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是重要的牲畜良种基地和畜产品基地,畜牧业在新疆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疆气象系统长期来(特别是近10年),在为畜牧业服务的过程中,逐步摸清和掌握了畜牧业生产的规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纯的情、预报服务为领导机关安排指挥生产的决策服务,为畜牧业连续10年丰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自治区目前畜牧业生产的特点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养畜.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面貌,保证畜牧业有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在自治区国瓦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自治区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牧区生产、改造需要的投入较大,目前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经营单一、粗放,效益低下。新疆气象业务中心(气象台)一直把对牧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项重要的为大农业服务的任务来认真组织,热情服务。40余年来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实践,我们逐步认识了牧区防灾减灾的客观规律,把牧区防灾减灾服务从转场服务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我国牧区雪灾灾害学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约有60亿亩,可利用率为68.4%。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黑龙江、云南和陕西等十省区。雪灾是牧区冬春季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近年来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聚居牧区发生了十分严重的雪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注,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关心。为进一步做好牧区雪灾的减灾防灾工作,我们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作一简要评述,供防灾减灾工作部片河和科研、教育部门借鉴、参考。牧区雪灾中的雪崩、风吹雪类型不在本文介绍之…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大-暴雪过程及雪灾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9,自引:13,他引:36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26个台站在近三十年中共发生大-暴雪过程1689站次,按本文标准形成雪灾410站次。通过统计和诊断分析,揭示了大-暴雪过程及其雪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久治是大-暴雪过程和雪灾的频发中心,清水河是雪灾及成灾几率的高值中心;后冬成灾几率高达80.3%,春季成灾几率仅14.3%;大-暴雪过程次数和降水量线性增加势趋十分明显,导致雪灾危害日趋严重,90年代进入雪灾的频发时期。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1,他引:30  
通过对 196 7— 1996年 2 5个测站的雪灾资料分析 ,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有雪灾期从上年10月到当年 5月长达 8个月 ,雪灾在一年之中有 3个高发月 :11月、3月和 2月 ;雪灾主要发生在巴颜喀拉山南缘和东麓地区 ,近 30a来呈上升趋势。 196 8— 1976年冬春为一较长时段的雪灾发生的低值期 ,从 1977— 1992年有 3个高峰期和 2个低谷期 ,从 1993年开始又进入高发期 ;高原东部牧区冬春雪灾存在着明显的 5 6a的和较弱的 2 3a周期变化。本文中定义发生在 15月的雪灾为后冬雪灾 ,发生在10 12月的雪灾为前冬雪灾。研究表明 ,70年代是前冬雪灾的高发期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是后冬雪灾的高发期。雪灾期西太副高的年际差异是雪灾发生年际振荡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冬季发生在牧区的大范围白灾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准确的白灾天气预报服务是我区长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青海省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雪灾、雷电灾害、旱灾、洪灾、雹灾、低温冻害、霜冻、风灾;由气象因素诱发的衍生灾害有雪崩、病虫害、地质灾害。一、雪灾2005年,全省共发生雪灾20起,大多是由局地降大雪或连续降雪形成的雪灾,受灾人口约26.97万人,死亡牲畜约11.27万头(只)(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内蒙古地区119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的降雪、气温和风的资料、近14a的雪灾灾情资料及牧草资料,运用GIS软件和层次分析法并采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的风险度模型,对内蒙古牧区49个旗县的雪灾风险指数进行评估,并做出内蒙古牧区雪灾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雪灾风险等级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满洲里市、鄂温克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锡林浩特、正蓝旗、乌拉特后旗雪灾风险次之;牧区雪灾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9.
牧草与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场辽阔,毛面积5725.88万hm2,可利用面积4800.68万hm2,占新疆总土地面积的1/3以上。天然草场是新疆畜牧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新疆畜产品的70%来源于天然草场。但天然草场受天气气候的影响显著,产草量年变化极大,“靠天养畜”的新疆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因此掌握天气气候条件对牧草不同发育阶段和牧草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时监测预测牧草发育和产量状况,对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科学安排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三流回气候与草场类型新疆气候极端干旱,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积雪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雪灾多发区之一,预测最大积雪深度,可以为雪灾的预警与防范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基于建立的雪灾灾损指数,确定了新疆特重雪灾区域;进一步聚焦特重雪灾区的8个县(市),包括阿勒泰市、福海县、青河县、塔城市、托里县、沙湾市、尼勒克县和伊宁县,分别建立县域RBF网络模型,预测2021—2050年年最大积雪深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新疆特重雪灾区最大积雪深度预测,但预测精度仍有待提升;塔城市、尼勒克县将于2025—2029年连续出现最大积雪深度偏高事件,2039年青河县将出现最大积雪深度的极大值,因此应关注可能发生雪灾的年份与县(市),积极做好雪灾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11.
