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泽  张志  陈建平 《江苏地质》2020,44(4):401-406
基于ASTER数据、Landsat 8数据及WorldView-2数据,采用波段组合法、最小噪声分离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波段比值法,结合岩石光谱曲线,综合提取了新疆北山地区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对WorldView-2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噪声分离,并将R(PCA2)G(PCA1)B(PCA4)、R(MNF2)G(MNF1)B(PCA1)、OLI数据R(B7)G(B6)B(B5)进行假彩色合成,利用OLI数据中的B5/B2、B2/B1突出花岗岩。这些方法解决了复杂岩性的影像色调差异较小、细节不清晰等问题,降低了岩性划分及解译的难度,使各种岩性界线更加明晰。结合前人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研究区侵入岩岩性进行了系统解译及分析。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复杂岩性并进行更详细的岩性分类,提高遥感岩性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甘肃北山地区成矿带划分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 ,以板块构造单元为基础 ,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成矿信息 ,将甘肃北山成矿区带厘定为 2个Ⅱ级成矿区 ,3个Ⅲ级成矿带 ,1 0个Ⅳ级成矿带。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岩性识别一直是遥感地质研究的重点和难题之一,有效识别岩性可以大幅减免地质填图工作中野外工作量,而一些特殊岩性的识别对于相关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甘肃北山辉铜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应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处理研究区ETM+数据,以突出辉铜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信息;其岩性识别结果与地质图中已知基性岩体吻合较好,进而以遥感影像特征圈定了11处疑似辉长岩体,经野外对其中9处进行验证,全部与遥感分析结果吻合,证明了此方法识别基性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E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提取卫宁北山地区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结果表明:羟基异常主要分布在铜铁沟—岔梁子—平湖滩一带,自北向南沿构造破碎带呈带状结构,一二三级异常均有,且与已知矿(化)点吻合较好;铁染异常分布面积小,主要为三级异常,在色井沟和红石堆,异常以片状沿沟谷自北向南呈带状分布,与已知矿点对应少,示矿作用不明显。结合SPOT5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线、环、带、色、块"找矿五要素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以断层和褶皱轴线为主的线要素大多呈近EW向分布;环形构造7个,推测位于金场子的环有可能由隐伏岩体引起;带要素2条,位于金场子西部,呈EW走向;色要素分布面积小且零散;未解译出块要素。根据获取的地质异常信息,建立遥感示矿模型,结合地质分析,圈定了3个遥感示矿异常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黑鹰山铁矿区航磁、遥感资料,发现与黑鹰山铁矿相对应的航磁异常特征明显,具有强度高、梯度陡,尖峰状异常特征;遥感铁氧化物异常表现突出与矿床对应较好.该项研究对该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有指导意义,即在北山地区,航磁强磁异常和遥感铁氧化物蚀变异常可以同时作为寻找黑鹰山式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矿物亚类的光谱曲线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对层状硅酸盐矿物使用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遥感中的区分提取难度较大。笔者以甘肃北山柳园工作区为例,利用发射率光谱特征,进行了层状硅酸盐蚀变矿物提取实验。通过与ASU光谱库标准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了来自于图像端元的光谱曲线特征,区分出了层状硅酸盐矿物如蛇纹石、绿泥石等。野外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息提取方面精确度较高,遥感应用效果更加定量化、精确化,对于遥感地质填图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矿物的基础就是熟知不同岩石和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尤其是要掌握不同物理、化学环境下岩石和矿物的光谱变异特征。北山方山口地区地质演化历史复杂,蚀变岩石类型多样。那么不同岩石和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有何特点,跟遥感影像上对应端元的光谱曲线是否吻合呢?另外,何种采集条件下获取的地面岩矿光谱最具代表性呢?就上述问题,笔者对方山口试验区内典型岩矿的光谱特征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原位露头岩石样品和原地碎石样品与岩石标样在光谱曲线特征上最为接近,样品表层的沙漠漆对特征峰的吸收深度有一定影响。而岩矿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主要取决于矿物的成分和分子结构,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不会导致特征谱带的变化。各蚀变岩石影像端元光谱曲线与其实测光谱曲线所反映的曲线形态和吸收峰位置基本一致,但不同蚀变岩石的光谱曲线相似性很高,因此仅利用遥感影像难以准确识别出蚀变岩石的类别,但利用遥感图像提取含Fe~(2+)、Fe~(3+)、OH~-、CO_3~(2-)离子或离子基团的蚀变矿物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这对遥感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地区铀矿找矿工作,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和构造解译。根据ASTER遥感数据不同波段的波谱特征和典型蚀变矿物光谱曲线,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提取了铁染、 Mg-OH/CO32-、 Al-OH等矿化蚀变信息;利用高分二号数据,初步厘定了工作区3级线性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在综合分析地质、遥感和地球物理等多源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圈定苏莫查干敖包铀成矿预测远景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为当地铀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北山地区岩浆岩及变质岩出露广泛,植被稀少,地势平缓,是无人机遥感开展地质填图试验的理想目标区。为解决传统地质填图方法受地形、环境限制和投入高及工作周期长等问题,选取北山长流水地区20 km2化探重点工作区为目标区,利用大疆精灵4专业版无人机采集图像,并采用Photoscan软件合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以及三维模型,建立解译标志,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解译,获得比前人1:1万地质图更加精细的地质图。该方法较传统填图方法能够解译出地质体形态、岩脉产状、微小断裂等更详细的地质内容,并能提供划分岩脉期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成矿背景来看,卫宁北山地区具备寻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笔者对黄石坡沟典型矿段的研究,证明了该区广泛出露的石英闪长玢岩与成矿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确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首次使用锫石微区定年技术,对二人山、金场子等典型矿段中闪长玢岩内的锫石进行了年龄测定,确定了该区有2期岩浆侵入活动,2期岩浆侵入...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总被引:44,自引:10,他引:44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归属历来为众多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结合区内的地质实际,拟定出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的一般原则;运用板块构造观点和多旋回开合构造理论,将本区共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8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6个三级构造单元;阐述了各构造单元主要地质特征。认为本区先后存在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早古生代)和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晚古生代)两条缝合带,后者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板块的最终缝合带。  相似文献   

