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中发现一套辫状河进积到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3层结构清楚,可明显地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三角洲亚相3部分,可识别出7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单一砂坝呈下粗上细的透镜状,透镜体最大厚度为0.7~3.5m不等。垂向上许多砂坝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厚的砂体。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场所。  相似文献   

2.
新疆尼勒克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伊宁盆地早侏罗世为一内陆坳陷盆地 ,沉积了一套冲积—湖泊环境下的碎屑岩沉积体 ,其中三工河期盆地周缘广泛发育辫状河进积到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三层结构清楚 ,由下而上出现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呈明显的进积层序。辫状河三角洲特征显著 ,明显有别于其它类型的三角洲 ,可见到九种特征各异的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砂坝 ,单一砂坝呈下粗上细的透镜状 ,透镜体最大厚度在 0 .5~ 3m不等。垂向上许多砂坝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巨厚砂体。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 ,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  相似文献   

3.
新疆尼勒克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伊宁盆地早侏罗世为一内陆坳陷盆地,沉积了一套冲积-湖泊环境下的碎屑岩沉积体,其中三工河期盆地周缘广泛发育辫状河进积到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三层结构清楚,由下而上出现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明显的进积层序。辫状河三角洲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其它类型的三角洲,可见到九种特征各异的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砂坝,单一砂坝呈下粗上细的透镜状,透镜体最大厚度在 0.5~ 3m不等。垂向上许多砂坝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巨厚砂体。三角洲中交错层理丰富,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一套冲积-湖泊沉积,由曲流河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水下扇相和湖泊相组成,可分出14个亚相,35个微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最发育,其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其它四种类型的三角洲。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构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主体是由含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坝,三角洲中交错层理发育,其中尤以水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标志。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致密砂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琴  余芳  李洋  李百强  李文厚  袁珍  赵靖舟 《地质通报》2015,34(10):1971-1980
野外露头剖面和井下岩心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岩相标志、室内砂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盒8致密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主要为深灰色、灰色、灰白色中砂岩和粗砂岩。研究区从北到南依次为冲积扇、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以扇中和扇端为主,主要由冲积水道块状构造含砾粗砂岩组成。往南演化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包括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微相,其中河道砂坝为其骨架相,由大型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组成。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为其骨架相,类似于河道砂坝沉积,主要由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粗砂岩及中-细砂岩组成,纵向上多期砂体叠置,横向上叠合成片,成为盒8致密砂岩气藏的良好储集层。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三角洲砂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主要的三角洲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西部,辫状分流河道和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曲流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东部,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也可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内长9油层组辫状分流河道、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最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相似文献   

7.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储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主要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根据沉积特征将其确定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该沉积三层结构清楚,由下而上出现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明显的进积层序,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洪泛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据其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沉积序列等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从岩性特征看,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分布较广、储集物性较好的特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8.
恐龙沟地区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新发现的铀成矿地段,铀成矿目的层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上段沉积相特征研究相对较低。通过钻孔岩心编录、测井曲线解释和薄片鉴定等方法,对头屯河组上段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头屯河组上段含矿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多发育平行层理,板状、槽状交错层理。概率累计曲线呈两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分布。富含碳化植物碎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早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分流河道砂体连片分布;晚期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发育,局部发育河口坝。通过对区内沉积相特征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认为头屯河组上段铀成矿主要受沉积相变、沉积旋回性、还原条件、砂体非均质性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松辽地区西倍斜坡英台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是在干旱-半干旱,源近流短,东倾陡坡背景下,在洪积扇前,由辫状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明显区分出狭窄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口坝不太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夹浊积砂的辫状河前三角洲三种沉积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由灰色含砾砂岩,粗,中砂岩,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具有明显的正韵律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灰色-绿灰色中,粗砂岩,细砂岩?..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统和中上三叠统广泛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其中的中上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河道砂坝及滨浅湖滩砂等相带是良好的储集砂体,其纵向发育和横向展布是今后油气田勘探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次生气藏为岩性气藏,在蓬莱镇组砂、泥岩中,砂岩为最主要储层。通过对该气藏进行沉积相、储层及气层地震响应等特征的详细研究后,认为控制储层储集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沉积微相。气藏内有利储集砂岩多属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坝及河流相河道砂坝微相。有利储集砂体展布即与这三种微相展布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新疆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一、二段是一套由细砂岩、中粗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的碎屑岩组合。通过30余口钻井(包括6口新取心井)的岩心、测井、录井、薄片及粒度等资料的分析,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确认克拉苏冲断带巴什基奇克组一、二段发育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岩性以岩屑砂岩为主;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特征;砂体中发育楔状交错层理及冲刷、充填构造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及间断正韵律;砂体延伸远、面积大展布稳定, 砂地比值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微相。据三角洲砂体的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序列等特征, 建立了三角洲沉积模式。稳定的构造背景、开阔的盆地、丰富的物源供给使得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非常发育, 其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体, 物性好, 砂体延伸远, 可向盆地中央方向推进35~60km, 砂体纵横叠置, 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沉积相研究工作中,存在对微相类型争议性大、展布特征不精细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油田高含水期的精细开发。因此,根据沉积学基本原理,采用地质相识别(包括岩石学标志和沉积构造标志)与测井相分析(包括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的曲线特征)的综合研究方法,细化该油田早渐新世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亚相,得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砂坝、砂滩、滨浅湖泥10种微相。该套地层纵向从下至上具有完整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退积式正旋回相序。结合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和纵向相序,跃进二号油田早渐新世这套油藏存在2种类型的沉积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模式和湖泊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2)
为了研究陇东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物源与沉积相展布情况,依据大量分析化验数据,根据砂岩岩石学特征、轻重矿物组合特征,配合钻井资料、测井分析等资料,结合邻区地层、沉积相研究成果等。分析认为研究区延安组早期物源主要来自西部逆冲推覆带及西南部,发育河流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和三角洲前缘等亚相,其中辫状河河道砂坝和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15.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天然气的主产层位,其储集砂体受控于沉积相带的展布。通过对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研究区内主要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并对其沉积特征、影响其形成和发育的机理,以及岩相和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区盒8段三角洲为辫状河-浅水型湖泊三角洲,在三角洲平原相区储集砂体为分流河道沉积;而在三角洲前缘相区则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席状砂及远砂坝等沉积微相不发育。  相似文献   

