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河口水体中DO和COD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珠江河口二氧化碳体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5.
珠江河口水域水温和盐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从河口学的调查技术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对国外河口学调查研究近况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发展的特点,即基础理论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广泛采用新技术;注意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多学科合作,进行综合研究,共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铁,锰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冲刷时间是表征河口水体交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文在回顾潮汐河口冲刷时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冲刷时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表明冲刷时间不仅是潮棱体和淡水径流量的函数,而且与河口形态、天气要素密切相关,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增加了冲刷时间研究的复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以河口界面的观点,加强河口冲刷时间界面机制的研究,并注重人类活动对冲刷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中铁、锰、铜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光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莉  杨桂朋 《海洋科学》2000,24(10):33-36
近年来光化学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 ,对有机光化学物质 ,如石油、污染物、天然有机物等的研究较多[1 ,2 ,5] ,而对无机物的光化学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几乎为空白。海水中存在许多过渡金属元素 ,它们及其有机络合物的电子容易转移 ,并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区有光吸收带 ,具有显著的光化学活性 ,故光氧化还原过程对过渡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在状态和迁移变化规律影响显著[3]。近年来研究最多的是铁、锰、铜等元素的光化学过程。1铁的光化学过程铁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 ,它…  相似文献   

13.
珠江河口水域磷酸盐与溶解氧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4.
珠江河口的能量传播和能量耗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河网区、河口湾区和近海水域的ECOMSED-3D数学模型,计算了珠江河口的能量传播和能量耗散特征。研究表明:1)珠江河口能量来源受潮汐和径流共同作用,季节性变化明显;2)珠江河口存在若干高能耗区,其单位面积能耗率比上下游河段平均能耗率高1—2个量级,它们和一定的动力结构与地貌单元相联系。根据地貌特征和消能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门的高能耗区、曲折河段高能耗区和分汊汇流高能耗区。  相似文献   

15.
珠江河口一维河网、三维河口湾水动力连接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珠江河口一维河网和三维河口湾斜压模型的水动力连接计算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维河网求解公式递推出口门连接处水位、流量关系式,然后依据三维模型计算得到口门连接处流量值,根据口门连接处的水位及流量连接条件计算出口门连接处的水位值,以此水位作为边界条件分别计算一维河网和三维河口湾斜压模型,实现了一维和三维斜压模型的水动力连接计算。对模型的连接计算进行验证对比,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赵焕庭 《海洋学报》2018,40(7):1-21
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著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并确定了其主体范围;第三次认知飞跃,曾昭璇1980年提出了冲缺三角洲的概念,1997年提出了串珠状冲缺三角洲发育模式,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第四次认知飞跃,赵焕庭1982年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叠置晚更新世晚期老三角洲与全新世中期现代三角洲,新资料显示还存在晚更新世中期三角洲;第五次认知飞跃,赵焕庭等于1973-1982年间运用西蒙斯优势流概念和河口盐水楔理论研究了口门和河口湾滩槽地形的发育演变;第六次认知飞跃,吴超羽等于2006年创造性应用自己研发的长周期机理模型和沉积学、地貌动力学等多学科互证,量化再现了珠江三角洲6~2.5 ka BP"镶嵌式"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物与盐度和氮,磷营养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查资料,讨论了珠江河口水域COD与盐度和N,P营养盐间的相互关系。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纵断面Ⅲ的丰,枯水期COD与S和N,P间相关性很好,在99%置信水平上显著,横断面Ⅰ,Ⅱ区间,COD与S呈岁相关趋势,COD与N高度显著相关,COD与P相关性次之。  相似文献   

18.
运用溶解动力学实验及活性连续体模型表征了长江河口至东海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铁(Fe)和磷(P)的活性。通过动力学数据拟合得到了活性组分的理论含量m0和表观速率常数k。结果表明,Fe(Ⅱ)普遍存在于表层沉积物中,这应是高活性有机络合态Fe(Ⅲ)絮凝/沉淀到沉积物中后快速还原的结果。沉积物中黏土及总有机碳(TOC)含量对Fe(Ⅱ)的m0及其k值起重要控制作用。从长江河口至邻近海域沉积物中Fe(Ⅱ)均以FeCO3形态为主,FeCO3的溶解及与之相结合磷(主要为交换态P和自生P)的释放导致Fe(Ⅱ)和P具有相似的溶解动力学特征。与吸附于Fe(Ⅱ)矿物相的P相比,与Fe(Ⅱ)矿物相共沉淀的P的m0较高,但k较低。与TOC含量较低的粗粒沉积物中的Fe(Ⅲ)相比,TOC含量较高的细粒沉积物中Fe(Ⅲ)的m0值较小,但k值较大。以上特征是Fe不同的氧化还原过程导致的。Fe(Ⅲ)氧化物的含量(m0)和活性(k)总体上控制着与之相结合P的含量(m0)及溶解活性(k)。虽然传统活性Fe形态分析未能揭示出长江河口沉积物中活性Fe的富集作用,但溶解动力学表征结果表明,Fe的絮凝/沉淀导致河口沉积物中活性Fe的明显富集,且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盐度明显增加的低盐度河口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有限水迁移模式与生物,化学降解模式相结合,讨论了受潮汐控制的河口,港湾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物转化模式,并将模式应用于计算厦门港水体中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其结果与现场调查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朱建荣  鲍道阳 《海洋学报》2016,38(12):11-22
河势是影响河口水动力和盐水入侵基本因子。本文利用20世纪50和70年代长江河口海图,数值化岸线和水深,结合2012年长江河口实测水深资料,分析长江河口自50年代以来的河势变化。长江河口为分汊河口,50年代仅为二级分汊,至70年代才形成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70年代相比于50年代,北支淤浅严重,其上、中、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64.13×106、-306.60×106和-639.27×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16.30%、-22.74%和-25.69%,均显著减小;南支的上、中、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28.61×106、-35.69×106和126.43×106 m3,相应的变化率分别为-1.30%、-2.12%和4.36%;北港由于崇明浅滩和横沙浅滩的淤浅,下段容积明显减小,其上段和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109.21×106和-797.14×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5.01%和-15.25%;南港上段由于河道淤浅容积减小,下段北由于铜沙浅滩被冲开形成北槽,导致水深变深、容积增加,其上段、下段北和下段南容积变化分别为-238.95×106、203.58×106和153.34×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8.96%、6.85%和3.26%。2012年相比于70年代,北支由于大量淤浅和围垦容积大幅减小,其上、中、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199.06×106、-504.61×106和-654.12×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60.45%、-48.44%和-35.38%;南支的上、中、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92.34×106、193.01×106和-163.62×106 m3,相应的变化率分别为4.24%、11.73%和-5.40%;北港上段青草沙水库的围垦和下段横沙东滩的围垦造成面积和容积减小,其上段和下段容积变化分别为-154.64×106和-511.79×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6.75%和-11.55%;南港由于上段河道刷深而下段九段沙以及南汇边滩淤浅、围垦,导致其容积上段增加,下段减小,上段、下段北和下段南容积变化分别为136.39×106、-658.28×106和-1266.11×106 m3,对应的变化率分别为5.62%、-20.73%和-26.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