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418号台风"艾利"路径转折的多普勒速度特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8号热带风暴"艾利"在移动过程中先后发生两次转折,这种路径在历史上极为罕见.本文重点分析了"艾利"台风在靠近福建东部海岸线发生第二次转折时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并与多普勒正负速度区的对称性及极值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通过对多普勒正负极值区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环境风的风向,进而判断台风未来的走向,且环境风风向的变化对于台风未来移向变化的影响有1~2 h的提前量.这有助于我们提高预报时效,对台风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气象局区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CMA-TYM),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分析研究了台风“天鸽”(1713)生命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的移动路径及强度的数值模拟对模式参数化方案中边界层高度(h)和动量粗糙度(z0)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参数化方案计算的h在“天鸽”(1713)初期的热带风暴阶段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有较明显的影响,在台风成熟后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影响不显著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10 m风速对h的变化不敏感,而最低海平面气压对h的变化却非常敏感。同时发现在台风发展初期阶段,边界层过薄或过厚都不利于台风强度的发展加强。这表明边界层高度h在热带气旋数值模拟和预报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台风发展的初期阶段。动量粗糙度z0的变化对台风“天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台风增强阶段,台风中心附近10 m风速最大值在台风增强阶段对z0敏感,尤其是在台风发展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温度资料,以近年来在我国华东登陆或近海转向的台风为例,对台风中心附近的异常增温与未来移动方向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中、高层台风中心附近的异常增温对台风未来的移动趋势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尤其是对台风的移动方向突然改变具有预报意义,强增温区及脊(轴)线方向预示着台风未来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了一条台风路径预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路径集成预报方法.该方法以长短期记忆深度网络为模型构架,利用前4个时刻(24 h,间隔6 h)及当前时刻的TC路径记录,以及由不同环境因素所计算的方向预报因子作为输入,分别直接预报和间接(通过预报移动速度)预报路径,集成两者预报结果实现时效为...  相似文献   

5.
谢玲娟  朱庆圻 《台湾海峡》1995,14(4):386-393
本文主要研究热带风暴复杂路径的预报,以热带风暴路径趋势为特征,对统计样本作天气型划分,引进500、200Pha图上特征站的要素值,客观地将天气形势分成东风型和非东风型,并对预报因子作了非线性变换。通过追踪前期路径的移向和移速变化轨迹,寻求出台未来路径将发生转折的规律,并综合出一套自动化业务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及近岸区域精细化海浪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采用四重嵌套网格,建立了WaveWatchⅢ和SWAN嵌套(方案一)和SWAN自嵌套(方案二)两套台湾海峡及其近岸区域海浪预报系统.通过对一次台风过程3天和7天的海浪预报实验,对两套预报系统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方案一的3天和7天的预报误差分别为14.78%和19.53%,方案二的分别为10.38%和15.85%.两套系统的预报精度均能达到海浪精细化业务化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7.
卫星云图资料在台风路径相似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  孔玉寿 《海洋预报》2004,21(3):22-28
本文应用相似预报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常规气象资料(NCEP分析资料),试验了用卫星探测的灰度场资料作台风移动路径的定量预报。结果表明,通过计算灰度场的相似离度,可以有效地定量描述台风非对称性结构的相似性,并能较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近海异常海温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作了概量估计.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异常高温和异常低温的有利天气系统、主要影响因子和形成时间尺度进行了比较,进而对试预报(后报)个例的选取、初值的形成、试预报结果及其检验进行了说明.最后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10.
南海台风风场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台风内部风场结构相对稳定的特点,利用1969~1987共十九年历史资料按不同天气形势分型,用合成法得到相应类型的台风合成风场。对各类合成风场作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提取主分量。用主分量逼近预报时的初始风场。依据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可作出未来的台风风场预报。用198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台风风场的预报结果,若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正确,则未来24小时台风风场的平均预报误差为4.1m/s。  相似文献   

11.
龙卷风生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对龙卷风生成机制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对龙卷风的移动路径预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2月4—6日鲁南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表明:(1)500h Pa的短波槽,700h Pa和850h Pa暖式切变线及低空急流是造成这次暴雪的关键影响系统,同时位于华北700h Pa的小高压对强降雪的形成也起到关键作用。(2)东南低空气流的移动跟雨区的移动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第一阶段降雪的水汽辐合主要集中在700h Pa,第二阶段的水汽辐合集中在对流层低层。(3)此次降雪过程降水相态的温度与厚度判据与经验统计预报指标一致。  相似文献   

