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广东腊圃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圃岩体由细粒、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副矿物组合属磷灰石-钛铁矿-锆石类型,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锶初始值为0.7055,说明腊圃岩体应是"Ⅰ”型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73±79)×106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2.
含稀有稀土元素花岗岩型矿体,为我国稀有稀土元素的主要工业类型,湘南是我国稀有稀土元素重要成矿区之一。区内岩体众多。本文概述了湘南花岗岩的特征,结合稀有稀土元素矿化特征讨论了各不同花岩类与稀有稀土元素的关系,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冀西麻棚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冀西石湖金矿麻棚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定.岩体的SiO2平均含量为67.77%,略低于同处一个构造岩浆岩带的NE端紫荆关王安镇石英正长岩体(68.78%).麻棚岩体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介于136.41×10-6~167.45×10-6之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斜型.LREE/HREE比值介于12.50~18.75之间,平均16.07,属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综合麻棚岩体岩石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认为,麻棚岩体的成因类型为Ⅰ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灵溪岩体由细粒、中细粒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副矿物组合属磁铁矿-磷灰石-钛铁矿型.其地质特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Ⅰ"型花岗岩特征,与Cu、Pb、Zn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为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是在岩块滑脱作用下被动就位形成的.单颗粒锆石同位素年龄为(111.1±1.4)×106 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东部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别山东部主要花岗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花岗岩体的物质来源、成岩模式及其构造意义。研究表明 :(1)大别山东部出露的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物质来源基本相同 ,且源区具有古岛弧的特征 ;(2 )各岩体的成岩模式呈现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的特征 ;(3)花岗质岩浆上侵的构造环境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折的大背景有关。伸展拉张过程造成的地幔上涌不但是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条件 ,也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雅尔根楚花岗岩岩体岩相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岩体主要岩性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花岗质糜棱岩,应用锆石U-Pb LA-ICP-MS测年方法,测得的3组年龄为226.8±2.2Ma、230.2±1.3Ma和233.6±1.5Ma,表明其岩体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主量元素(XRF)具有富硅、富钾的特征,A/CNK值为0.81~1.10,显示铝弱饱和,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岛弧性质的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Ⅰ型花岗岩.经过综合研究认为该Ⅰ型花岗岩可能是在整个伸展环境下,岩石圈地幔压力降低导致地幔上涌,残余的洋壳熔融提供流体注入,从而该岩体发生侵位.  相似文献   

7.
吉林四平三家子钨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家子矿床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白钨矿矿床。为揭示该矿床成因,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相关岩体、大理岩围岩、矽卡岩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时空及成因密切相关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铝过饱和、碱含量变化大、K2ONa2O和低Rb/Sr值等同熔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组成表现为稀土总量较低、明显的Eu负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以及右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进一步显示含钨花岗岩具有深源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以及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认为孟家岭岩体是三家子钨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钨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沿北西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8.
兴蒙造山带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尤其是洋盆的闭合时限一直存在争议,兴安地块南的乌兰复合岩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窗口。对乌兰复合岩体进行了锆石U-Pb测年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与岩石成因,进而揭示了区域构造背景。乌兰复合岩体由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组成,前者构成了岩体的主体,成岩年龄为(312±2) Ma,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均具有全碱含量中等、富钾、过铝质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高分异S型花岗岩,且细粒二长花岗岩的稀土含量偏低,负Eu异常更明显,显示了更高的分异演化特征; 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及K),显著亏损Ba、Sr、Ti等元素,弱亏损Ta、Nb等元素,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指示二者来自于同一源区。乌兰复合岩体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的演化有关,形成于洋盆闭合后的造山晚期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佛冈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源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佛冈复式岩体受东西向佛冈-丰良断裂和北东向恩平-新丰断裂联合控制就位;晚侏罗世晚期的碱性杂岩来源于地幔,但上升侵闰过程中同化了较大部分包括古老基底在内的围岩。其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佛冈岩体的花岗岩类应是“Ⅰ”型花岗岩,但具有较高的碱含量。佛冈岩体各时代(T3、J1、J2、J3、K)花岗岩类及碱性杂岩各呈不同的岩浆演化系列,说明粤中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的岩浆作用具有幕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区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小平 《铀矿地质》2004,20(6):330-336
本文对华东地区的花岗岩类按改造型 变质混合交代型、重熔型和同熔型———同熔型 (Ⅰ型 )、深源分异型 (A型 )进行了成因分类 ,并对各类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岩石学特征、副矿物、稀土元素、锶、氧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列举了各类花岗岩的分布地区和代表性岩体 ;论述了各类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铀矿床产出的关系 ,指出重熔型花岗岩是铀矿床产出的主要岩体类型 ,其次是深源分异型 (A型 )花岗岩。变质混合交代型和同熔型 (Ⅰ型 )花岗岩只有铀矿点或矿化点产出。文章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改造型与同熔型花岗岩的铀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姑婆山复式岩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姑婆山复式岩体由晚侏罗世里松岩体、姑婆山岩体及早白垩世新路岩体组成。复式岩体为壳幔混合源成因。据岩石地球化学判断和分析,姑婆山岩体和新路岩体为含锡岩体;整个姑婆山复式岩体为含钨岩体,里松岩体和姑婆山岩体为含稀有、稀土岩体。上述矿产的形成与岩石中挥发份F、B及放射性U、T h等元素的高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马伸桥岩体是由同源不同期次的超基性-硷性-碳酸岩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杂岩体,其中超基性岩体是一个多韵律的层状岩系,产有9层磷矿,累计厚度68.25m.该类杂岩在世界各古老地台均有产出,半数以上产有磷、铁、稀有金属、稀土元素等矿产.马伸桥岩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超基性-硷性-碳酸岩三位一体杂岩,在我国属首例.马伸桥硷性杂岩体产于...  相似文献   

