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PC网络的多通道视景仿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蒙  夏青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1):54-57,61
多通道视景仿真系统能够为用户带来强烈的沉浸感和大范围的视野。这类系统通常是以昂贵的专用图形工作站为硬件平台,难以为普通用户接受。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PC网络的多通道视景仿真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设计思想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地图可视化系统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地图可视化系统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将自适应理论引入到地图可视化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文中阐述了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概念和提出背景,分析了建立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所需要研究的内容,并以自适应用户界面为重点探讨了设计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组件GIS在国土专题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胜  王强 《测绘通报》2002,(8):46-48
目前,在软件开发领域,日趋成熟的组件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组件技术能够增强软件的互操作性,必将成为以GIS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主流开发方式。以中山市国土专题信息管理系统为例,介绍运用组件整合原有系统的方法,以及基于组件的国土专题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系统功能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段树  张凌  刘锦丽  吕达仁 《遥感学报》2002,6(4):289-293
为拓展主波,动生波探测系统遥感降水云雨的功能,使系统的原理先进性能有进一步的体现,将一套主被动双波段(X/Ka)微波遥感系统研制升级为双线偏振双波段主被动微波遥感系统。对新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研制改造方法作了介绍,还给出了一些初步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集成为实用性强,功能完善,界面友好的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本文结合具体应用项目的开发,论述了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的立项背景,系统目标,系统功能和系统的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建设信息系统小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逢敏  孙红春 《测绘通报》1993,(3):16-18,32
上海市建设信息系统是GIS(地理信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是一空间型的数据库系统。按照电子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及明显的专业分类的特点,采用分布式管理的框架,整个系统含14个子系统,其中,建委机关子系统为第二结构,直接为城市管理者管理城市服务,除此之外的子系统包括测绘即地图  相似文献   

7.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AUTO CAD为平台开发地籍管理系统的思想,着重探讨了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数据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的界面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GPS数据采集与MAPGIS数据转换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GIS数据转换,为MAPGIS系统和其他GIS系统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实现了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转换,从而达到数据资源的共享。但MAPGIS的编辑系统只能调入输出它自己的标准格式文件。对于GPS采集的数据如何与MAPGIS进行数据转换成为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动态测量系统与卡尔曼滤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述了动态测量系统的一般概念,按广义最小二乘原理推导了卡尔曼滤波方程。讨论了动态测量系统的基本模型,并以动态水准监测系统为例,说明动态测量系统中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的具体方法,从而指出了卡尔曼滤波方法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刘成 《四川测绘》2004,27(4):147-152
EGNOS是欧洲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它通过增强两个军用导航系统来向系统服务区内提供差分改正数据和系统完好性信息,来满足高安全用户的需求。本文全面介绍了欧洲EGNOS系统总体设计、技术亮点、系统体系结构、工程现状、系统性能以及系统开发和走向等有关方面的最新情况,为我们国家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空间数据服务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几种典型高性能存储系统的特点;分析研究了空间数据服务器系统的数据服务过程,提出并设计了由目录服务系统、磁盘服务系统、数据分布系统、客户应用系统以及高速宽带网络组成的分布并行的空间数据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最后,通过空间数据服务实验,验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从空间数据服务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几种典型高性能存储系统的特点;分析研究了空间数据服务器系统的数据服务过程,提出并设计了由目录服务系统、磁盘服务系统、数据分布系统、客户应用系统以及高速宽带网络组成的分布并行的空间数据服务器系统体系结构。最后,通过空间数据服务实验,验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和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的数据检查和数据转换,采用基于规则的空间数据质检模型(RSTT)和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SIMS),研制了国土资源空间数据预检转换系统(LR_Checker)。该系统可基于规则灵活定制质检方案,数据交换和数据检查批量自动进行,规则库提供36个基础规则,可实现从属性到图形拓扑关系的全面检测。经大量数据测试和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性能高效,功能全面,为多级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中的数据汇交,提供了一个质量保证和数据转换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GPS-PDA的外业补调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分析了系统需求与目标,讨论了功能实现和一些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数据仓库及其在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在城市规划决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初步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框架 ,探讨了该系统建立中数据仓库的数据组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 ,并进一步阐述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方法 ,最后以荆州市环境规划为例 ,说明数据仓库在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子地图数据的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基础性工作,对其管理是否科学、高效将直接影响数据的提供和服务,建立实用的数据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以提高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从数据源、存储设备编号、系统构架、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介绍电子地图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是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支撑环境。本文从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字海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体系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城镇地籍数据等国土资源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网络、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的面向地籍管理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目的是为更好的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地籍资料进行动态高效的管理,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促进地籍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转,为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最新和准确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灾害数据采集与管理是灾害风险分析的基础。文章以苏、浙、沪两省一市历史灾害损失数据采集为例,探讨运用C#.NET与Excel集成开发灾害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描述数据采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的步骤,通过构建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向Excel表格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灾害数据的功能。通过构建该系统平台,达到减轻数据录入强度,缩短数据录入时间,提高数据录入效率的目的,为构建其他类型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hydrologic cycle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runoff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floods. With this in mind,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arth data for hydrologic sciences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Currently, it takes a tremendous amount of effort to perform hydrologic analysis at a large scale because the data to support such analyses are not available on a single system in an integrated format that can be easily manipulated. Furthermore, the state-of-the-art in hydrologic data integration typically uses a rigid relational databas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redesign the data model to incorporate new data types. The HydroCloud system incorporates a flexible document data model to integrate precipitation and stream flow data acros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for large-scale hydrologic analyses. In this paper, a document database schema is presented to store the integrated data-set along with analysis tools such as web services for data access and a web interface for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The utility of th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based on a scientific workflow that uses the system for both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