13.
对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的主要特点与路径预报重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烟花”移动缓慢,是首个两次登陆浙江的台风,在浙北和杭州湾附近地区长时间滞留。(2)降雨影响范围广、累计降雨量大、大风持续时间长。(3)反映出来的重要难点问题有:当多数模式预报出现一致的偏差时,预报员难以做出订正,有必要开展对模式中台风重要影响系统(高空冷涡、热带对流层上层槽等)的预报检验工作;台风移速缓慢的定量程度难以把握,需要通过总结历史个例和敏感性试验等方法开展东侧台风对西侧台风移动缓慢影响的定量研究;西风带槽/脊对副热带高压退/进快慢的定量影响把握困难,影响北上台风转向点的预报,特别是当不同模式有分歧的时候预报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构建工作[1],开展北印度洋风浪流数值预报系统后报和准业务化预报,并利用2013年9月—2014年3月共6个月的资料对预报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北印度洋风浪流数值预报业务运行稳定可靠,大气模式(WRF)72 h预报的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相关系数达到89%,海浪模式(SWAN)的72 h有效波高预报的相对误差低于20%,海流模式(ROMS)的72 h海表温度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在0.5℃左右;同时对2013年10月期间孟加拉湾的超级气旋风暴"PHAILIN"的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该风、浪、流预报系统能够较好地预报"PHAILIN"的移动路径、最低气压及相应的海浪和海流过程。该系统的试运行和检验分析结果,对建立新一代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8月17~18日以及21~22日,受黄淮气旋影响,山东境内相继两次发生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采用大尺度特征分析和数值产品应用和检验的方法,对两次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二者产生强降水的雨强和范围不同;(2)海上副高的强度和位置不同。前者位置偏北、偏强,形状为块状,对降水有很好的阻挡作用;后者副高偏弱、偏南,呈带状,对降水系统的阻挡作用较弱;(3)地面气旋移动路径和气旋附近强降水位置不同。前者东北移动,强降水区位于气旋移动方向的第一、第二象限;后者先东移然后向东北移动,强降水区基本位于第一象限;(4)两次强降水区与低空低涡切变线前部的急流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5)数值预报产品对第一次强降水的预报可参考性较强,对第二次预报量级偏大,需要预报员对形势准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订正预报。  相似文献   

16.
25°N以北西行台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祖松 《海洋预报》1990,7(1):54-58
本文应用(1949~1984)35年资料,对一种特殊的台风移动路径——进入25°N以北向偏西方向移动的台风发生的原因、特点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可作为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49-1991年的台风资料,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北(26°42N'、120°20'E)和北茭(26°23'N、119°59'E)两站的台风大风24h预报模式.从检验结果看,两站的台风大风预报历史拟合率分别为97%和87%.经1992年和1993年对两站的台风大风作验证,其预报准确率平均分别为97.4%和8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过去多种方案的基础上,经提炼、修改、补充就其南海热带气旋从其生成开始到发展阶段,对其移动过程中的具体路径、强度变化及影响的地区范围等方面,按区、类分别研制出一套定性判断和定量预报相结合的客观预报流程,全流程分四个子系统执行。 资料选取(970-1979)十年7—9月份的天气图资料。取样范围为进入10°—23°N, 110°—120°E海区的103个南海热带气旋作样本。并用(1980-1985)六年 11个南海热带气旋作独立样本检验、以鉴定所建方程的稳定性和正确率。从试报效果看,本方案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使客观预报方法在应用于南海热带气旋的多种预报方面,显示它的系统性,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0312号台风(科罗旺)风暴潮预报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312号台风(科罗旺)在西太平洋生成后,向偏西方向移动,于8月25日凌晨4点在海南省文昌登陆,给海南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利用海洋站实测的潮位资料,对0312号台风的风暴潮预报过程进行了较深入分析,旨在进一步掌握风暴潮预报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不仅由于NLA(数值有限区域)模式的正规波初始化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非线性正规波初始化收敛性问题和平衡方程解的不存在问题之间已有的关系,静力初始化已经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这篇论文给出了NLA原始方程模式(6层,水平分辨率150公里,55×48个网格点)静力初始化的一些结果。作了预报地区上空非椭园面积的初始化试验,这一试验考虑了减小的网格宽度和由模式预报的移动的天气尺度. 在气压坐标系中,非线性平衡方程为: 同时ψ(x,y)=g(x,y) (x,y)∈D(2)式中D为矩形面积,g(x,y)由边界D函数确定,剩下的符号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