13.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矿产与地质》1991,5(4):249-261
对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的岩石类型、岩体形态、规模、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对该类矿床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和矿化与蚀变带的关系作了论述,指出了该类矿床最重要的蚀变带为黄玉云英岩化带, 在详细研究该类矿床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内蒙古驼峰山铜-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化之间的关系,提出成矿物质来源于二叠纪地层及燕山期火山一次火山热液活动,成矿作用与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及后期火山一次火山岩(浅成-超浅成侵入体)密切相关,以后期热液叠加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岩体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初始比等的研究表明:新路矿田地洼花岗岩与脉岩,属于S型重熔岩浆结晶分异型岩体,脉岩形成过程具有同化混染作用;含锡量及岩石化学特征参数表明:矿田地洼花岗岩为含锡花岗岩,部份脉岩为含锡岩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稀有稀土特大型矿床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类型工业矿床,其规模居亚洲第三位.含矿岩体为燕山期碱性花岗岩,岩体普遍矿化,岩体即是矿体,矿石品位富,稀有稀土元素种类多,其共生伴生矿物多达44种,工业矿物以羟硅铍钇铈矿、烧绿石、铌铁矿、锌日光榴石为主.  相似文献   

17.
卡乌留克塔格铁磷矿,赋存于塔里木地台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低品位特大型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含矿杂岩体特征、杂岩体岩石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与矿床特征以及铁、磷选矿试验研究并对铁、磷、钛、稀土元素综合利用前景的分析.认为含磷岩石相属偏碱性铁质岩系列;杂岩体中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岩石中不相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着地质学科的研究需要,稀土元素的分析手段不断向深度发展。为了制作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武图,要求准确测定痕量稀土元素,同时还由于各种岩石的基体变化不一,造岩元素所产生的谱线干扰以及可变的背景干扰都给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带来困难,所以,一般都需要进行预处理,将岩石的主元素分离,并使稀土元素相对浓缩。  相似文献   

19.
钟家铺钒矿的赋矿层位属南方有名的"下寒武统黑色含矿岩系"。矿石结构主要为泥质结构和显微鳞片泥质结构,构造主要为微层状、板状和致密块状;水云母是钒的主要赋存体,钒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产于水云母的晶格中。稀土元素特征反映钒矿石具有海相热水溶液的沉积特征。钒矿床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床成因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0.
六股水磷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包含2个磷矿层、6个磷矿体。矿体水平延伸1200~2700m,均厚1.3~4.88m,深部延深大于120m。矿石类型有块状及白云质条带(条纹)状2种磷矿石,P2O5平均品位29.42%。稀土元素总量低,分布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型。矿床为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磷经历了复杂的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