青南牧区连阴雪天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1990年青南地区连续降雪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从气候特点、大气环流特征、物理量场等方面探讨青南雪灾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对提高雪灾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为牧区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积雪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雪灾多发区之一,预测最大积雪深度,可以为雪灾的预警与防范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基于建立的雪灾灾损指数,确定了新疆特重雪灾区域;进一步聚焦特重雪灾区的8个县(市),包括阿勒泰市、福海县、青河县、塔城市、托里县、沙湾市、尼勒克县和伊宁县,分别建立县域RBF网络模型,预测2021—2050年年最大积雪深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新疆特重雪灾区最大积雪深度预测,但预测精度仍有待提升;塔城市、尼勒克县将于2025—2029年连续出现最大积雪深度偏高事件,2039年青河县将出现最大积雪深度的极大值,因此应关注可能发生雪灾的年份与县(市),积极做好雪灾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13.
游直方 《气象》1985,11(1):11-12
一、冬冷雪大的危害 雪灾(俗称白灾)对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为严重。如1977年10月底,在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上,降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雪化为水,水冻为冰,雨中夹雪,雪中带雨,冰压雪,雪盖冰,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哇。雨雪持续了三天,冰雪厚度足有一尺,浩瀚草原被冰雪覆盖,交通中断,人畜被困。这场雪灾牧人称为“铁灾”(指积雪厚而硬如铁),持续至次年2月底结束。致使全盟纯减牲畜达三百多万头,个别旗县百分之九十的牲畜死亡。 雪害是不易被人们遗忘的,然而冬季寒冷的危害,还常常不引人关注。实际上“冬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1765-1980年)西藏水旱雪灾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振耀  吴祥定 《气象学报》1986,44(3):257-264
本文利用近千份藏文灾情历史档案和清政府驻西藏办事大臣有泰的日记和联豫的奏稿,以及西藏气象观测记录(1951—1980年),对西藏高原历史时期的水、旱、雪灾作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1.近百年来藏南的水旱灾是交替出现的,有三个多水期(1883—1906,1916—1934,1947—1962)和三个干旱期(1907—1915,1935—1946,1963—1980)。干旱期有逐渐加长的趋势。 2.西藏除了有变干的总趋势外,水旱灾还有明显的3.8—2.6年的周期。这与普遍存在的“准两年脉动”周期大体上一致。 3.藏南农区的降水量即使高于常年的一倍也不易形成洪水泛滥和大面积的内涝,但年降水量比常年少100mm以上就可造成严重干旱,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 4.造成西藏干旱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除高原气候近期有变干暖的总趋势外,近20年来水浇地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不适当,象过份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等亦会造成农业干旱。 5.19世纪以来,藏北高原共发生15次严重大雪灾,其中尤以1828—1829年,1927—1928年,1887—1888年三次雪灾最为严重。但近50年,发生的雪灾较过去有所减轻。不过,1967—1968年雪灾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1970~1990年共21年41次川西高原雪灾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从气候分布、大气环流特征、影响天气系统等方面探求川西高原雪灾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对提高雪灾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为畜牧业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牧区群众的关怀,我国第一次牧区雪灾气象服务工作研讨会,于1996年9月11~14日在西宁召开。来自19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共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40篇论文,在会上宣读了6个省区气象局的工作报告及25篇论文。国家气象局颜宏副局长在会上发表了“总结经验,加强研究,提高水平,全面做好雪灾气象服务工作”的书面讲话。会议以雪灾气象服务和雪灾科研相结合的形式,对我国雪灾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检查和研讨,重点对今年元月发生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严重雪灾的成因、监测及预报服务工作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牧区雪灾等级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但新疆境内地形复杂,多高山、沙漠、盆地、绿洲,处于昆仑山北侧,著名的天山横亘其中。境内多内陆河流,流程短,坡度大,且大多为干沟。当山区下雨,尤其是下暴雨时,常发生洪水。据不完全统计,建国40年来,我区各地州市先后发生了137次洪水灾害,累计损失为18.9亿元。近7年来新疆几乎年年有洪水灾害,累计损失达6.99亿元,平均每年达1亿元。随着新疆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发展,防洪抗洪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防灾减灾任务。“七五”期间,自治区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中,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北疆持续偏低,南疆1月份大部地区略偏高,2月份大部地区较常年偏低;降水:1月份全疆大部分地区略偏少,2月份除南疆西部地区明显偏多外,全疆大部地区接近常年。1月份北疆冬麦区有10cm以上稳定积雪,部分牧区积雪偏厚,月内气象条件对冬麦安全越冬较有利,但对北疆牧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月内塔城发生雪灾,伊犁河谷发生多起雪崩。2月份北疆冬麦区最大积雪深度基本保持在10cm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藏高原高海拔牧区1979年10月至2013年4月19个气象站逐日积雪资料、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资料,依据积雪深度和积雪持续日数组合的雪灾指标,分析了不同等级雪灾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温度和降雪对雪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2月是西藏高原雪灾多发期且灾害程度重,全年发生中度以上雪灾的概率大,占总站次的54%;1979年以来雪灾变化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但存在着年代际变化,即1980 1997年代表现为波动性上升,1998 2007年呈显著减少趋势,此后略有回升,突变点在1999年和2008年;温度与雪灾相关性比降雪更高,温度具有显著增暖而降雪变化不明显,温度对雪灾气候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了大气环流系统与雪灾变化关系得出:西风带南支槽活跃和东半球极涡偏强、东亚大槽和副热带高压偏西时雪灾易发生,反之则然;西风带南支槽和东半球极涡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与西藏高原雪灾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非常一致,是西藏高原雪灾变化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