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3月13日上午,西德汉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杜达(S.J.Duda),在云南省地震局作了题为“谱震级与震源参数”的学术报告。杜达教授介绍了中国新疆南部1985年8月23日地震、墨西哥1985年9月19日地震和阿留申群岛1986年5月7日地震谱震级的研究工作,给出了这几次地震的震级谱,即用4个不同的时间窗(12.8秒、25.6秒、51.2秒、102.4秒)取出在10个倍频程上与周期相关的震级谱。以之对地震产生的能量密度进行更为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2.
在(原联邦德国)和(原苏联)地震台上得到的宽频带P波记录被用来确定某些地震的谱震级.发现用相距约2000km的观测点的资料.得到的谱震级一致性很好.对现有的确定震级的实际方法进行了评论介绍.讨论了地震震级的物理意义以及由P波确定的谱震级与其它震源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合介绍了联邦德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杜达教授访华的学术活动概况及其主要学术观点;同时,还介绍了在此期间杜达所参加的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级工作组在北京和南京分别召开的地震震级讨论会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观测是全球性的,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下设的地震定量分委员会(主席:D.Denham)对世界各国和地震机构进行了地震定量情况的全面调查。我们想把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刊登出来,使大家对世界上测定震级的情况有一全面地了解,并促进我国的地震观测尽快与世界各国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震级是一个表征地震大小的基本参数,许多工作都要用到它。所以震级标度的统一和如何测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为此在1967年成立了专门的震级分委员会。又于1975年分设了五个小组:①均匀震级系统。②近震震级的测定。③深震震级的测定。④震级标度的物理基础。⑤历史地震震级。但由于震级问题的复杂性,虽然这些小组开展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工作,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的出现时间是孕震过程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可运用这种特征分析孕震过程的规律,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时必须作这样的分析。对于所有的物理性前兆的出现时间与震级以及与震中距的关系都进行了研究,结果获得了不同类型前兆的出现时间与震级的一般关系。在本文中,根据我们已知的关于各种地球物理前兆的世界文献资料,对前兆出现时间与震级的关系按照前兆类型分别进行了计算。从孕震物理学观点出发对各种物理前兆出现的时间序列作了解释。所谓前兆的出现时间ΔT_(ΩH)(以下简称“前兆时间”)可理解为从前兆阈值范围内地球物  相似文献   

7.
地震震级是地震预报三要素的重要参数之一,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必不可少的参量。在以震报震的预报方法中,几乎毫无例外地要使用震级资料。但是,直到目前,震级还是一个物理意义含糊、测量非单值的地震学参量。鉴于震级问题的重要性和它的广泛性,为推动震级研究工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组织1981年5月《地震震级学术讨论会》之后,立即成立了地震震级工作组,加强了对震级研究的指导,使地震震级研究出现了新局面。1982年12月,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震级分委员会震级的物理基础工作组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杜达教授来华进行学  相似文献   

8.
1980年美国全国地球物理日地资料中心(NGSTDC)和固体地球物理世界资料中心(WDC)出版了由纳尔逊(J.B.Nelson)等编制的1900—1979重要地震图。此图是根据69份参考文献和报告编制的。所谓“重要”地震系指那些对人类造成重大损害的地震,或者虽然没有造成损害但震级 M≥7.5的大震。图中表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新选出的分会和联合会官员于1982年7月1日起开始承担理事会工作。每个新选出的分会会长将任职2年,然后再担任2年分会会长。下面介绍的这些理事会成员将任职到1984年6月30日。艾伦(James A.Van Allen)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在任会长;洛瓦大学物理学教授。威尔逊(J.Tuzo Wilson)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前任会长;安大略科学中心主任。德雷克(Charles L.Drake)美国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地震观测台网及各速报台站目前速报震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利用1984、1985两年速报震级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地震观测台网确定震级的精度及各速报台相对全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偏差,同时也统计分析了全国地震台网相对地球物理所临时报告和美国地质调查所震中初定报告(PDE)的震级的偏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日本60多个有关地震前兆的电磁发射数据的事件。分析指出,主震震级(M)越大,可观测到信号的地点距震中的距离(D_(max))越大。M—D_(max)间的关系与其他地球物理前兆相一致。没有观测到前兆时间和震级M的关系,这种情况与前震前兆是非常相同的。电磁发射前兆的平均前兆时间为0.26天,因此前兆基本上是短期的。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和1983年元月4日至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级工作组先后分別在北京和南京召开了第三次地震震级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震级工作组部分成员及震级专题的研究技术人员三十八人以及在北京和南京的有关科技人员。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內部物理学协会震级分级委员会“震级的物理基础工作组”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S.J.杜达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测定地震震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新推荐震级标度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震级测定方法.研究指出,地方性震级ML与不同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性具有密切关系,区域性特征明显,为保证中国地方性震级的一致性,宜沿用中国传统测定方法.建议:用IASPEI新推荐的短周期体波震级mb和宽频带体...  相似文献   

