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敏 《地理教学》2010,(7):25-27
地图素养指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形成的基本地图技能和利用地图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它的核心是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地图技能也就是使用地图学习地理的技能,主要包括认识地图、阅读地图、绘制地图和解释地图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地图学的产生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3个分支学科组成的。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学说被提出。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三个分支学科组成。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的学说被提出来。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6):43-43
<正>近日,2014首届中国地图文化节暨地图文化论坛在青岛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提交了蒙文版《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和《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乌海综合影像图集》、丝绸版《鄂尔多斯市地图》《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以及《地图作品与翰墨金石》地图文化产品设计交流主题报告等。其中,融入书法文化艺术的《乌海综合影像图集》被评为2014首届中国地图文化节暨地图文化论坛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5.
网络地图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从网络地图的特点与功能入手,分析国内外主要地图学网站上的网络地图,结合笔者所进行过的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设计研究及网络地图的设计,总结网络地图的设计特点,提出网络地图的设计原则。认为网络地图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地图,网络地图的设计应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国内外主要地图学网站上的网络地图在地图设计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影响了网络地图的信息传输效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网络地图在界面设计、色彩设计、符号设计、分层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桂英 《中国地名》2014,(3):56-57,59
地名是地图的要素之一,也是地图的语言。良好的地名注记配置,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图上信息,发挥地图的功效。地名注记在地图上表示的质量控制,是地图服务于读者的重要元素。地图上地名注记配置的是否恰当,关系地图注记工作的成败。本文通过大量的地图地名注记的实证研究,对地名注记功能、配置的原则和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制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地图学眼动与视觉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认知作为研究人对地图的感知、学习、记忆、推理和决策的科学,一直以来是地图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为地图认知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地图视觉认知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视觉)和新的研究手段(如眼动跟踪、脑电和核磁)的促进下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眼动跟踪方法作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地图视觉认知研究的定量化、实用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系统地梳理了2008年以来眼动跟踪方法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并将其归纳为6个发展趋势,分别包括:① 刺激材料:从静态地图到动态交互地图;② 研究范围:从地图认知到地图空间认知;③ 实验环境:从实验室环境到真实环境;④ 地图维度:从二维地图到三维地图;⑤ 个体差异: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⑥ 研究目的:从规律探究到实践应用。本文最后总结了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期望能在地图视觉认知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心理地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手绘的中国地图简图,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关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境内河流的心理地图还处在浅层水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地图现状并没有显著差异。大学地理学习动机和对待地理学系的态度这两个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地图产生了显著影响;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也是心理地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使纸质地图的“增强”表达和交互分析成为可能。文章探讨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纸质地图增强表达与交互分析流程方法,认为纸质地图增强表达和交互功能的关键技术在于:纸质地图标识的计算机识别,增强地图的空间匹配方法,增强地图的显示和交互方法;同时通过实验研发了原型系统并予以实现。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扩展了纸质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方法,把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纸质地图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地图可视化的静态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能增强人对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感知能力,也增强补充了地图对现实世界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地图是地理学独特的语言,是认知地理空间事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中常以地图作为最有效的信息传达工具,各种各样的图是地理理论和地理知识的“图说”。阅读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司空见惯,但从具身视域阅读地图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具身理论进行地图空间分析和地图教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我们学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时,更离不开地图。要对照地图进行记忆,养成“左图右书”的学习习惯。如各种地形、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等地理事物的分布,都要运用地图进行记忆。在回忆这些知识时,头脑中要浮现出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12.
一、原始地图地图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物。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分别是距今约4700年的苏美尔人和距今约4500年的古代巴比伦绘制的地图。古代巴比伦绘制的地图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4个城镇和流人海洋的河道。  相似文献   

13.
地图技能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良好的地图素养将使学生受益终生。通过对上海市高中学生的地图技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师生访谈、学生作业和考试情况的综合分析,调研学生解读地图、运用地图的能力现状,分析学生地图技能欠缺的问题症结,并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章节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行者运动轨迹的时间地图变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地图是一种以时间为量测单位,替代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空间距离的专题地图。假设可以使用空间方向和时间两个属性来构建时间地图的两个维度,并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采用地图学制图原理和数学分析方法,给出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的数学变换模型,分析了变换模型的特性。研究了时间地图的变形内涵、测度方法,给出了对应的变形测度计算公式,解释了其相应的地理学意义。最后以江苏省道路为实例对象,将江苏省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分析了时空地图的结构和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旅行者的运动轨迹,可以将传统道路专题地图中的道路变换到时间地图中。旅行者出发点的位置和出发点周围的道路等级、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是影响时间地图结构和表达的重要因素。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之间具有相似性。余弦相似度指数能够测度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的相似性,地图相似性指数既表征了时间地图和传统地图相互关联特性,也反映了地图认知的难易程度,而且局部相似度指数也反映了时间地图在局部区域受到了外力的作用程度。提出的时间地图变换模型拓宽了变形地图的变换方法,将对交通可达性等问题的研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移动地图的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地图应用模式,移动地图的制图模型和应用模式都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地图。在分析移动地图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移动地图自适应要素的数据模型与组件结构,将自适应要素划分为时空要素、操作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用户要素以及使用环境要素等。移动地图自适应模型的研究可以指导移动地图的设计,实现其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陈昱、廖克、施曼丽编著的地图科普著作《走进地图世界》,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科普角度,呈现既古典又现代的地图世界。全书三百余页,含古今中外彩色地图500余幅,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地图的趣闻",包括100个地图故事,从远古到现代,把读者引入色彩缤纷的地图世界;第二篇"地图的魅力",300余幅各国彩色地图,使人赏  相似文献   

17.
地图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地图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地图空间查询效率这一难题,从多种地图索引方法中选择了R+_树索引方法,实现了R+_树索引的算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包括地图数据存储和索引、查询功能的地图数据库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反映地表现象的一种图形,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都可以用地图表示。地图的直观性、形象性使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明了,它用符号代替了大量繁琐的文字描述,这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很有帮助。然而,地图的作用及意蕴远不止于此,地图除了能够形象地反映空间事物以外,还能够反映出丰富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图文化。  相似文献   

19.
空间认知对等导航电子地图的简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图功能的改变和移动服务独特的用图环境,提出采用“空间认知对等地图”以满足导航用户的认知需求;介绍“空间认知对等地图”的概念和地图中应表现的认知信息、地图的简化过程和简化过程中的拓扑关系维护,给出地图的简化效果。这种地图不仅能满足空间认知需要,而且能缓解目前在LBS应用中存在的地图数据与屏幕大小的矛盾,适应移动环境下用户的多行为状态和终端硬件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冬昕 《地理教学》2010,(10):39-40,25
一、活动背景 对于地图,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陌生。不仅在学习地理学科的时候,离不开地图,而且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更是常常用到地图。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既突出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也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