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晚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和我县晚稻种植中籼稻品中仍有一定数量的特点,为了使它们避过扬花灌浆期秋季低温的影响,农业部门向我们提出了预报秋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小于或等23℃初日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杂交晚稻和籼稻抽穗扬花的初始温度。  相似文献   

2.
入秋以后我省连作晚稻先后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时期。此时适值北方冷空气开始加强,並不断影响我省,造成低温、阴雨、寡照的气象条件,当严重影响时,常导致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产量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晚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一般在寒露节气前后抽穗扬花灌浆。如果在这段时间里遇上强冷空气南下,日平均气温≤22.0℃连续三天或以上,晚稻的产量便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低温天气称为寒露风天气。做好这种天气的预报对提高晚稻产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10月份的寒露风天气中期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4.
南宁地处广西南部,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为双季稻作区。但由于春秋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早稻播种育秧时容易出现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晚稻抽穗扬花时又易受到寒露风危害,空秕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产量不稳定。以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2℃作为早稻  相似文献   

5.
天气概况今年秋季冷空气来得早,九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全省都比常年偏低1—2度,其中6日到20日半个月,平均温度要比常华偏低2—4度,特别是9—12日,接连受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五—六天日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下的秋季低温。这时正在抽穗扬花的杂交晚稻和正在孕穗的常  相似文献   

6.
对于寒露风(也称秋季低温)的预报服务工作,我们开始认识比较模糊。有一年,我们在二晚栽插后的8月份,才作出寒露风预报。结果这一年的二季晚稻在抽穗扬花季节,正好遇到了寒露风的袭击,使丰收在望的稻子变成了空谷。干部、群众批评我们是“事后诸葛亮,没啥用。”我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有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狠批了刘少奇、林彪散布的“群众  相似文献   

7.
一、寒露风指标及气候规律。 寒露节气前后,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日均温≤21.0度,连续≥3天的低温夫气,对晚稻抽穗扬花造成低温冷害,结实率低,空秕粒增加,产量低,即称寒露风。我县历年寒露风多年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1日,最早出现于9月12日(1967年),最迟出现于10月23日(1983年),振幅40天。9—10月出现各占一半,多数年份出现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占68.8%,9月中旬占12.5%,10月中下旬出现占18.8%。  相似文献   

8.
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是由育秧(播种),三叶、分蘖、拔节、抽穗、扬花和灌浆成熟等一系列发育期组成的。各生育期之间互有影响。即前期发育状况是后期发育的基础。所以水稻适期育秧的意义既是培养足够数量健壮的秧苗,又必须兼顾以后各发育期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扬花灌浆期的气象条件。育秧过早了(比如三月中下旬),易遇  相似文献   