12.
甘肃北山旧井地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遥感影像分析、地质填图和断裂活动性研究,探讨了北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变形机制。结合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应变、应力场,认为北山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北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重新激活东西向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断裂,并产生北东向新生断裂。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并持续向北运移所产生的构造变形不仅局限于青藏高原内部及其边界,更影响到青藏高原以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国宝山地区位于北山造山带中西部,星星峡镇西10 km处。研究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时代以志留纪、石炭纪为主,侵入于新太古—元古代敦煌岩群(Ar-Pt D.)。志留纪二长花岗岩中见花岗伟晶岩脉,且靠近伟晶岩的地方,二长花岗岩中天河石的含量逐渐增多。二长花岗岩稀土元素显示"四分组效应",其中第2组Pm-Sm-Eu-Gd和第4组Er-Tm-Yb-Lu效应较为明显;重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强烈的负Eu异常,δEu为0.04~0.05;Y/Ho值绝大部分小于28。野外调查发现二长花岗岩中有花岗伟晶岩脉。以上特征说明,二长花岗岩岩浆为下地壳,重稀土亏损,形成后经历了高度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内容介绍本书介绍了西起阿里地区札达县、葛尔县,东侧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北界为雅鲁藏布江大断裂,南至国界的广大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成果。从遥感信息源、图像处理、地质灾害分类、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路线;从气候环境特征、地形地貌环境特征、植被类型及盖度、土地利用特征等方  相似文献   

15.
甘肃北山地区是古亚洲成矿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两个(即准噶尔成矿省、塔里木成矿省)金、铜、铅、锌、钨、钼、铷、铁等重要成矿省,目前已发现重要矿产地289余处,成矿时段以华力西期为主。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在时空上的联系性、矿产预测类型、成矿作用演化的综合研究,简要介绍了Ⅳ级成矿亚带地质矿产特征;重点讨论了区域成矿控制因素;并归纳总结了矿产预测类型,概述了区域成矿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为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北山成矿带找矿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组在筛选出的盘陀山-鹰嘴红山钨成矿远景区内,经过对1∶20万钨化探异常和羟基遥感蚀变异常的野外检查,首次在内蒙古北山南部盘陀山北钾长花岗岩体北缘发现了长7 km、宽50~200 m的国庆钨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17.
新疆乌什北山填图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作用,探索1:50000高山峡谷区填图方法。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岩性、构造解译等方面的差异表明多源遥感数据综合解译能有效提高解译程度。研究认为同一遥感数据最佳波段组合图像、Landsat-8和Worldview-2数据协同图像增强了对岩性和构造识别的能力。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和岩性分类、基于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岩石化学成分填图等是高山峡谷区填图有效技术方法。利用ETM和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ASTER较ETM数据在铁染异常、羟基异常等提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分析认为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是区域找矿的重要途径。根据乌什北山地质地貌特征,选择其中有效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法组合开展1:50000地质填图,结果显示在减少剖面测制和路线地质调查数量的同时,达到了填图精度,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为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分析总结提供了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18.
山区地下水流动受到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限于资料有限,其流动模式与控制机理尚不清晰.特别是地处甘肃北山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北麓区域地下水的流动模式,直接决定了处置库在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安全性.基于区域遥感构造解译、地质构造演化分析、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水文地质钻探,获取了典...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出版社内容介绍本书介绍了西起阿里地区札达县、葛尔县,东侧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北界为雅鲁藏布江大断裂,南至国界的广大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成果。从遥感信息源、图像处理、地质灾害分类、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路线;从气  相似文献   

20.
为了理清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对野马井地区的二长花岗岩与流纹岩进行了岩石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等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与流纹岩的就位年龄分别为402.7±2.4 Ma与392.9±2.5 Ma.二者均为富钾钾质岩浆岩,呈现过铝质-强过铝质,轻重稀土弱到中等分馏且相对富集轻稀土,二长花岗岩呈现无或弱的负Eu异常,流纹岩呈现较明显的负Eu异常,二者均富集Rb、Th、U、Pb等,亏损Nb、Ta、Ba、Sr、Ti等,为I型酸性岩浆岩.二长花岗岩与流纹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2.2~+6.8,对应Hf模式年龄(tDM2)为962~1 533 Ma;指示二者主要由中元古代陆壳物质熔融所形成.依据野马井地区泥盆纪富钾酸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该区域其他地质资料,可推测其为后碰撞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