14.
DK1地震仪的面波震级起算函数研究d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峰  赵永 《地震学报》1997,19(3):235-240
使用1987~1993年DK1地震仪的地震记录,以国际地震中心(ISC)MS震级为标准震级,根据误差理论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导出DK1地震仪面波震级起算函数.又从起算函数物理意义出发,根据成层介质中面波传播理论,考虑到地震波的频散、介质的吸收、地球介质与DK1地震仪所组成的线性滤波器对面波振幅和周期的影响,并假定面波最大振幅对应于Airy相,导出了DK1地震仪测定面波震级的起算函数. 使用本文导出的起算函数,不附加任何校正值.通过315个地震,对36个速报台的单台DK1面波震级和DK1速报台网的面波震级测定误差检验,结果表明,DK1面波震级MS(DK1)与国际地震中心(ISC)相应地震面波震级MS(ISC)之间在统计上无系统误差,平均误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有关前兆及地震预报的研究中,短期前兆问题几乎是最重要的,要求人们予以充分关注。在转入研究不同地球物理场短期前兆异常问题之前,我们试图给出地震前兆的总体定义。在文献[1]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地震孕育过程引起的,伴随并反映这一过程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称之为地震前兆。因而我们将可能解决(尽管仅在原则上)预报三要素,即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5,他引:1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地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并紧密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相结合,未来将倍受重视.本文在介绍2004年武汉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ICEEG)基础上,阐述了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主要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我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现状。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乌加河地震台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PET重力仪采样率较高的特点,分析了PET相对重力仪与JCZ-1甚宽带地震仪的波形相关关系及同震形变物理特征。通过模拟分析乌加河地震台PET相对重力仪记录到巴颜喀拉块体周围发生的6次7级以上强地震的同震P波、S波及面波与震中距离、震级的相关关系,得出一般震级模型、地应力波模型和S波P波幅度比模型公式。通过计算3种震级模型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及相关系数R值,得到理论震级与实测震级标准误差达到0.04,R值达到0.99,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与R值,揭示同震形变波形蕴含地球动力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大量进口对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发展的影响,强调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工作者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提出了我国地球物理仪器今后发展的四点意见:(1) 反复宣传地球物理仪器、观测、实验的重要性;(2) 逐步形成对地球物理仪器评价标准的共识;(3) 关注发展高新领域;(4) 营造国内仪器快速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量纲分析应用于地震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基本思路是希望能够通过刻画震源区介质的损伤程度,反映地震孕育的进程,从而预测地震.近30年来,很多人对加卸载响应比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测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异常区与地震发生的位置有较好的对应性,但是预测效果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预测中对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考虑的不够.本文采用量纲分析与加卸载响应比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例如剪应变率和平均地震波能量等因素的影响.文中选取1970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34个震例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了与发震震级和时间相关的无量纲量π1和π3,根据对实际数据的拟合,π1和π3均与震级成指数关系.在应用于地震预测实践时,首先根据LURR空间扫描结果选取异常区,然后确定异常区的地球物理参数,通过π1确定震级M,再由π3确定发震时间T.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4):1433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中文版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并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联合会(简称AGU)发行英文版电子期刊(双月刊).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地球物理学、地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欢迎您为本刊撰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