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气象知识》2012,(2):79-79
2012年2月17日下午,《气象知识》第八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气象知识》编委会主任委员许小峰主持会议并讲话。《气象知识》编委会顾问刘英金、林之光、庄肃明,副主任委员孙健、洪兰江,常务编委冯雪竹、贾朋群、邵俊年等27位委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2月7日,《新疆气象》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由《新疆气象》副主编帕尔哈特·乌斯曼主持,副主编魏文寿向编委会通报了2004年《新疆气象》的工作情况和2005年的目标任务。2004年,《新疆气象》编辑部在人员少、任务重,社会活动多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2005年要按照区局党组的指示,集中力量办好期刊,并争取在自治区优秀科技期刊的评比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常务副主编陈晓梅向各位编委汇报了近两年《新疆气象》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编委们就如何提高期刊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新疆…  相似文献   

3.
贺楠 《气象知识》2010,(1):61-61
2009年12月22日,第26届《气象知识》编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编委对2009年第1期至6期《气象知识》的文章和四封进行了评选,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出了9篇优秀文章和一个优秀四封.  相似文献   

4.
5月26日,《新疆气象》编委会召开换届会议,第五届和第六届编委会成员和顾问参加了会议。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新疆气象》主编徐羹慧主持了会议,气象局局长、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家宝向第六届《新疆气象》主编徐羹慧、副主编季元中、张丙午、陈晓梅、张加生颁发了聘书;徐羹慧主编向第六届编委会李良序等22名委员以及张家宝、张学文、李江风、徐德源等4名顾问颁发了聘书。受徐羹慧主编的委托,陈晓梅副主编作了五后编委会工作总结,季元中副主编作了六届编委会工作安排的说明。张家宝局长对《新疆气象》的成绩和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办好《新疆气象》提出了“坚持四个面向,三高六新”的要求和希望(即面向气象现代化建设、面向基层台站、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未来;高水平、高技术、高起点;新观点、新现象、新事实、新技术、新资料、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干旱气象》2011,(4):516-517
2011年12月26日,《干旱气象》第三届编委会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的编委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27日,《气象与环境科学》第三届编委会2014年度会议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及部分省气象局的顾问和编委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省气象局局长、《气象与环境科学》主编王建国对各位编委在百忙中参加这次会议,为本刊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和给予了巨大的智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18日,贵州省气象学会秘书处组织召开《贵州气象》第三届编委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由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贵州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贵州气象》主编李登文主持。李登文首先肯定了学会秘书处同志本年度在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期刊立足省内的同时逐步走出去。同时,部署各位编委多方邀约优质稿件,掌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27日,《气象与环境科学》第三届编委会2014年度会议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及部分省气象局的顾问和编委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常务编委扩大会议于5月26日在南宁气象大厦召开。第十一届编委会主任姚才主持会议,编委会副主任林开平、陆虹、廖雪萍及全体常务编委、编辑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新调整的《气象研究与应用》第十一届编委会成员名单,介绍《编委职责与权利》及2020年《气象研究与应用》组稿重点选题指南、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宣读《恪守学术道德,抵制学术不端》倡议书。与会代表就期刊重点选题内容、组稿约稿方向、审稿专家库建设、调动编委和审稿专家及作者积极性等内容发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干旱气象》2021,39(5):871-871
2021年9月14日,《干旱气象》第四届编委会会议(编委会换届会议)及地学期刊经验交流会于兰州宁卧庄宾馆召开。会议由张强主编主持,本次会议以推动《干旱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气象局科技司王健林副司长和甘肃省气象局杨兴国局长到会指导并明确要求主办单位及审稿专家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加强政治意识,努力打造政治导向正确、充分展示气象科技成果的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1.
9月25日,《新疆气象》编委会召开会议,对第七届编委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成立了第八届编委会。参加会议的有新、老编委30余人。会议由副主编季红岩同志主持,常务副主编陈晓梅同志作了《新疆气象》第七届编委会的工作总结。她指出,编委会自2000年12月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指导和规范期刊工作,定位准确,与时俱进,主动发展,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二、制订编辑计划,精心策划选题,保证期刊高品味、高质量和高水平;三、严格把关,积极撰写稿件和参与组稿,保…  相似文献   

12.
《广西气象》编委会1987年第二次编务会议于9月29日在南宁召开,编委委员共19人参加了会议。 编委主任李建山主持了会议。编委副主任梁春泰在会上报告了今年以来《广西气象》编辑、出版的工作情况,并宣布了区局党组决定,《广西气象》从1988年开始改为季刊。 会上委员们就《广西气象》今后的办刊宗旨、指导思想、编辑出版以及如何提高刊物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1):I0002-I0002
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提供的本刊2014-2016年刊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频次等情况推荐,并经《气象与环境科学》第四届编委会2018年度会议与会编委认真评审,从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及鼓励科研人员投稿的积极性等方面出发,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并对作者进行表彰。希望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者再接再厉,同时欢迎广大气象与环境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关注《气象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20日,河南省气象局在京召开《气象与环境科学》第一届编委会2009年度会议,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部分省气象局的编委和顾问近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26日,河南省气象局在北京召开《气象与环境科学》第三届编委会2013年度会议。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部分省气象局的编委和顾问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张玉华研究员和中国气象局大气科学类期刊的部分编辑部主任。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1月 12日在省局召开了《山东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刘可先主任主持了会议 ,他首先对 2 0 0 0年《山东气象》从内容、形式和版面上的改革成效及在全省气象业务和文明系统创建中所起的导向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山东气象》在 2 0 0 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及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表示祝贺 !对关心和支持《山东气象》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 !对编辑部同志开拓创新、艰苦努力 ,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山东气象》…  相似文献   

17.
12月27日,《新疆气象》编委会召开会议,总结工作,并组成新一届编委会,参加会议的有新、老编委30余人。会议由主编徐羹慧同志主持并作了《新疆气象》第六届编委会的工作总结。他指出,编委会自1995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一、制定了《新疆气象》的办刊方针和宗旨,指导编辑部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期刊的重要作用;二、制定年度选题计划,积极组稿并撰写稿件,保证期刊有丰富的稿源;三、严格把关,保证期刊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四、加强了编辑现代化建设以及编辑队伍的建设。徐羹慧同志在讲话中,还对新一届编委会提出了3…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2日,《沙漠与绿洲气象》编委会召开换届会议,对第一届编委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成立了第二届编委会。  相似文献   

19.
《沙漠与绿洲气象》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会议1月30日召开。新疆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所长、副主编魏文寿主持会议并宣读编委会组成名单。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7月 31日 ,山东气象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 ,中国气象学会、山东省气象局党组、山东林学会、青岛市天文气象学会发来贺信。会前召开了山东气象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议程、第八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