9.
正当小麦抽穗扬花和灌浆时期,我省小麦产区易受飞'热风危害,如不采取措施防御,可使茎叶青枯,籽粒干批,造成减产。2、大力背造农川防护林带是战胜i;热的恨本措施;选择抗早的优良品种,适时一ltl.播、早管、一旱施肥,促早熟使小麦在一l飞热风到来前已成熟或收获,[,f减免危害。③冷衬前用氯化钙闷种;拔节到抽穗前喷施草木灰水;扬花到灌浆期喷石油助长剂,llf加强光合作用和灌浆速度,增加叶片含水率,减少蒸发,也可大大地减轻危害。④干热风来前一、两天灌一次水或干热风到来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构建与灾损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早稻雨洗花灾害指标及适于早稻产量估算的灾损评估模型,对开展早稻雨洗花灾害监测、损失评估、灾害保险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西省早稻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15年14个水稻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筛选出基于早稻抽穗扬花期间过程降水量、最大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实际产量的雨洗花灾害样本78个,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正态分布以及主成分回归法,建立了雨洗花灾害指标和灾损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降水对雨洗花灾害形成有显著影响,其主要影响时段为抽穗扬花普遍期前后5 d内,关键时段为抽穗扬花普遍期前后3 d内。日降水量40 mm可作为早稻抽穗扬花期雨洗花灾害临界指标。以该指标为基础,统计日降水量不低于40 mm的降水日数及其对应的累积降水量,当累积降水量为40~170 mm时,为轻度雨洗花灾害,早稻一般减产小于15%,平均减产10%;当累积降水量不小于170 mm时,为重度雨洗花灾害,早稻一般减产不低于15%,平均减产22%。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实际灾害发生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雨洗花灾损评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雨洗花年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吻合度较高,平均相对模拟误差为4.3%,78.0%的资料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利用该模型对雨洗花年的早稻减产率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水稻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温。根据三明市各地活动积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品种搭配的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所需的总积温 ,划定了三明市水稻合理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活动积温的 80 %保证率建立的区划模型和区划指标将三明市分为 7个水稻种植气候区 ,并提出了水稻生产趋利避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三伏不热,夏凉明显今年的“三伏”天,人们并不感到太热,因为7、8两月共有6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省,使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特别是7月上旬和下旬的温度比常年偏低2—4℃。7月份有许多台站的平均气温接近或超过历史最低纪录,有6个站出现“极端最低气温”异常值,有7个站出现“月平均最低气温”异常值。35℃以上的高温日数也少于常年。 7月份,早稻正处在抽穗扬花到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长期的低温阴雨,使早稻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后季稻抽穗期的低温危害,是造成后季稻产量不稳不高的重要原因。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气象工作者对后季稻抽穗扬花期的秋季低温危害规律,做了不少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出较确切和客观的低温危害指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现有条件出发,于1977年在浙江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一次水稻抽穗开花期低温危害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赵峻然 《气象》1979,5(5):32-34
水稻低温冷害,早已被人们所注意,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不同角度对水稻苗期、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但对夏季水稻生长中期(指分蘖到抽穗开花,包括粒库形成和减数分裂期)的低温为害,研究的还不多。本文主要对夏季郁光(阴雨)所造成的低温为害,即群众所说的“哑叭灾”,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永州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条件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志宇  周斌 《贵州气象》2008,32(3):22-23
通过对农田与气象站同步观测气象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对永州市历史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掌握了农田小气候气象因子变化和调节规律,总结出永州市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育性转换和抽穗扬花“两个安全期”最佳安排时段,为回避或减少制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等工作提供了科学气象理论依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国光 《气象》1984,10(7):38-3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县晚稻生产约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0—70%,它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影响晚稻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寒露风”(干北风或低温冷害)。但1980年我县晚稻生产并无明显的寒露风和病虫害的大发生,亦出现了严重的减产,究竟原因何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曾到群众中进行过调查了解,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兴趣。例如:“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晚禾怕打闪”、“晚禾怕夜雷(雨)”等,为了摸一下晚稻减产与“雷公”的关系,我们分析了1980年晚稻抽穗扬花前后的雷电记录,结果  相似文献   

17.
9月,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明显降水,土壤墒情良好,有利麦播;华西、黄淮阴雨连绵,秋作物成熟、收获受一定影响。南方大部多晴少雨,对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有利,但湖南、广西等地旱情持续。东北及新疆等地气温偏低,初霜偏早;南方大部气温稍偏高,光热适宜。月内有2个台风登陆我国,浙江损失较重。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1976,(3):15-15
1975年我所早稻生产经历的“一类禾苗三类谷”的过程,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这说明,在农业上夺取丰产丰收,必须掌握气象规律实行科学种田。该年早稻生长季节,从播种育秧到抽穗扬花期间,降雨频繁、阴雨连绵、日照较少。据公社气象哨记载,三月份阴雨23天,四月份阴雨18天,五月份阴雨29  相似文献   

19.
高产田小麦千粒重农业气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与小麦千粒重的关系极为密切。乳熟期为综合气候关键期,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日较差为影响千粒重的主导农业气象因子,土壤相对湿度在55 ̄75%、温度日较差〉12℃为千粒重高度值年;而土壤湿度〉80%或〈52%及温度日较差〈10.5℃时为千粒重的低值年。提出,浇透抽穗,扬花水或早浇灌浆水均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与秋季寒露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富年 《气象》1979,5(9):14-15
秋季寒露风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常常造成减产。因此,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寒露风的研究和预报工作。我省规定寒露风的标准为:轻度寒露风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22℃者(适用于晚稻杂交品种);重度寒露风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20℃,或连续2天日平均气温≤20℃,且其中一天的最低气温≤16℃者(适用于晚稻常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