋明 《岩土力学》2012,33(9):2656-2662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建立的岩土体材料本构模型以及岩土体材料与结构接触面本构模型原理相通,只是前者是在三轴剪切试验条件下的三维应力空间建模,后者是在单剪试验条件下的二维应力空间建模。单剪试验条件下土与结构的接触面问题可以看作是法向与切向应力空间上的二维问题,其试验结果可以表达成由应力、应变组成的二维矢量。结合接触面力学特性,确定应力空间中的势函数以及塑性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双重势面接触面弹塑性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达式。进一步取两个势函数分别为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建立简化双重势面接触面弹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该方程可直接应用于有限元等数值分析。结合试验实例对建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建立接触面本构模型无需推求塑性势函数和屈服函数,可以直接得到弹塑性刚度矩阵,且建模方便。  相似文献   

9.
集成像与光谱为一体的成像光谱仪能够在连续光谱段上对同一地物进行分光谱同时成像,即在探测物体空间特征的同时将各个空间象无色散形成5-10um光谱分辨率的光谱信息。从而能从图谱合一的影像立方体上的任一象元得到类似于实验室光  相似文献   

10.
EO-1Hyperion高光谱数据FLAASH模块大气纠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O-1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在实际应用中,需对图像进行大气纠正及补偿等预处理,以便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为进一步分析和应用提供保障.笔者运用FLAASH大气校正模型对中国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Hyperion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利用图像MNF转换法对光谱曲线进行去噪平滑优化,再对校正前后影像进行遥感影像和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像经FLAASH大气校正和MNF平滑后,较好地消除了大气影响和Hyperion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光谱噪声.  相似文献   

11.
近靶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大媛 《探矿工程》2009,36(5):25-28
在钻井监测过程中,当前井底接近目标点时,纠偏轨道一般采用“线段-圆弧”形式来设计。建立了近靶轨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对4种求解组合给出了数学模型的解析解。阐述了解析解的一个应用:绘制解析解曲线图能够帮助计算机软件使用者做出更加合理的纠偏轨道设计。实际算例表明,解析解能够准确、快速地给出近靶纠偏轨道的设计方案,对于指导钻井监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少全 《探矿工程》2011,38(12):65-68
四川雅沪高速公路高山庙大桥在施工完毕后,发现2-4跨桥位横向偏移,造成桩基发生裂纹甚至断裂,需要在不拆除大桥的前提下完成桥位桩基的纠偏与加固。通过对多个桥梁纠偏与桩基加固的方案进行反复探索与论证,总结出一套便捷、实用、经济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达到该桥梁纠偏与加固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加固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以及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苏南某地一建筑物的纠偏加固工程为实例,讨论适合于这类地区的纠偏加固的有效方法:锚杆静压桩托换—掏土、降水挤淤法。概述此方法操作的全过程,总结了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张成龙 《探矿工程》2013,40(9):80-84
以天津地铁三号线水上北路站—吴家窑站盾构区间左线施工为背景,针对盾构施工区间遇到的大坡度并小半径曲线的综合难题,利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采用受力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各项参数对掘进的影响,探讨了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操作与纠偏技术,得出了正确分析所采用推力的大小和方向、铰接的使用以及在特殊曲线段设置纠偏曲线是大坡度并小半径曲线段盾构操作与纠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陈家琪  赵善禄 《江苏地质》2000,24(3):173-175
概述了一个较特殊的纠偏工程实例。在同一个整板基础上的建造的一幢4单元5层楼房,东西各2个单元,中间设6cm伸缩缝,建成后,东部2单元向东倾斜22cm,并向南倾斜4.5cm,而西部2单元未发生任何沉降,亦无倾斜。采用加固基础,断开整板,倾斜钻孔掏土纠偏和纠偏后加固等措施,获得了良好的纠偏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要地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情况,对整治方案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宁波某工程纠倾施工,介绍了应用辐射井纠倾法成功将一幢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扶正的实施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并介绍了采用软土地基基础加固最有效的方法---锚杆静压桩加固进行防复倾加固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黏性土SEM图像三维可视化与孔隙度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宝军  施斌  蔡奕  唐朝生 《岩土力学》2008,29(1):251-255
黏性土微结构的SEM图像是了解土微结构特征的重要方法,但多数研究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由于SEM图像在拍摄过程中蕴含了土样中颗粒表面到成像表面的距离信息,因此利用GIS的三维分析模块实现了土样颗粒表面起伏状态的三维显示。利用GIS提供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利用SEM图像计算土样孔隙度的二维和三维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二维图像处理得到的土样孔隙度受图像处理中阈值的影响较大,阈值越小,图像中颗粒体积越大,土样的孔隙度越小。而基于三维图像处理得到的孔隙度,由于直接采用灰度图像进行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某3层砖混结构楼房,因地基下沉且不稳定导致向南东倾斜成为危房,经采用静压桩托换地基加固补强控制地基稳定后,进行双向顶升纠偏设计、施工与试验,通过成果分析治理是成功的。介绍了纠偏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西藏罗布莎地区,其罗布莎蛇绿岩体蕴藏着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与传统多光谱数据ETM+、ASTER等相比,WorldView-2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相对较窄且连续的光谱。对研究区WorldView-2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影像融合后,采用最佳指数法选择8-6-4波段组合进行假彩色合成,同时结合真彩色5-3-2波段,突出各地质体单元色调差异。我们利用其空间分辨率优势建立区内主要岩性和构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解译标志。通过野外地质验证,解译结果充分显示了WorldView-2高分辨率影像在海拔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