16.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资料、重矿物分析及地震资料,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西山窑组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马朗凹陷西山窑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2种沉积相。西山窑组下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在湖盆北侧大面积分布,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频繁改道、迁移,相互切割,叠置成厚20~50m连片分布的砂体。西山窑组上段沉积时期,马朗凹陷以湖泊相沉积为主,有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局部发育滩坝砂体。西山窑组沉积整体呈现出一个水进过程。分析化验数据表明,西山窑组砂岩以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层胶结作用不强,以压实减孔为主,主要发育剩余粒间孔;储集层质量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好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7.
库车坳陷中生界三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库车坳陷中生代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其内连续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湖缘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它们的特征清楚、区别明显:(1) 扇三角洲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并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其平原亚相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呈透镜状,厚度小、变化大。(2) 辫状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湍急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3) 曲流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沉积物输入量为相对连续的终年河流的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河道砂体呈层状,交错层发育,类型丰富。当然,这三种类型三角洲之间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不仅同一时期内可以并存,而且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跃进二号油藏沉积相及平面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尹太举  郭青松 《西北地质》2010,43(1):115-123
跃进二号油田含油层位包括下油砂山组(N21)、上干柴沟组(N1)和下干柴沟组下部(E31)三个主力油组。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是一般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主要砂体类型为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并根据沉积物粒度、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和现代河流沉积模式类型,认为本区大的沉积背景仍然为辫状河三角洲,但沉积微相类型和砂体成因模式与一般辫状河三角洲不同,即骨架砂体以水下分流砂坝为特征,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欠发育。主力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湖盆水体浅,入湖水流在向湖推进过程中,流水动能强,分流河道主要起输送沉积物通道作用,沉积作用弱,而分流河道之间水体能量相对弱的区域沉积作用强,因而形成了以分流砂坝沉积为主的沉积特征,这种沉积模式打破了传统三角洲沉积以河道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的相模式,建立了以土豆状散布于河道间的分流砂坝为格架的沉积微相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主要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野外沉积特征研究确定为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沉积相、亚相、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类似曲流河三角洲的层序结构和微相类型,但两者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与曲流河三角洲相比,辫状河三角洲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不仅沉积物的粒度较粗,而且辫状河道沉积较发育,河道间洪泛平原沉积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也可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体。根据野外露头的追索研究,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从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看,辫状河三角洲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体具有分布较稳定、展布较广、储集物性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松辽地区西部斜坡英台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是在干旱一半干旱、源近流短、东倾陡坡背景下,在洪积扇前,由辫状河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明显区分出狭窄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口坝不太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夹浊积砂的辫状河前三角洲三种沉积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由灰色含砾砂岩,粗、中砂岩,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具有明显的正韵律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灰色-绿灰色中、粗砂岩、细砂岩、少量的含砾砂岩,成正韵律或反韵律夹在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中。辫状河前三角洲沉积多为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可夹少量砂质浊积岩。上述沉积特征明显地区别于正常河流三角洲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